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969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期末质量抽测试题Word格式.docx

n)兴(xīng)许惩(chěnɡ)罚

D.提供(gò

ng)枉(wǎnɡ)然肆虐(nü

è

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标新立意触类旁通百炼成钢B.群策群立勃勃生机万象更新

C.坐无虚席鱼贯而入饶有趣味D.风华正茂积劳成疾精兵简政

3.下列词语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A.苍松翠柏碧梧红杉B.茫茫大海徐徐清风阵阵波涛微微一笑

C.桃红草绿土黄雪白D.踢足球打乒乓跳皮筋练太极

4.下列这段话的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巍峨的昆仑山,()风火山隧道,()“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雪域圣城——拉萨。

(选自《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A.穿越通过跨过到达B.跨过通过穿越到达

C.跨过到达穿越通过D.跨过穿越通过到达

5.下列成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兔死狐悲莺歌燕舞B.水平如镜呆若木鸡

C.归心似箭口若悬河D.骨瘦如柴闭月羞花

6.下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从小就养成了洗冷水澡的习气。

B.听了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很受教育。

C.精神振奋起来,因此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

D.神十航天员成功进行了太空授课。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为(因为)是其智弗若与B.平明(清晨)送客楚山孤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人工驯养的禽类)D.时(时而)鸣春涧中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哦!

”我恍然大悟:

“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B.电影“美国队长2”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她终于抽查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D.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

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

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9.以下说法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一种酒。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C.“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还把原来的本事

也丢了。

D.《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还写过《海的女儿》、《丑小

鸭》、《小红帽》等。

10.给错乱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1家里,已经做好了过年的准备,窗子、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桌子上铺上了节日用的雪白的台布。

绿色花瓶中的野花显得更加绚丽。

2忽然起风了,浓重的乌云很快遮盖了天空。

霎时间狂风大作,家里的节日气氛旋即一扫而光。

3一切准备好了,就等着出海的爸爸早点回家。

4窗外,雷声隆隆,雨暴风狂,耀眼的电光划破夜空,照亮了我们的房间。

惊慌中,我和妹妹、妈妈紧紧依偎在一起。

我们的思虑都集中在爸爸的身上,默默地谁也不说话。

5我们贴近窗玻璃,不安地望着外面。

A.①③②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①②⑤④

二、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1.楼兰人曾在这里建设了令人tà

nwé

iguānzhǐ(▲)的绿洲文明。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fé

iwò

(▲),麦浪翻滚,牛羊成群。

楼兰城就建立在罗布泊的西面,城内绿树成荫,dià

npù

līnlì

(▲),商贾云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fá

nhuá

(▲)的城市之一。

因此,楼兰是兵家必争之地,整天

ngyānsì

qǐ(▲),白骨遍野。

三、按要求写句子(8分)

12.缩写句子: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13.改成转述句: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14.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安妮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

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安妮放弃了学业。

15.用夸张手法改写句子:

嗓子很干。

四.按要求填空(12分)

16.▲写的《匆匆》告诉我们▲;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居里夫人在发现了镭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的发现;

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将凡卡▲的学徒生活同▲的乡村生活作对比,并用

▲的梦境做结尾,表达作者对凡卡不幸遭遇深切的▲。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引用了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来说明死的不同意义。

1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首诗描写的内容和我国传统节日▲有关。

18.一些名人的话给我深刻启迪。

马尔克斯说:

“▲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海明威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

▲他。

五.课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按要求填空(7分)

19.补充歇后语或写出有关名著题目(4分)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猪八戒照镜子——▲(《西游记》)

▲打虎——一举成名(《水浒传》)

周瑜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演义》)

20.《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还有其他几个称呼。

请选择一个称呼,简要写出该称呼的由来。

(50字以内)(3分)

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

例:

“孙悟空”——是他的第一位师父菩提老祖给他取的。

因为他是猢狲,又因佛家说“要领悟万物皆空”所以给他取名“孙悟空”。

“▲”——▲

第二部分:

阅读(24分)

(一)书籍面临的危机(10分)

书籍面临着危机。

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

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

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

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

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

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21.第一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这一恶果”指什么?

