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有条理,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能力
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整理以及把握重难点的能力。
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三、方法
先进行单元复习,然后进行归类复习。
单元复习:
基础知识方面的复习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在单元复习中进行归类。
将基础知识分为生字词强化,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如弛--驰,蹋--踏等较易混淆的字),多音字区分组词,正音(对常错读音的纠正,如粗糙cao,zao),积累运用的内容(会背诵,会正确书写,能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背诵内容(达到会背、会写的地步)。
阅读的复习每单元有侧重,一单元是了解表达顺序、抓住事物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单元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三单元在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的阅读重点是读文章想画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五、六单元是阅读要有一定速度:
七单元继续训练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八单元是提高阅读速度,领悟表达方式;
九、十单元掌握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归类复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包括拼音填汉字、形近字组词子、段落和积累等。
方法:
以出卷检测并强化重点的方式来复习。
多音字组词、成语、
二、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速读文章,准确概括其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中心,理解写法上的特点。
按写景、写人、记事、说明文四类课外阅读材料为训练范例,做讲
写人记事: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善于抓住人物动作、理、语言、神态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读后感:
能就主要内容或重点词句明确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等
谈体会。
想象文章:
内容富有创新,想象大胆而合理。
1、优秀例文赏读。
2、修改自己以前所写的文章,个别差生重新写。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区别形近字,练习准确地搭配词语,缩写句子。
2、以劳动或比赛为内容进行说话、听话训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完成“字词句”部分的四道题。
二、练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自读,比较每组两个音节的声母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一组一组地比较声母读音。
达到区分平翘舌音、n--l、w--h、y--r
的目的。
三、练习第二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自练,逐组区分字形并组词。
3、全班讨论,订正。
归纳出易混的形近字,一种是音同形近,一种是音异形近。
四、练习第三题。
2、学生自练,用直线搭配词语。
3、指名读,全班订正。
4、教师小结。
五、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题目和例句,明确要求。
通过两个例句使学生懂得:
什么是缩写句子,怎样缩写句子。
2、个人尝试练习,指名做题。
3、小组讨论。
4、全班校对订正。
第二课时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读课本中的要求。
3、指名口述训练的内容、要求。
(内容:
口述劳动或比赛的情况。
要求:
讲印象最深的;
从怎样进行的、人们的表现、反应等方面讲。
)
二、拓宽思路。
1、个人想自己准备讲什么。
2、指名说,互相启发。
三、指导怎样说明白,说清楚。
重点指导按劳动或比赛的过程练习说,语句通顺连贯。
四、指导怎样说得更好。
重点指导在讲清经过的基础上,讲得更全面些,讲出人们在劳动或比赛时的表现,观众的反应,注意突出给你印象深的地方。
五、在练说中指导。
1、个人练说。
2、在小组中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3、指名说话,师生订正、补充。
六、鼓励把说的内容在课后写下来。
复习汉语拼音;
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
认识连词的用法;
修改病句。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三、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请说说每组音节的不同。
第二题:
1、指名读组词。
2、评论。
3、各自修改组词。
第三题:
1、分别读句子,并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请同学逐题口头造句。
3、学生评论。
第四题:
1、分别请同学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修改,评论。
3、找出这类句子错误的特点:
概念混乱。
1、练习读准字音和根据语言环境选解释。
2、练习用介词造句,认识拟人句。
3、练习使用书名号。
第四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学习“字词句”部分。
二、练习第一二题。
1、自学。
2、请两人上前在小黑板上做。
3、讨论答案,订正。
三、练习第三题。
1、学生自读,练习造句。
2、按照“为了”“自从”“从……到……”“通过”的顺序,指导造句。
四、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句子,说说带点词的作用。
(把物当人写)
2、你还能举一些学过的例子吗?
3、作业:
回家后在学过的语文课本上摘抄两句。
五、练习第五题。
1、自练。
2、讨论交流。
这件事(习作训练)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2、会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写作文的材料。
3、会比较正确地感受一件小事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的写作材料,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难点: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搜集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但能反映人物思想面貌的、揭示生活道理的写作材料。
第五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题目
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亲身经历一些事、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一些事,从中受到启发、明白一个道理……如能把这些写下来,那该多好啊!
今天,我们就要来写一写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出示幻灯片1:
这件事__________
(二)理解题意,明确习作要求
1.看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1)让学生知道这是半命题作文,先应该把题目补充完整。
(2)明白本次习作要求写的是一件事,是写事的作文。
2.说说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出示习作要求:
要把事情的经过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三)学会补充题目,明白什么叫感受
1.读《参考片断》,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事?
作者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题目和作者的态度是否一致呢?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
这是一件为同学服务的好事,我乐意帮助,拍手称好。
我们可以是从两处看出:
一是“我”主动和李洁一起做好事,二是“我”大声喊:
“跟我来!
”题目概括了我的感受,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回忆生活,确定写作题材
1.回忆生活,想想哪件事使你感触特别深。
出示以下思考题:
(出示幻灯片2)
①你学会了做什么家务、田间劳动、学会了一样什么本领,是怎么学的?
遇到了什么困难?
②你家里发生过使你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吗?
③你做过错事吗?
有过非常后悔的事吗?
④现在有少数人只顾自己发财,不讲社会公德,损害他人利益,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⑤你一定做过不少好事,哪件事记得最清楚?
2.交流材料: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写作材料,每人讲一件事。
(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在班上交流。
3.说说对这件事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这种感受,根据对事情的感受,把题目补充完整。
(五)再读“参考片断”,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1.出示“参考片断”,然后填空:
文章经过部分是分这样几步写具体的:
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心回忆你要写的事情的经过,并填空:
我写的是《这件事____________》,我准备这样写事情的经过:
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要写得最详细。
(六)学生按填空内容写重点段。
第六课时
(一)继续写重点段——事情的经过
(二)讲评重点段:
1.讨论评议标准:
①经过部分是否分步写。
②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否写得详细些。
2.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进行集体评议:
①你认为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为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该怎样改?
(三)各自修改重点段
(四)写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五)课后誊抄作文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
2.训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句子,你理解一些意思比较深刻的句子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呢?
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认识。
二、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篇读写例话,思考:
什么是“句子含着的意思”?
用什么方法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1、自己读,边读边思考。
2、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三、集体交流,深入理解例话
1、什么是句子含着的意思?
有的句子除了表面的意思,还有深层的意思,有的句子还有言外之意。
2、怎样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结合例子谈谈。
仔细体会才能读懂他们的意思。
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有什么好处?
可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四、巩固加深
1、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文章,说说自己深刻体会了哪些句子的含义,是怎样体会的?
2、阅读实践
读《公孙仪吃鱼》,思考: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
”这句话含着的意思是什么?
你是用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五、总结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既是一种阅读方法,又是一种阅读能力。
以后在阅读每一篇课文时,都要体会句子含着的意
第八—十课时
1.学生能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2.学生能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