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浅释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Word下载.docx
《讲座《浅释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浅释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6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研究院教育培训中心举办全国协作区“尝试教育与核心素养”研修班暨说课改大赛。
主题:
学习与研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促使尝试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浅释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报告提纲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三、什么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如何培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国际:
•
(1)国际背景: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的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就是希望解决:
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确保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社会”的时代,在知识社会里,基础教育最需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学力,而“创造性”学力的育成不仅仅是靠知识的习得与再现的“记忆型”学力,更要靠能动的“思考型”学力。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变革,在学科的知识技能之上,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自我调整等高阶认知能力和沟通、协调等社会技能,以及反省性思维、自律性、协作性、责任感等人格特征与态度。
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
(2)国内:
•
(2)国内背景:
•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潮流,也是以“核心素养”统领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
•教育部:
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将这一概念摆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意见》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因此,本次的高中课程改革就要提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给出“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明确指出: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应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根据《意见》要求,教育部课程中心组织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研究制定高中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中应达成的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体系”是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和任务的依据。
根据《意见》的要求,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后,这一体系自然也就成为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也自然成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依据。
•二、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2.核心素养与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
•3.核心素养评价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
•“有人说,什么是素质?
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
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学有什么差异?
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
这就是核心素养。
”
•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衔,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
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项核心素养指标,如以下方框图所示。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根本性,能够以一知十、以一当十;
二是生长性,能够促进成长、持续生长,滋养整个人生;
三是贯通性,能够融会贯通、成就整体生命。
)
(1)、何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
(2)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理解: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
•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自主发展
•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社会参与
•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十八个基本要点
十八个基本要点则从更细微的角度对核心素养予以阐释,其中不少要点直指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让人眼前一亮。
如:
提出“批判质疑”:
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
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
提出“审美情趣”:
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
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再如,
•提出“珍爱生命”和“健全人格”:
•要求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
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针对当前遭诟病较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次核心素养的框架也正式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关键词:
•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说: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
•“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核心素养与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kuò
]
•教授说:
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问题3:
核心素养如何评价?
•“最难的地方是评价。
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教育领域内依然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课程体系评价标准不明确,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等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通过各部门协同配合,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深层次的改革。
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正因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反映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其落实也就变得格外不易。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缺一不可。
•张卓玉督学建议:
“基层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在刚刚召开的“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指出了未来探索的方向:
•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框架基础上,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有四个维度:
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态度和责任。
各维度主要包含的各要素形成如下的学科素养体系。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所提出的关键指标是通过各学科教学都可以育成,也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因此高中物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实际上也都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例如:
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素养的概念,就不再是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所专有,这一概念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远超了语言学科的范畴。
•高中物理教育在“语言”素养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