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8596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深化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十一五”节能降耗成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节能工作回顾

  

(一)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任务目标。

2006年-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3.53%、4.64%、6.48%、5.40%和4.21%。

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1.00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2.04%。

2006年-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5.59%、7.05%、10.35%、7.45%、6.67%。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40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32%。

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2%的责任目标。

除工业领域外,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其他重点领域节能效果也较为显著,建筑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2.2%,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5%,公共机构耗电、耗水连续3年同比降低5%,确保了“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按期完成。

  

(二)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经济的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846.2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11亿元,年均增长13.9%。

同期,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由2411.2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3524.5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7.8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7。

其中,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13亿元,比2005年增长81.8%,年均增长12.7%,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年均增长4.12%,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33;

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058亿元,年均增长15.4%,而第三产业能耗年均增长13.48%,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87。

  (三)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强力推进节能降耗,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低能耗行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7.1∶46∶46.9调整为2010年的5.5∶41.9∶52.6,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4.6%,比“十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1.5%,产值和比重分别比2005年增加1508亿元和11.4个百分点,并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优、特产品。

三是推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通过组织实施八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落实国家、省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建立领导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开辟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1599.3亿元,取得了明显的产业提升效果。

四是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50万吨、炼铁83万吨、小火电机组40.2万千瓦、水泥立窑生产线24条,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度。

五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大进展,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力诺瑞特、桑乐、豪客等企业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热、光电产业链,着力支持力诺集团光热光电、山东晟朗光伏、华光光电子发光二极管(LED)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风电、平阴大唐风电等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年销售收入260亿元的能力。

全面推动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及成套技术应用,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建筑面积721万平方米。

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15万户,年减少能源消费4万吨标准煤。

  (四)推动了节能技术进步。

“十一五”期间,十大节能工程在我市得到大力实施,一批重大节能项目得到国家、省、市支持。

冶金行业的干熄焦、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连铸连轧、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水泥行业的水泥窑尾余热发电、窑体余热回收利用、助磨剂技术;

热电行业的冷却水余热利用、热电联产技术;

化肥行业的造气炉烟气余热回收、造气炉渣综合利用技术;

炼油企业的火炬气回收、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绿色照明、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燃煤锅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优化等重大节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全市公共机构照明、空调、电梯等实现了收效明显的节能改造。

作为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我市目前运营的100辆柴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客车,单车能耗下降30%以上,至2012年,各种新能源汽车运营车辆将达到1610辆。

  (五)建立了较完备的节能管理体系。

“十一五”期间,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市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市节能监察支队等节能管理和节能监察机构。

各县(市)区政府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首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节能办(科)等节能日常管理机构。

重点用能企业在强化节能职能管理基础上,设立了能源管理岗位,部分企业参加了能源管理师培训,首批能源管理师已经持证上岗。

初步构建了市、县(市)区、企业三级节能管理网络,形成了较有力的节能工作体系,为有效开展节能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六)加快了节能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十分重视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市场作用,切实提高节能效率,降低节能成本。

行政区域内通过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13家,通过省认定的能源审计机构17家,具有能源利用监测资质的机构2家。

上述单位对我市100户重点用能企业、50户重点公共机构进行了能源审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2项,对部分重点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开展了能源利用监测,为全面摸清重点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状况、分析用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一五”期间,我市节能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我市能耗总量较大,清洁能源利用量较少、利用效率偏低,万元GDP能耗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由低到高列第11位。

二是大量落后设备仍然存在,工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但总体上看用能设备旧,生产工艺落后,能源效率低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三是节能基础工作仍显薄弱,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公众节能意识有待增强,节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节能统计监测、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有待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节能长效机制建设尚未完全形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节能首位方针,通过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完善节能经济政策,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基础管理和依法监管,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的基础上,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全面推进全社会节能,构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节能机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

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严格限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改造落后产能。

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成果转化,加大技术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完善节能管理体系,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通过管理创新促进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结构优化和管理创新。

  2.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节能管理制度和监察执法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其最佳资源配置作用,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节能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节能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重点控制和一般管理相结合。

实施节能分类管理,把重点领域和用能大户作为监管重点,制定明确的节能目标与措施,督促其落实节能法规和节能标准,鼓励其研究节能技术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节能效果。

对一般耗能单位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通过先进单位的节能经验带动其节能管理上台阶。

  4.监察执法和自觉节能相结合。

建立健全监察执法制度,完善节能管理制度,重点督查企业淘汰落后高耗能用能设备情况,督查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强化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考核和完成情况。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等节能主体自觉节能。

  5.实现节能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

正确处理节能与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通过节能制约“两高一资”产业盲目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形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较快发展加快实现节能目标。

  (三)任务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较为完善的节能目标约束体系、节能政策支持体系、节能监督管理体系、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和节能文化促进体系,节能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年均降幅3.66%。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年均下降3.89%,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

  三、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全市节能工作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延伸钢铁、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大节能技术开发投入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产业装备水平的改造提升,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一)工业节能。

  1.钢铁工业。

一是调结构控总量。

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精品钢材,实现产品高端化、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能源节约化。

重点发展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焊管等产品,加快高强度、高韧性特厚板材开发,推进配套汽车产业专用钢板生产,形成完整的汽车、船舶用钢系列产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精品钢材基地。

发展优质球墨铸铁产品,打造提升全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按国家产业政策关闭“小烧结机、小焦炉和土法焦炉、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小轧机”,合理控制钢铁总量,增加优质钢铁产量比重。

二是拓展余热利用领域。

加强钢铁生产过程中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提高回收率和利用率,实现全余热闭路利用。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的社会化。

三是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

大力推进生产设备大型化,广泛推广应用高炉喷煤、炉顶压差发电、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铁水炉外处理、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钢水炉外精炼、高水平的近终型连铸连轧紧凑型流程、炉渣粒化处理,炼钢顶底复合吹炼技术、溅渣护炉技术、快速成渣技术、终点控制技术和近终型高效连铸技术,同时加大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干法除尘,提高转炉、各工序水的回收综合循环利用等技术,轧钢实现全一火成材和铸坯全面热送装工艺,并对上述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再创新。

  2.电力热力工业。

推进电力行业节能。

一是继续调整电力产能结构。

进一步提高济南电网受电比重。

配合省内第一个交流特高压变电站(济南特高压变电站)及其500千伏送出线路的建设,积极接纳区外来电。

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按照国家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