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知识点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知识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知识点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
之:
填然鼓之。
。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
河内凶亦然。
填然鼓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王:
然而不王者。
梁惠王曰。
食:
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
。
时:
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以:
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以时入山林。
则:
则移其民于河东人死,则曰:
“非我也,兵也。
”
胜:
沛公不胜桮杓。
谷不可胜食也。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洿池。
>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1、填然鼓之。
2、七十者衣帛食肉。
3、然而不王者。
4、树之以桑。
5、王无罪岁。
6、请以战喻。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8、谨庠序之教。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0、王无罪岁。
1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1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1、未之有也。
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是何异于…:
.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cù
)罟洿(kuā)池弃甲曳(yè
)兵B.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
C.狗彘(zhì
)鸡豚(tú
n)庠(xiá
nɡ)序之教D.衣帛(bó
)畜(chù
)养请以战喻(yù
)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
C.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⑧D.②④⑤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
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无罪岁 罪:
归咎,归罪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
兵器、武器
C.数罟不入洿池数:
多次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
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河东凶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B.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②寡人之于国也
9.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文言字词句知识点归纳总结
1.文学常识
(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
、
(2)《荀子》,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篇。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发展为,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字音
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
跬步()骐骥()埃土()螯()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5)而闻者彰(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8)用心躁也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释义:
通,释义: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释义:
(3)君子生非异也通,释义:
5.古今异义词辨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古义:
(2)声非加疾也古义:
(3)假舆马者古义:
(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
(5)用心一也古义:
(6)金就砺则利古义:
【
(7)蚓无爪牙之利古义:
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用心一也:
7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⑤吾尝跂而望矣()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无以至千里
9.翻译重点句子
》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语基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
u)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
)爪牙(zhǎo)
¥
C.镂金(ló
u)弩马(nǔ)生非异(xì
ng)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
o)参省乎己(xǐ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
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
9.“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
10.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
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
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
专一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