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591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状分析: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

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

我想导致计算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中的原因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

经过分析找到以下存在问题:

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而且还有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由此,对本校2-6年级的学生从对数学计算题的量,对数学计算题的兴趣,计算题是否对自己有帮助,怎样形式的计算题比较喜欢,你认为怎样的批改方式比较合理等几大方面进行了书面和实际询问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70%以上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做数学计算题,但对计算题类型有所偏好,如:

不少学生认为很多计算题有时候过于重复,类似于机械的做。

18%的学生认为有些计算题对于自己没有意思,感受不到成就感。

在此基础上,想到提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

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综上所述,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计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它是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

因而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

教育目标是为儿童的全人格形成而设定的,自主参与教学满足了学生五种需求:

一是满足了学生的教育需求;二是满足了学生的社会需求;三是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四是满足了学生的身体需求;五是满足了学生的道德需求。

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创造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六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3.个案分析法重视对问题情境案例及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4.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将研究内容分为4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学生练习、学校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计算能力的研究。

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展开,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

3.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研究。

将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4.进行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将进行研究计算前估算和计算后估算谁更有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与途径

1.进行日常性的基本口算训练,培养了良好的速算习惯。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决定了学生的计算水平。

日常性口算训练具有费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效果久、好操作的特点。

通过课前2分钟口算、睡前2分钟自测、阶段性口算过关检测等训练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与准确率,养成了学生口算的习惯和思维的敏捷性。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

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如:

1.25×0.8=0÷2.8=0.25×4=6.5÷6.5=……等,这些口算题我经常以卡片、PPT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

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天三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像我现在教的五年级教材中——小数的乘、除法这些知识,在计算时学生们是感觉最头痛的,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等这些错误,并且这两个单元学生在计算时正确率都不高,做题时错得多。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马上在班里开展利用每天三题训练学生的笔算能力。

训练时间为五分钟,训练任务是完成三道笔算题,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对,累积五次,将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

没想到,这样的训练方式学生们很喜欢,也非常期待这样的笔算训练,一个月下来,前几次的训练效果不尽人意,满分的不多,但后几次的训练结果让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们的笔算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从满分寥寥无几上升到一个班有三十几名学生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这样惊人的效果,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和快乐。

由此证明,学生们的这种笔算训练是非常有效,也是切实可行的。

3.关于算法多样化

所谓的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在一个班级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算法。

这就叫算法多样化。

有了算法多样化,才有了讨论交流的必要,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所以,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具体做法:

(1)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

素质教育的本质应该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发展上,而每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算法多样化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与机会。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课中,计算24×16教师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结果。

学生给出了这样一些计算方法:

  24+24++24=384

  16+16+……+16=384

  24×4×4=384

  24×10+24×6=384

  3×8×2×8=384

  24×16=384(竖式笔算)

  ……

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优生可以做得多而深些,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无从下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了方案,发现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感使学生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求更多、更好的问题,而没有无可奈何的被迫练习的感觉,这样的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应该说,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但“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并不是一回事。

在新课程标准刚刚颁布之际,不少教师认为:

算法多样化只是换了个名字,实质上就是原来的一题多解,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一题多解”侧重于方法的操作也记忆,“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其本质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其作用是促进计算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增加学生探索、思考和尝试的空间。

(2)算法最优化

缘于对“算法多样化”的热衷,“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成为很多课堂常常出现的一句话。

在多数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引导各种算法,然后一律称好,新课标不急于优化,有些教师干脆不优化了。

的确,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使命。

但是,我们必须在“算法多样化”的背后做理性的思考。

算法多样化的效用关键在于呈现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

但是,有些教师却把提倡算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以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算法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学生的算法就要“尊重”,认为这样就是“自主”。

我以为,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

例如可以这样引导:

“谁听懂了他的想法?

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等,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

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

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学生在计算时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

另一种是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

这两种错误都是在学生当中存在的。

不从计算方法和口算方面进行纠正,错误就很难更正。

另一种错误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抄错、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的习惯等等。

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习惯贻害无穷。

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计算发生错误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属于学生不良的计算习惯方面造成的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注重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

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培养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查、随时验算的好习惯。

我要求学生在做题时,精神要集中;书写时,数字符号要工整,以“提笔即是练字”为宗旨;格式要规范,以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