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873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下载.docx

1962年虽然进行了纠左,但并没有改变人民公社体制,故C项错误;

1962年农村经济体制并未进行改革,故D项错误。

_

【答案】B

2.(2016·

江苏泰州一模·

9)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

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

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

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

这表明(  )

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

【解析】该社论反映出1958年大跃进中的浮夸风,与1957年已经完成的一五计划无关,故A项错误;

“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故B项错误;

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

该社论反映出1958年大跃进中的浮夸风,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冒进倾向,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

江苏南通一模·

9)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

年份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1953

103.1

126.7

136.9

1956

120.5

173.3

262.3

1957

124.8

183.3

310.7

A.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C.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

【解析】依据所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A项错误;

材料提供的只是农、轻、重各业生产分别增长的数据,属于纵向比较,缺乏它们之间的横向对比,不能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的结论,故B项错误;

由材料得知,当时农业、轻工业增长缓慢,重工业增长较快,综合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在合理区间,故C项错误;

“一五”计划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增长速度较快,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4.(2016·

江苏南京、盐城二模·

11)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

”此会议(  )

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

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解析】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即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但通过了《共同纲领》是1949年,故A项错误;

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不符,故B项错误;

1953年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1956年)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表明是1956年,1956年,中共八大会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D项正确。

5.(2016·

江苏常州一模·

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4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

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根据材料一“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可以归纳为强大的政府权力;

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

_

【答案】

(1)因素:

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

强大的政府权力;

经济体制改革

10)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  )

A.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D.目标是建立西方自由企业制度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没有改变所有制结构,故A项错误;

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国有企业改革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故C项正确;

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西方自由企业制度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

【答案】C

11)邓小平说:

“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这一讲话(  )

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是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故A项错误;

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故B项正确;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1992年之后,材料涉及内容的只是所有制问题,故C项错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故D项错误。

江苏镇江一模·

22)(11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

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

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

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

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材料三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

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3分)

(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2分)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斯大林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

三农问题主题

(1)此题问因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推动圈地运动,从“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可以看出圈地法令的颁布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归纳。

(2)此题问特点,材料二“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体现了建立集体农庄,发展公有制的特点,“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体现了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特点。

(3)此题问观点,“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