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41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Word格式.docx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

研究茎的作用

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

比较水的冷热

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

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

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第二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

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2号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冷。

同样的四杯水,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

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3-2、测量水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

测量水的温度

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4支温度计

1、在桌上放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分别标上1、2、3、4号。

2、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温水、烫手的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都下降了,其中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下降最多,自来水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水自然降温的一般规律是:

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3-3、水结冰了

冰的观察

冰、玻璃盘子

取一些冰块,放在玻璃盘子上,仔细观察。

冰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试管、水、碎冰、保温杯、温度计、盐。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试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4、冰融化了

观察冰的融化

碎冰、烧杯、温度计、

1、把冰块放入烧杯里,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如1分钟)测量温度。

3、用手感受盛有冰块的烧杯内、外、远处的空气的温度。

4、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冰还没有融化之前,温度低于0摄氏度,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摄氏度,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加快冰的融化

冰块、1个透明的塑料袋。

1、取一块冰块,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封好袋口。

2、用两只手来回摩擦冰块。

塑料袋内的冰不断地融化成水。

塑料袋外壁上湿漉漉的,有水珠出现。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5、水珠从哪里来

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3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只装冰块、一只装清水、一只什么也不装。

1、在桌子上放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冰块、一杯装清水、一杯什么也不装。

2、隔几分钟后,观察三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会出现小水珠。

装有清水的玻璃杯和空玻璃杯的外壁都没有小水珠,装有冰块的玻璃杯的外壁有小水珠。

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3-6、水和水蒸气

水到哪里去了

浅碟子1只、水、记号笔1支。

1、往浅碟子里倒入少许水,用笔做好水面标记。

2、把装水的碟子放到阳光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水量的变化。

过一段时间,碟子里的水减少了。

水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2只、水、书本、蜡烛、火柴

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大半勺水。

2、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

另一只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3、观察两只汤勺中水的变化。

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的水里不多时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

过几分钟后,汤勺里的水就干了。

而另外一只不加热的汤勺里的水量几乎不变。

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热水

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

2、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观察发生的现象。

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

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4-2、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磁铁、被测物体。

1、把被测物体放在桌面上,对每一样物品进行预测。

2、用磁铁去靠近被测物体。

铁材料制成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磁铁、铁制品、纸、布、塑料片等物体

在磁铁和铁制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塑料片等物体,观察磁铁能不能吸铁。

在磁铁和铁制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塑料片等物体,( 

)把物体吸住。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4-3、磁铁的两极

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回形针、条形磁铁、线、铁架台

1、用线的一端绑住条形磁铁,另一端绑在铁架台上,使其悬挂起来。

2、把条形磁铁分为5部分测量,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挂回形针,测量各部分磁力的大小。

磁铁两端所挂的回形针数量最多,中间最少。

磁铁上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强。

磁铁两极的研究

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

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

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有时会往两边推。

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4、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极与方向

条形磁铁、线、铁架台

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在铁架台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2、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3、反复做几次。

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称南极,用“S”表示;

指北的磁极称北极,用“N”表示。

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两块有标识的磁铁

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

S极与S极排斥;

N极与N极排斥;

S极与N极吸引;

N极与S极吸引。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两个杯子、木条、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4块、回形针。

1、在两个倒扣着的杯子上放一条较薄的木条,在木条上面放磁铁,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小钩上挂回形针,做好记录。

2、在木条上依次放2个、3个、4个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小钩上挂回形针,做好记录。

木条上放1个磁铁能吸住( 

)枚回形针,2个磁铁能吸住( 

)枚回形针,3个磁铁能吸住( 

)枚回形针,4个磁铁能吸住( 

)枚回形针。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4-6、指南针

实验操作:

用指南针定方向

4-7、做一个指南针

做一个指南针

磁铁、钢针、大头针、塑料泡沫、水

1、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2、用大头针检测钢针是否变成磁铁。

3、用指南针来检测磁针的南北极,即与指南针南极相吸的一端是北极,另一端则是南极。

4、把钢针放在塑料泡沫上,标出南北极,做成一个指南针,放在水中央,使其自由旋转。

用磁铁的磁极摩擦,能使钢针带上磁。

用钢针做成的一个指南针具有指示南北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