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44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老中医朱南孙临床经验Word格式.doc

原发性痛经疗效卓著,有关机理的研究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并通过鉴定,曾获得

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论著有《中医妇科临床手册》、《朱小南妇科经验选》、《朱

南孙妇科临床秘验》等。

    要以良心和尊严来从事医学实践。

    要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作为首要关心的事。

———《世界医师会日内瓦宣言》

朱南孙,女,江苏南通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1921年1月出

生于一个中医世家。

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均是江南名医。

朱氏为朱小南的长女,自幼天

资聪颖,性格刚毅,深得祖父钟爱,取其名“南孙”,意在期盼她日后不让须眉,继承家学,宏扬祖

业。

朱氏从上海务本女中毕业后,就读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2年毕业前就随父襄诊。

涉医林即置身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渐渐成为朱小南先生的得力助手。

1952年随父同入

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及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

的前身)。

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研究室

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妇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会理事、岳阳医

院妇科顾问等职。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市中医妇

科医疗协作中心主任。

1991年被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1995年底又获上海市名中医称号。

曾经荣获1983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是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

 

第四卷467

####

表。

朱氏临证50余年,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与科研。

她秉承家学渊源,在继承祖、父

辈医学成就基础上,亦上宗经旨,下采诸家。

《内经》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

”朱氏领悟经旨,辨证从八纲,以阴阳为冠,归纳诊治妇人疾之要领为“审阴阳、看动

静”。

并将临床施治概括为“从、合、守、变”四法。

治病的原则是遵《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

之,以平为期”,“所胜平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

”历代医家对女科论述中,

朱氏服膺于张景岳、朱丹溪、傅青主等对妇科较有影响的诸家,比较赞赏《脾胃论》、《妇人规》、

《医宗金鉴》、《血证论》、《傅青主女科》、《医林改错》等学术观点,临证多取其精义,善融会贯通,

用其所长、择善而从。

临证自有其独特风格,审证精细入微,重视审因论治,强调以辨证为本,

衷中参西以提高妇科临床诊治水平,遣方用药则以平淡取胜,临床效验颇佳。

她反对“熟读王

叔和,不如临证多”之废理论、重临床的偏见,重视理论探讨,带领研究生及门生开展了“加味没

竭汤(化膜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加味没竭汤治疗膜样痛经的机理研究”、“加味没竭汤对原

发痛经中前列腺素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三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加味没竭汤对原发痛经中前

列腺素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会基金奖课题,并通过鉴定,获1993年上海

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朱氏诊务之余潜心于历代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发表了不

少具有真知灼识的见解。

如“妇科临证诊治心得”、“痛经笔谈”、“溢乳闭经诊治心得”、“闭经证

治”、“不孕症辨证论治”、“中医中药治疗25例青春期功血症”、“痛经的疗效总结”等论文,还担

任《妇科手册》(国家星火计划丛书)和《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的主编和副主编。

尤其是经她珍藏

而幸免于“文革”之难的朱氏妇科集精萃《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得以付梓,使肇始于南山公、奠基

于小南先生的朱氏妇科最终得以汇集发展,在医林中一帜独树,朱氏亦因此享有“三代一传人”

之美称。

学术精华

朱氏独步杏林50余载,虚心勤勉,博采众长,在前辈的学术中,又融入李东垣的脾胃学说、

朱丹溪的滋阴降火学说、张景岳的温阳益肾论及唐容川、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法,并揉合陈自明、

傅青主等临床大师的精髓,融为一炉。

她破除门户,扬长抑短,衷中参西,追求创新,大大丰富

发展了朱氏妇科。

兹择朱氏主要学术思想、学术特点简述如下。

一、乙癸同源 肝肾为纲

妇科之说,在宋以前较为简略,且“纲领散漫而无统”,及至宋·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始有

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对后世妇产科学影响极大。

清代叶天士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诸医

尊之,如清·

费伯雄曰:

“男以肾为先天,女以肝为先天”。

朱小南先生就有“肝气不舒则百病丛

生,尤于妇女为甚”的见解。

近代也有学者认为肾主先天,无男女之别。

朱氏从肝肾同源及冲

任隶于肝肾这一生理特征出发,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藏精主胞胎;

而肝藏血主疏

泄,肝肾同居下焦,相火寄于肝肾。

前人谓“肝肾乃冲任之本”。

女子在解剖上有胞宫和乳房、

 

第四卷468

经孕产乳受肝肾所统,肝肾协调,则经候如期,胎孕乃成,泌乳正常,故提出:

“治肝必及肾、益肾

须疏肝”,肝肾为纲、肝肾同治的观点。

综观朱氏辨证用药多体现这一特点,如在柴胡、淡芩、广

郁金、青蒿、夏枯草等疏肝、清肝方中,常配以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川断、寄生等益肾之品;

在滋补肝肾方中少佐青皮、川楝子等疏达肝气之药,并且强调肝肾在月经周期中的作用。

经前

肝气偏旺偏重于疏肝理气调经;

经后肾气耗损着重补源以善其本。

为此朱氏常嘱后学:

“此类

药物貌似平常,权衡却在因人因时之宜。

”小南先生变通应用于妇科肝旺肾亏的“扁鹊三豆饮”,

经朱氏补充地黄、钩藤等滋肾清肝之品,扩大施用于胎前产后诸症,以及妇人面部褐斑。

此外,

朱氏撷取了补益肝肾之菟丝子、金樱子、五味子、石龙芮等数味经验之品,创制了“健壮补力

膏”,广泛应用于崩漏、闭经、月经失调、胎漏、不孕、带下等疑难杂症,收到良好的疗效。

二、注重冲任 贵在通盛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隶属肝肾而司女性生殖生理。

宋·

陈自明谓:

