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4349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河水库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

南与甘南县城接壤,在县城西北2km处,北与内蒙的阿荣旗、布特哈旗一壕(辽金时代的金界壕)之隔。

二、风景区概况

音河湖风景区前身音河水库是黑龙江省大型水库中的重点水库,属于国家大型水库中的四等。

水库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三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一九七六年开始消险加固,到一九八八年全部竣工,交付管理使用,一九九九年再次进行消险加固。

水库建库以来先后抵御了1991、1993、1998年特大洪水的袭击,保卫了下游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为国家避免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

音河水库建有20米高1715米长的拦洪大坝和高4.2米,长445米的付坝工程;

设有四孔2.5×

2.5米的进水闸;

净宽50米的5孔溢洪道;

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两层的装机容量为4×

250千瓦的水电站;

整个工程建设宏伟壮观。

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0平方公里,按二等二级工程标准,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可能最大洪水保坝的多年调节水库,总库容为2.46亿立方米,总占地面积44,620亩。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发电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音河水库库区死水位为196.70m,正常高水位为205.10m,校核洪水位为208.81m,这三个水位的水域面积分别9.34km2、27km2、30km2。

音河湖风景区即音河水库位于甘南县城上游,库底高出县城地面8米,保护下游四个乡镇(甘南镇、宏镇、音河、长山乡)、两个农场(北京市双河农场、哈拉海军农场)和一个郊区(齐市梅里斯区)1,134平方公里范围内近2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下游工程控制灌溉面积35万亩,兴利水面3.3万亩,年产商品鱼百万斤,年发电量323万度。

三、自然概貌

风景区位于大兴安岭脚下,三面环山,山体起伏不大,均为低矮丘陵。

湖区年均气温在2℃,一年四季季节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色,为人们旅游度假提供了最佳的季相和气候条件。

流域内多年均降雨量为460毫米,多年均径流量为1.4亿立方米,浩大的水面为游人提供了水上各种游乐的广阔天地,坝下一条小溪是幽静写意的世外桃园。

水库坝址以上,库区周围是低矮的丘陵,现多为农田和牧场,沿湖区边缘散布着5-6座村庄,加上水库常年处于不饱和容量,形成大片的湿地、草原,真可谓构成了一幅极妙的乡村田园风光,是一处极佳的旅游目的地。

水库坝址以下及坝址两端为音河水库管理处的行政事业区,其环境比较优美,绿化率达到50%以上。

库区内造林已达万亩,樟子松、榆鳞松、落叶松、白杨、白桦、垂柳、榆树——万木竞秀,在坝址的两端都已有成片的森林。

在坝址的正下方是万倾碧波的水稻田地,拦河大坝就座落在其上方,尤如一个巨人卧在地毯上一般,从301国道望去,蔚为状观。

四、经济状况

音河湖即音河水库历经三十余年的建设,形成固定资产原值5000多万元。

在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全面开展水、农、工、商、游,综合经营生产已初具规模。

以林业为主的种植业生产已实现大发展,宜林面积已造满,绿树成阴,碧波粼粼。

现有的湖区内可耕种面积900多亩,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蔬菜塑料大棚,种植各类瓜菜、粮豆,除以鲜鱼为主产品之外,还饲养了大量的牛、羊、猪、禽,为市场提供清心可口的鲜奶、鲜肉、鲜蛋、鲜菜等副食品,还利用湖天然降压水生产各种饮料、白酒和冰点。

以鱼业为主的养殖业生产后劲有余,建有500亩鱼种池,室内越冬池800平方米,提温复装塑料大棚3200平方米及孵化室、发塘池、饱饲料加工厂等大型的水产养殖场和系列化的生产线。

畜、禽生产正在向规模化发展。

水电站、工程维修队、饮料加工厂、综合修造厂,低温启动液厂、挂毯加工厂、蓄冷保鲜库和白酒、冰点等项目已经形成生产能力,调有旅游服务站、宾馆、开展了水上游乐和一些文体活动项目,卫生和商服网点初步形成。

拥有各种大小机动车辆30余万台和各种船只20多条。

五、交通通讯

301国道从湖区东侧通过,公路四通八达。

北与内蒙的莫旗、阿荣旗、布旗接壤,东靠讷河、富裕,南与齐市、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相连,西与龙江县、华安区毗邻,相距都在百公里左右。

特别是通过第二嫩江大桥与齐市相距只有70公里左右,且路面良好,为封闭式的快车道(即301国道)。

其次音河湖风景区即音河水库最大的便利交通条件是紧靠甘南县城,与县城城区相连。

同时,音河湖风景区设有8部通讯电台,400门程控交换机和无线通讯电站,10对中继线,可随时与国内外进行通讯联系。

六、管理机构

音河水库管理处经市编委审定为副处级单位。

管理处内设有办公室、党委办、工程科、财务科、灌溉科、生产科、人事科、渔场和派出所等9个副科级单位,经省编委核定管理人员编制76人,下属10几个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

管理处从上到下的领导班子几经调整和加强,在实践中形成了团结拼搏、创新务实的战斗集体。

1987年以来,一直是省、市、县的先进集体,松辽流域水库管理的标兵单位,1984年进入“部一级管理单位”,1991年荣获水利部先进单位。

第二章旅游资源概况

一、旅游资源现状

1.音河湖风景区即音可水库地处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边界线上,具有多民族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与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遗址紧临,更加具有了文化底蕴。

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为大型古文化遗址,是省级文保单位(现正在申报晋升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学术界又称为中国第二长城和金代长城。

