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244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模板Word下载.docx

四、制定课程标准的程序

1.编写初稿。

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方向,开展所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调查研究,形成课程的专业需求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公共基础课程应体现专业大类的特点,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应紧密结合专业有关要求,体现专业特点。

2.专题研讨。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

3.标准审定。

课程标准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审定,确定后定为试行性课程标准。

4.组织实施。

按照试行性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

学院和各系部要及时收集、整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5.修订完善。

根据实施后的反馈意见,滚动修订试行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成效。

五、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考核评价和其它说明等部分。

1.课程基本信息应包含: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适用专业、学时

等。

2.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性质(必修、选修等)和作用(职业基本素养课、职业基本技能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对培养学习者什么能力、起什么作用,应达到何种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

具体要体现:

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2)课程设计

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学习项目安排思路、项目来源,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参考课时确定的标准、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反映创新之处。

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具体目标可从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为优秀学生的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

学习目标可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入手,专业能力是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强调应用性、针对性),是学生就业、择业、创业必备的职业能力,

也是胜任岗位的核心能力。

方法能力是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方法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运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现代办公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社会能力是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

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综合职业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法纪意识、公关礼仪、行为气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承受能力、就(择、创)业能力、劳动意识等,是培养“职业人”、“社会人”的多方面的能力。

注意:

三种能力的划分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交叉进行的。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

为了使课程目标的表述能够明确,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知识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知道”“了解”“懂得”“掌握”“熟悉”之类的动词,能力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配置和管理FTP服务器”。

素质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获得、形成、树立、提高、发挥、发展”等词。

4.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典型工作任务指经过筛选后需要纳入课程内容的工作任务。

注意典型工作任务要与行业企业专家分析的工作任务相对接,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科学设计学习项目。

技能内容与知识内容的分析要准确,并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课程本身的特色。

在内容选取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要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职业能力课程要尽量按照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基本素质课程可以按照教学单元或知识模块等来确定课程内容。

为使课程内容与要求表述清晰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配置和管理DNS服务器”。

课程内容和要求是根据课程目标对本课程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请将达到课程目标应当完成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填写在下表中,其中的教学内容尽量不要采用章节方式描写。

序号

教学内容

(工作任务或教学单元或模块)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应具备的技能)

参考课时

(2)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与实践中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一致性,即体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尽可能编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形式的课程标准,要注意选取项目的大小和数量,项目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生活性和覆盖面。

项目的内容应包括工作任务、教学要求、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拓展性知识等。

项目之间逻辑关系有:

递进式(按工作复杂程度);

流程式(按工作过程);

并列式(按工作任务安排)等等。

项目与模块的关系是分解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或服务)到小的典型产品(或服务)。

5.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要体现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尽可能采用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2)学习方法建议

建议采用探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3)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选用建议:

尽可能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

教材编写建议: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教材编写体例建议:

(1)教学目标;

(2)工作任务;

(3)实践操作(相关实践知识);

(4)问题探究(相关理论知识);

(5)知识拓展(选学内容);

(6)练习。

(4)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5)教学条件建议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提出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和设备配置的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会资源等。

可以列表形式表述。

例如:

实验实训场所名称

(含校外)

基本配置要求

功能说明

1

2

……

(6)师资条件建议(有特殊要求须写明)

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要求。

6.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教学评价通常要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比例分配、考核要求。

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等做法,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对于“课证融通”的课程,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对于“工学结合”的课程,可采用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格仅供参考,可根据课程情况进行调整)。

 

学习情境

分值

教学评价组成部分

学习单元成绩

行业企业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

学习单元一

 

学习单元二

学习单元……

  学生总成绩=学习单元成绩平均分(X%)+期末知识评价(X%)+职业技能鉴定(X%)+……

7.其他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说明,如编写过程等。

执笔人:

审核人:

编写日期:

六、课程标准的执行和管理

1.课程标准是学院规范性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