“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指什么?

(4分)

22.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

用简明的话回答。

(2分)

23.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24.“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纸张老化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而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为保存书籍内容提供了新途径。

”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2分)

A.第三自然段的前面B.第四自然段的前面

C.第三自然段的后面D.第四自然段的后面

林老师:

请原谅一个家庭主妇给您写这封信。

写信是因为三天前,我初次发现小儿振亚带回的饭盒中有一块萝卜干,当时我以为那是午饭时同学们互尝菜味所交换来的。

可当第二天饭盒中的残羹又是萝卜干时,我不免生疑。

第三天,就是昨天早上,我装进饭盒里的有一块炸排骨。

但下午振亚带回的饭盒中,(居然竟然依然)是萝卜干。

我想这是有人在干着偷天换日的勾(gò

ugōu)当。

林老师,您或许知道,我的丈夫靠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人,因此在每天给他们父子俩的饭盒里,无论装入的是一块排骨或者一只鸡腿,我都会想到它来之不易。

我求您多费心,查明是哪个孩子干的。

为了您(调查调察调解)方便,我想告诉您,今天早上我在饭盒里装进了一个大肉丸。

您可以看看,到底是哪个孩子在吃这个大肉丸?

敬祝教安。

朱×

×

×

月×

(二)萝卜干的滋味(14分)

 

朱太太:

当您的信送进来时,孩子们正吃着午饭。

现在我以无比轻松的心情写信给您,我捉到那“贼”了。

三天前吃午饭时,刘毅军站起来说:

“老师,有人拿错了我的饭盒。

”我抬头望去,那个饭盒里是一只红烧鸡腿,确实不会是刘毅军的。

我便对同学们说:

“谁拿错了饭盒?

”没有人来认。

我只好叫刘毅军吃了再说。

毅军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腿。

他没有父亲,靠寡母替人缝补度日。

如果不是有人拿错了,他哪里能有鸡腿吃呀?

可是第二天,当刘毅军打开饭盒,又惊奇地喊着有人拿错了。

今天的是一块炸排骨。

我问毅军自己带的是什么菜,他很难为情地说:

“只有一些萝卜干!

”还是无人认领。

我也纳闷起来,刘毅军也以想不通的样子吃下了这顿排骨饭。

今天,当我们正为那个大肉丸惊疑时,您的信来了。

我读完您的信,顺着饭厅巡视一番。

走到那个圆圆小脸蛋儿的孩子面前,这孩子抬头看见了我,有点做“贼”心虚。

我在他耳旁悄声问道:

“萝卜干的滋味怎么样?

”他先是一惊,随后回答我:

“很甜,老师!

很甜!

我回味着他这句话,抿嘴笑着走出饭厅,可是身后响起了跑步声。

“林老师!

”他跑到我面前,“老师不要讲出去吧,刘毅军天天吃白饭配萝卜干,所以……”您现在已明了(leliǎo)了吧。

您要我调查的那个“偷天换日”的孩子,正是令郎朱振亚自己!

当您看完了这封信,您会原谅“偷天换日”的孩子吗?

我倒要为我的学生向您求情了!

林×

25.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26.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27.“当您看完了这封信,您会原谅‘偷天换日’的孩子吗?

”这里的“偷天换日”具体指什么?

“求情”又指什么?

28.“我在他耳旁悄声问道:

”为什么说“萝卜干的滋味很甜”呢?

谈谈你的理解。

(3分)

29.以你的理解,朱太太读到林老师回信后会怎样想?

又会怎么做?

第三部分:

习作(45分;

其中书写及卷面5分)

30.习作题目:

眼泪流过之后

习作提示:

每个人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