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600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征。

故选B。

3、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方面予

以倾斜。

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A、重点发展

B、均衡发展

C、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

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

和非重点班。

该县教育局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

斜,没有做到均衡发展。

4、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B、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本特征

C、终生教育蕴藏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解析】终身教育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

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

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终身教育是学

习社会的基本特征,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这条规

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权利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解析】禁止性规范通常称为禁止性规定,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属于“禁止当事人采

用特定模式的强行性规范”。

它禁止或严禁人们做出某种行为,要求人们抑制一定行为。

禁止性规范一般使用

“禁止”“严禁”“不得”“不准”“不允许”“不能”“无权”等加以明确。

故选A。

6、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

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A、晓东

B、学校

C、晓东及学校

D、晓东及其监护人

【答案】D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学校行为并无

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晓东及其监护人。

故选D。

7、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解析】“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有教无类”意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

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8、下列说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接近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拾级登梯;

循阶而上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体现启发性原则的教育思想,《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符合题意。

9、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学生

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监控策略

D、组织策略

【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常用的组织策略

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分类策略。

题干中画示意图的方式就属于归纳总结,是一种组织策略。

故选

D。

10、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时,()提出“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解析】“庶、富、教”出自《论语•子路》。

“庶、富、教”思想是孔子重要的政治经济思想之一,也是其仁爱

精神的反映,三者各自构成一个相对完满的整体,并且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系统。

11、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解析】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则“大器

晚成”。

12、在安排课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性质和特点,促使课程之间的积极影响,防止消极

现象的发生,这是安排课表的()。

A、迁移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适宜性原则

D、系统化原则

【解析】迁移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

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促使课程之间的积极影响,防止消极现象的发

生。

13、一个人情绪兴奋性高,控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解析】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强,但不平衡,表现为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力差,反应速度快,

但不灵活。

14、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解析】学校文化传递文化传统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15、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和促进政治民主化,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发展功能

【解析】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

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促进政治民主化;

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16、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行为实

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体现的即是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17、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班级的()。

A、制度管理

B、教学管理

C、活动管理

D、学习管理

【解析】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四个,即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

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是班级管理的具体体现。

18、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下列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解析】学校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发生的学生、教员、设施、设备的事故以

及盗窃、火灾等其他灾害的总称;

狭义的学校事故是指未成年受教育者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与学校有联系的人

身伤害事故。

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既包括学生的人身权,也包括其他合法权益。

19、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下列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20、狭义的师德范畴不包括()。

A、教师的幸福

B、教师的义务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修养

【解析】狭义的师德范畴包括:

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公正,教师的仁慈,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及教师的人

格等。

21、《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解析】《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

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解析】负强化是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允许他离开禁闭室,此时终止不

愉快条件就是允许他离开禁闭室,增强反应概率是学生保持安静。

23、个体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

A、青年初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中期

【解析】少年时期是个体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24、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和客观性

D、随意性

【解析】教育目的的确定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从其提出的主体来看,教育目的是由人制定的,体现着

人的主观意志,但教育目的毕竟不是纯粹主观臆定的东西,它必须以客观的存在作为依据,即必须依据社会

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25、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确立起()。

A、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B、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稳定的教学秩序观念

【解析】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A。

26、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的()。

A、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B、教学能力

C、崇高的职业道德

D、身心健康

【解析】“爱满天下”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27、教育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解析】实验法是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

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

28、()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

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A、微格教学

B、角色扮演

C、介入教学

D、录音训练

【解析】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