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3683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寓言二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8分)

2、解释句中加点字:

(14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解释句中加点的虚词:

之至之市()至之市,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6分)

①置之其坐: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

5、翻译句子:

①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①《郑人买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刻舟求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

[注释]①鬻(yu):

卖;

②陷:

穿透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

遂不得履。

人曰:

”曰:

“宁信度,无不自信也。

”《韩非子》

1、解释加点的字:

(10分)

誉之曰()吾矛之利()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

宁信度()遂不得履()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4分),,,()

例句:

反归取之。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至之市D、而忘操之

3、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4分)

又誉其矛曰()其人弗能应也()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4、翻译句子:

①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反,市罢。

5、“楚人”听了别人的质问为什么“弗能应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比较二:

(一)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

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

北方人;

②仕:

做官;

③菱:

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二)刻舟求剑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

6、解释加点字:

(9分)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也()

何地不有()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7、解释句中的“于”字:

仕于南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8、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4分),,,,()

A、其人自护其短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D、其人自护其短

9、翻译句子: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10、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C新颖考题集萃卷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

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

即“耒耜(si)”,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兔走触株古义:

()今义: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C、而身为宋国笑()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②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

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

②期(jī):

一周年

4、选加点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君遣之:

A、打发B、派遣C、使D、送()

②反以报君:

A、返回B、反而C、回家D、谋反()

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A、何必B、安全C、怎么D、安足()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A、市场B、闹市C、买D、卖()

5、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马今至矣()

千里马至者三()

6、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

(三)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

连续,接连②贾:

同“价”。

7、辨析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

A、人莫知之()

B、臣有骏马欲卖之()

C、愿子还而视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8、指出下列句中的人称代词并解释:

A、臣有骏马欲卖之():

__________________

B、愿子还而视之():

9、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

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A基础储备卷

1、《韩非子》;

韩非;

战国;

哲学家;

法;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2、鞋子;

量;

集市;

已经;

尺码;

于是;

渡;

从;

立即;

雕刻;

这是;

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