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8346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诊断案例问答答题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

1、一般状况资料

(1)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2)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2、个人成长资料

(1)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2)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

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婴幼儿时期

○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

○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

○成年——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注:

案例中可能呈现括号中的内容,有多少写多少。

二、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分类整理。

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

•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

•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工作学习效率:

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

(2)社会交往状况:

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

(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三、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心理功能状态

1.认知方面(三原则之一)

(1)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等感觉障碍方面症状。

(2)错觉、幻觉知觉障碍症状是诊断精神病性障碍重要依据。

(3)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感知综合障碍方面症状。

(4)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意向、超价观念等思维内容症状。

(5)注意减弱影响记忆力、注意狭窄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6)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等记忆障碍症状。

(7)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丧失,如否认精神病、拒绝治疗。

千万别忘写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

2.情感方面(三原则之二)

(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程度变化。

(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性质改变。

(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脑器质性。

1.一般有焦虑、抑郁情绪症状。

来不及细阅可全填上,填错也不扣分。

2.以上不得已办法,最好是先细阅案例,如有时间则按正式套路来做。

焦虑举例:

1.既怕学习不好耽误前程,又怕琴练不好达不到降低分数线级别;

2.求助者常常为此十分矛盾,而冥思苦想,难以决断,辗转不眠。

3.意志行为方面

(1)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意向下降等意志行为障碍症状。

(2)强迫行为、精神运动性不安、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1.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具体写上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

2.如没有,也酌情填上无——当然要找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关症状填写。

填写格式:

行为方面:

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

4.人格方面(三原则之三)

•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

•因不伴有妄想、幻觉且自知力完整而不归入精神障碍的人格障碍。

※生理功能状态

1.躯体疾病

(1)躯体障碍、异常感觉,如疼痛不适、疲劳乏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等。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困难、胃部不适、头昏晕眩、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呼吸急促。

2.生理缺陷

•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

※社会功能状态

1.工作学习效率

•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工作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无法上班上学经常缺勤。

求助者活动效率一般都有下降,所以一定要写上几句。

2.社会交往状态

(1)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失调、外界接触不良。

(2)固执、退缩、回避、攻击等社会功能受损。

如何下诊断

☆下诊断、列依据——给出可能的诊断。

☆下诊断列依据时可视情况不引述原话。

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

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1.现实因素激发——原因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

(常形冲突)

2.持续时间较短——时间

•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是心理冲突持续)

3.社会功能常态——程度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人格没有明显异常,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生活、学习、社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

(情绪—认知—人格—行为—社会功能各项均正常)

4.反应没有泛化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

1.强烈刺激——原因

•引发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

(没有引发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痛苦情绪)

2.时间持久——时间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最长不可超过一年)。

3.反应强烈——程度

•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1)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2)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

(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

4.反应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情绪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还没有把握诊断是还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予可疑诊断。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诊断:

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泛化、功能受损

1.变形冲突——原因

•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即引发原因只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且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

(变形冲突)2.持续时间——时间

•痛苦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两个月,未超过三个月。

(超过三个月即神经症)

3.功能受损——程度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神经症诊断标准。

(神经症:

影响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

4.内容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泛化。

四、神经症(注意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叙述上的区别)

神经症从五个方面诊断:

心理冲突、持续时间、功能受损、症状泛化、病变基础。

•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患者无法协调并感到精神痛苦。

(变形)

•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病程最少3个月。

焦虑性神经症也不少于3个月,惊恐发作则是首次焦虑发作后持续1个月。

•心理冲突、精神痛苦影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如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

4.充分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充分泛化。

5.病变基础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不是说神经症患者不能得器质性疾病,只是说神经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

症状及诊断

评分

神经症诊断标准

病程

精神痛苦程度

社会功能受损

不够

可疑

神经症

短程

<

3月

主动设法摆脱

轻微妨碍

照常工作学习、人际交或只有轻微妨碍

1

3

4—5

6

中程

3月-1年

别人帮助摆脱

功能受损

效率显著下降,部分工作,尽量避免社交

2

长程

>

几乎无法摆脱

严重受损

完全不能工作学习,病休,完全回避必要交往

1.严格按规范从大到小给出本案例明确诊断,三级心理异常内容仅限于神经症,疑病症考得较多。

2.难断强迫症或焦虑症,别直接下结论,要逐层来,先诊断为非精神障碍疾病,再确诊为神经症。

3.在上述诊断过程中,诊断依据尽量略写,可一笔带过。

小类诊断如没把握也要给出,不能略去。

4.如题目未问及如何与精神病和其他心理问题相鉴别,做题时也要进行鉴别,并视时间情况详略。

5.如问诊断依据,也从大类到小类,视情况详略填写,重复不要太多。

鉴别诊断答题也按此进行。

诊断流程:

即使是一般心理问题,也要先从三原则入手,以满足改卷人的偏好,往往也会酌情给分。

Ⅰ.根据有无自知力、是否主动求治、有无逻辑思维混乱、有无幻觉妄想、三原则确定正常心理或异常心理(排除精神疾病)

Ⅱ.判断心理健康还是心理不健康

Ⅲ.根据四条标准明确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

Ⅳ.根据主导症状确定心理障碍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大类如神经症)

Ⅴ.诊断心理障碍具体性质(小类如恐怖性神经症)

Ⅵ.根据症状表现,以三原则鉴别大类开始,再鉴别同类心理问题(如疑病症、强迫症、焦虑症)。

具体操作:

在完成Ⅰ、Ⅱ、Ⅲ、Ⅳ步骤基础上,Ⅴ、Ⅵ两步可以合并,并按CCMD格式给出诊断。

(以社交恐怖症为例)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依据:

①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幻觉妄想、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②变形冲突;

③精神痛苦;

④病程持续时间持久;

⑤社会功能受损;

⑥内容充分泛化;

——神经症

⑦恐怖或恐惧症状;

——恐怖症

⑧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

——社交恐怖症

⑨心理测量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诊断。

CCMD式:

a.严重标准:

精神痛苦;

社会功能已经受损;

内容充分泛化。

(即四条标准中的3、4、5)

b.病程标准:

病程持续时间持久(两年多来,从不与人多讲话)。

c.症状标准:

恐怖或恐惧症状。

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与人讲话不敢直视,眼睛躲闪)。

d.排除标准:

害怕对象不是特定场所,排除场所恐怖;

害怕对象为非特定事物,排除特定恐怖。

没有焦虑、强迫主导症状,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

——根据ab项诊断为神经症,根据c项诊断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根据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