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2450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

(2)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

①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②进口贸易:

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③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④复出口与复出口:

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出。

复进口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入。

⑤净出口与净进口:

净出口是指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

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小于进口量和值称为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

①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卖、买货物的行为。

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贸易,对进口国而言是直接进口贸易。

②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贸易;

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贸易。

③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5如何区分狭义和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

①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②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

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③广义和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6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外贸易依存度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

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

加工贸易的层次;

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

7.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生产方式的要求;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

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

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

需求偏好差异。

8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

经营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

(1)文化环境不同:

语言不同;

社会制度、宗教、风俗习惯不同。

(2)贸易环境不同:

贸易政策和措施不尽相同;

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

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

国际汇兑复杂;

贸易环节众多(3)对外贸易风险大:

存在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第三章国际分工

1、什么是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2、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如何?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国内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大了世界市场。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国家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次地位和贸易利益获得的多寡,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秩序和矛盾。

3、当代国际分工有何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②水平型国际分工③混合型国际分工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和层次化

①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发达国家处于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纵深发展使社会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

B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营造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D以发达国家为主和为中心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在众多地区经济贸易集团中效益最为显著,影响也最大。

②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A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

B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C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D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

4、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

(2)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

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

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

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3)人口和市场,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4)交通与通信业

(5)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6)国际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7)经济体制与政策,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内因的基础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

经济体制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5、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按照“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总量将增加,然后通过国际交换获取收益。

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英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

6、马克思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际分工?

马克思,德国人,代表作《资本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作了考察与研究,提出了从社会生产方式演变中分析国际分工和发展的现象。

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①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主张把它们纳入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以明确它们的性质和影响。

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化过程。

③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

④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一是具体先进性。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的专业化;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普及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文明。

二是国际分工永远是和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7、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是指赫克歇尔-俄林原理(H-O原理)。

俄林,瑞典经济学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赫克歇尔,代表作《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师承赫克歇尔。

主要内容如下:

(1)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差异。

商品和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同地区或国家间存在差异成为地区间国际贸易存在的必要条件。

(2)货物价格的差别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各地区之间或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方式存在差异,形成了本地区或国家的价格机制,这种价格机制受到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因素的影响。

(3)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

各国按照要素丰缺和比例进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分工。

(4)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差异,建立了完整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依据。

8、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上恰好相反。

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用她的发现者命名,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原因:

美国工人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管理水平高;

人力技能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9、简述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产业内贸易是同类商品的相互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

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

二是在生产中必须具有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10、试论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迈克尔。

波特是美国管理学家,当今世界上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

波特认为李嘉图和俄林的分工学说不能解释当前世界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

李俄的国际分工的理论前提不切实际;

影响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包括:

技术的变迁、资源条件的逐步普及、经济全球化趋势;

单纯依靠比较利益原则会对当代国家产业发展造成危害:

①生产要素作为财富源泉的作用被加速替代;

②劳动力或天然资源的竞争力在衰退;

③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陷阱”;

(2)需要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理论---原因:

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

创新没有国界。

“动态与不断进化的竞争”是其前提,必须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重要位置。

波特把他所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体系冠名为“国家钻石体系”,钻石体系中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方面:

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企业策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相关与支持产业的环境。

这些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迟滞不前。

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

11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产业内部分工逐渐加强;

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发展;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区域性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国际分工基础发生变化;

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

国际服务分工逐渐形成

12贸易条件有哪几种?

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若比值高于100,则该期贸易条件与基期相比有利;

若比值低于100,则该期贸易条件不利。

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出口价格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

贸易条件有四种:

(1)净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公式:

N=(Px/Pm)*100,N为净贸易条件指数;

Px为出口价格指数;

Pm为进口价格指数。

(2)出口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额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这可以通过将净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数量指数来获得。

又称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P=(Px*Qx)/Pm,P表示出口购买力指数;

Qx为出口数量指数,Pm为进口价格指数。

(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