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
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
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
就以9+3=12为例:
(1)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
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
怎样摆出来?
怎样列式?
(2)①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
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
(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
(凑十)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
从一个数里拿出多少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几得多少"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
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
凑十"
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2.在智慧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
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者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罗杰斯语),从而促进认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
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主体,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变?
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形似圆柱体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
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
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
体积、底面积、高等;
变了的有:
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
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
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
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上这些作用,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
这种安排,或许超越了教材,但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
“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
”3.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
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
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
①长方形有4×
3、6×
2、12×
1;
②平行四边形有12×
1、6×
2、4×
3、1×
12、2×
6、3×
4。
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
4÷
2。
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了另外的三角形,如8×
3÷
6÷
2÷
2、3×
8÷
2等等。
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了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如(1+7)×
2、(2+6)×
2、(1+5)×
2、(2+4)×
2等等,等等。
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
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至此,我又提出一个问题:
你们刚才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
学生马上回答“没有包含正方形”。
我又问:
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
如果要围成正方形,其条件应怎样改?
这两个问题,学生当然能轻易回答,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本身,而在于它又把学生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第二、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
“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孩子都充满了“动”的欲望,但如果忽略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会变得盲目,得出的结论也就失之偏差,从而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意义。
1、训练良好的操作习惯。
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比较费时,特别是刚开始时由于学生还不善于取出、放回学具,使用起来更花费时间,导致时间不够,起不到操作真正的意义。
因此,必须及早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这些常规包括课前如何认真准备、专心倾听老师的指导、何时收拾学具等。
特别是需要小组合作的,更需要事先有一定的分工。
总之,教师要从讲究实效出发,建立基本的操作常规,使操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
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在具体选择指导方法时也可以是多种多样:
(1)操作演示法。
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性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
演示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顺序。
(2)小组合作,相互指导。
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层次结构的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合作。
但要防止小组内出现小导师、小权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操作、讨论、分析。
(3)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指导操作。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多媒体直观动态、声像结合、传播效率高的等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如果把它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就可以多媒体演示量角的方法(包括量角器的摆放、怎么读刻度等),比老师和学生的操作演示更清晰,更直观。
3、把握合适的指导分寸。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已有知识基础、动手能力等影响,需要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进行,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的积累,学生也具备了独立操作的能力,就可让学生先尝试独立操作,再分析讨论。
因此,处理好独立操作与操作指导的关系,会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
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
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
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
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
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
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
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
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
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让学生有效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目标,要求我们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扩大数学教学时空,增强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