“妇人病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所致。

”调理冲任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系统地论述冲任并提

出理法方药的医家,始于小南先生。

他不仅将冲任与脏腑、气血、其他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结

合起来,而且详细总结了冲任二脉的常用药物。

朱氏深得其旨,在继承先父学术经验基础上对

冲任虚损的病因病机、选方用药方面更趋全面。

如久婚未孕,胞脉阻滞,勿忘气虚鼓动无力之

因,治以补气通络;

房事不慎,热瘀交阻,冲任阻塞,又宜清热化瘀,疏理冲任。

审因论治,每每

奏效。

朱氏针对随着妇女月经周期变化,冲任气血盛衰也会出现生理性变化的特点,将补充冲

任和疏理冲任药分类组合,分别施用于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

如不孕症,期以巴戟、苁蓉、

仙灵脾、枸杞子、菟丝子等以温养冲任;

经前期以柴胡、香附、路路通、娑罗子等疏理冲任。

朱氏

谓冲任以通盛为贵,任通冲盛,毓麟有望。

三、衷中参西 务求实效

朱氏虽承家学,但从不囿于门户,曾先后求教于徐小圃、丁仲英、唐吉父等名家。

50年代

倡言中西医结合时,朱氏就十分尊重向她学习中医的西医同道,在临诊中时时注意与他们切磋

诊治疾病的心得。

她认为,医学在发展,中医学应汲取现代科学技术和诊断手段,借以提高临

床疗效,并由此探讨中医中药的奥秘。

这一思想贯穿于朱氏整个医疗实践。

朱氏运用现代科

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验方“加味没竭汤”(即化膜汤)治疗痛经的机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她主张整体调节(中医药调治)和局部治疗(输卵管通液)相结合,疗效明显

提高。

对已用西药调节月经周期、控制出血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药则重在

化瘀散结;

若是功血病人,则以固本复旧为法。

如此取中西药之长注重临床实效的精神值得后

辈学习。

她引用基础体温、B超的结果作为临床辨证施治的参考。

如高温双相多为阴虚内热;

低温双相多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再如子宫肌腺瘤和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是内膜异位,

前者活血化瘀、消症散结,后者则加疏肝理气药。

参考现代医学的诊断结果调整中医辨证用药

是朱氏临证的一个特点。

第四卷469

四、处方精专 善于通变

朱氏临诊,胸有定见,素以师古而不泥古著称。

其制方多在十味左右,不超过十二味,组方

严谨、味味有据,尤善用药对、自成特色。

女子以血为本,血证中尤以血崩最为凶险,医家每每

感到棘手。

南山公早年创制出著名的治严重血崩证验方———“将军斩关汤”,小南先生沿用并

推广之,认为有“补气血而驱余邪,祛瘀而不伤正”之功。

后经朱氏“治血证以通涩并用为宜”的

学术经验加以演变,以“失笑散”为君,选择“将军斩关汤”中数味主药,更新为一首具有祛瘀生

新止血之效,治疗重症崩漏的验方。

同样以“失笑散”为君,配古方“通幽煎”、“血竭散”中诸药

化裁成一首治血瘀型重症痛经的验方———加味没竭汤(即化膜汤),以其独特的疗效被纳入国

家级科研项目,并顺利完成通过科研成果鉴定。

朱氏处方讲究配伍,或相须相使,或相反相逆,

药味不多,主次分明,取方或用原方,或用其意。

药量适中,依病情而定。

如病体极虚,过补壅

中,药量宜轻,常用6~9克,缓缓进取,渐收功效。

朱氏主张择药应注意不用或尽量少用气味

难闻、难以入口之品,并告诫学生要全面掌握药性。

如苎麻根有养阴清热止血安胎之效,又有

润肠通便之力,尤宜于阴虚血热胎漏伴便结不畅之先兆流产者,脾虚胎漏用之无益。

再如莪

术,有开胃之效,症瘕痞结纳呆者多用。

五、从合守变 燮理阴阳

朱氏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兆,以平为期。

她将诊治妇科疾患的要领归纳为“审阴阳、看动

静”,作为临证之原则,将妇科治法的应用精炼为“从、合、守、变”四个方面,以四法为原则,燮理

阴阳。

“从”者,反治也。

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如经少、经愆、乳少、经闭,

病似静闭,应以动药通之、导之,然证属精血不足、元气衰惫,宜以静待动,充养精血,调补元气。

再如崩漏、带下,状似动泄,当以静药止之、涩之,究其病因,属瘀阻、症积、湿蕴,须以动治动,用

化瘀、消症、利湿法治之。

“合”兼治也。

若见动静失匀、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证,制其动则静愈凝,补其虚则实更

壅。

两全之法,在于合治,药可兼用,朱氏常取七补三消,寒热并调、通涩并用。

如治血瘀崩漏

不止,以通涩并用法调治;

体虚证实之症瘕之证,用攻补兼施,常以莪术合白术,消补相伍,寓攻

于补等。

“守”,恒也。

对病程较长,症情复杂的慢性疾患,辨证既确,坚守原则,“用药勿责近功”缓

缓图治,以静守待其功。

如治血枯闭经,以补充经源为先,待精血充盈,出现乳腹作胀等行经之

兆时,因势利导,通利经隧。

“变”,变通也。

治病贵在权变,法随证变,并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