是金朝太祖完彦阿骨打为抵御北方蒙古族类的侵扰,命婆卢火督修筑防御的工事。

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是金代南线(主线)四路界壕最北端,是最早修筑的一路,其设施最为完善,修筑质量最好。

金代东北路界壕全长518.5公里,黑龙江省境内217.3公里,在甘南境内有150.86公里,界壕边堡每百米有一座用于了望和消灭死角的雉蝶(又称马面),每10公里有一座小型古城,每六七座小型古城设一座大型戌边城,甘南境内有小型古城16座,大型戌边城2座。

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为“夯土板筑”或土石叠筑,虽经近千年风雨侵蚀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其形制仍清晰可辩,仍可追忆当年金弋铁马的历史场面,是一处极佳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多民族文化是指甘南县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重地,而音河湖风景区就座落在甘南县县城的边上。

甘南县是达斡尔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带之一。

特别是与内蒙古一界之隔,所以蒙古风情是该地区的一大特色。

同时,甘南镇也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其书画艺术闻名于龙江大地。

其中,其树皮画,书法最为称赞。

2.音河湖风景区即音河水库处在一个低矮丘陵的平原山区中,据考证此区原来是一望无际蒙古大草原,其间夹有小片森林,水草丰美、风光无限。

到现在虽然经过开发建设,面貌全非,但也有遗留下来的遗韵与风骚。

在湖区的正常高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大面积地区,由于水位的变化不定,形成了水草丰美的湿地、草原牧场区。

经常看到成群的牛羊出没于其间,再现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诗情画意,这只是其一。

其二,库区周围舒缓的丘陵及辽阔的草原更是另人心旷神怡,可以说草原风光是该地区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

3.以上,分析了音河湖风景区的背景及周边的环境及旅游资源,下面分析一下音河湖风景区即音河水库本身的旅游资源。

音河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工程浩大,主坝高20米,长1715米。

从301国道远望如彩虹卧波,横空出世,雄伟壮观,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音河水库辽阔的水面方圆20多平方公里,烟波浩淼与辽阔的草原融为一体和协一致。

这又使人不禁想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两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音河湖以其雄伟、壮观著称,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湖,经过多年的建设,在水库坝址以下,水库管理处事业区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环境。

湖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50%,昔日的荒山荒坡已经变成了成片的人工林、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相映生辉。

在湖区的泄洪区内,现已开发成了成片的稻田地。

从坝址上向下望去,犹如地毯一样整齐、划一,一派现代化大农业的景象,令人神往。

音河湖风景区的另一大潜在人文旅游资源是其甘南县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向日葵生产基地,不仅在湖区内有大面积的种植,库区之外更是连绵不断,每到夏、秋季节便花开不断、争奇斗艳。

向日葵;

凡高笔下栩栩如生的油画已深入人心,向日葵具有极大的艺术、审美、文化价值,利用向日葵进行旅游开发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陶治人的情操。

综上所述,音河湖无论就其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只要我们发现它、挖掘它,都会成为我们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人们的观念、生活模式都在发生着改变,有人提出的“文化就是经济”、“环境也是生产力”,已被我们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文化和环境对旅游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旅游资源分类

依据《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研究》中的分类体系,综合分析音河湖现状旅游资源,经过研究统计,音河湖风景区旅游资源有三大类:

第一,水域风光类:

音河水库;

第二,古迹与建筑类:

坝址、金代东北路界壕遗址、民族风情、书画艺术;

第三,生物景观类:

草原、森林、水稻田、向日葵生产基地。

2.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其内容很广泛,很难用统一的评价指标来建立统一的评价模型。

现从《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研究》中的评价系统方法进行评价,这套评价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本身(实体)的数量、性质、状况、形态、组成、成因与演化、年龄、价值、影响程度、保存情况等属于旅游资源类型数值评价的品质评价。

二是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个体间的集合方式,空间序列、功能分布、级别构成等情况,即旅游资源组合关系(结构)的系统评价。

本次旅游资源评价结合以上评价原则主要把音河湖旅游资源置于甘南县、齐齐哈尔市、及至黑龙江省的背景中考察,从中比较找出特色。

(1)音河湖风景区水利工程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音河水库坝址长1715米,高20米在省内属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在省内水利工程中名列前矛。

其形成的辽阔的水面也另人惊叹不已。

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

(2)背景文化地域性明显,可增强旅游资源实体的开发品位

音河湖风景区地处内蒙古边界,具有浓郁的蒙古风情,草原风光景色,特别是位于湖边上的金代东北路界壕遗迹,更是增加此地的历史文化内含。

还有当地的向日葵生产活动也给旅游活动带来了生机。

(3)旅游资源组合优势明显,资源整体开发潜力较大。

辽阔的水面、宽广的草原、宏伟的大坝,规整的农田。

它们相互依托,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北方特有的大气的宏魄的自然、人文景观。

使人心胸开阔、荡然开朗,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三章旅游产品开发方向评价与构思

音河湖风景区的资源特色与区位条件,决定着音河湖风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以观光、度假旅游产品为主。

观光旅游在国内一直是主要的旅游形式,而休闲度假旅游正在崛起,且发展势头强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观光旅游只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探奇的欲望正在被人们所冷淡,而度假旅游可真正的放松身心,正在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国际市场上,休闲度假约占总体市场的50%。

它们的消费档次,消费模式不同于观光游客,度假游客在一地停留时间较长,对度假地的要求较高,要求有休闲的环境与氛围,舒适的度假式宾馆,各种度假设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