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15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核心素养教学Word格式.docx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今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

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

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

例如:

“找次品”这一内容的教学,围绕在N个从外表看完全相同的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合格品重或轻一些,假如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其目的是通过“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找次品问题优化的本质是每一次称重都要将次品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解决找次品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把这N个物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这是由天平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天平有两个托盘,所以次品的位置无外乎三个地方,托盘左边,托盘右边和天平外面。

天平称一次就能确定出次品在三个位置中的哪一个,而要使称量的次数最少,每次称量后,就应把次品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使三个位置放的物品的个数尽量同样多。

为了让学生理解尽可能将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的合理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

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展开研究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1.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

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认识和理解,探索、形成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2.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数学过程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然后自己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

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寻找测量办法,或同一小组采用想到的不同办法测量。

例如画方格,摆面积单位等。

可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也可以数出一行有几个、有几行,用乘法算出所含的平方厘米数通过交流,形成共识,用乘法计算比一一计数更简便。

从而得出猜想,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积。

然后让学生看课本,思考聪聪提出的问题,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拼出不同的长方形,一边操作一边填表。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非常自信地概括出结论,把它填在课本上。

这样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交流中学习知识,更能激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方面能进一步提高。

如: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学习了估算知识以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

学生只有留心观察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才能估算的准确。

又如,在认识时间单位“秒”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电子钟表和机械钟表、马路上的红绿灯等素材去认识秒,这样学生能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4.完善数学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的评价观是“以教师评价为中心,以结果评价为中心。

”比如:

在认识时间单位秒、学习24时计时法时,可以放映春节晚会倒计时的课件,师生一起倒计时数秒,然后问学生:

我们一起倒数的6、5、4、3、2、1。

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呢?

从这里引出学习课题——秒的认识。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切实感受“秒”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时间单位“秒”与生活的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24时计时法让学生体会新一天的开始是0时也可以播放这一课件,随着主持人和观众一起倒计时,并宣布2012年新年钟声敲响这一情境,让学生体会新的一天也在此时此刻开始了,这一时刻称为0时。

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利用生活经验去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时间。

总之,核心素养下指导的课堂以新课标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维度为总体目标,以学段目标为具体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其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生成数学意识、产生数学情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