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6953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ord下载.docx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考点三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理论观点:

教育是一种生物行动,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否认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考点四教育的基本形态

1.社会教育

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

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我们所说的主要是狭义的教育。

2.家庭教育

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考点五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1.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内容简单;

(3)受教育机会均等;

(4)教育的手段只限于言传身教。

2.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

夏代:

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商代:

学校最早出现。

“六艺”教育:

西周以后建立,由六门课程组成:

礼、乐、射、御、书、数。

私学: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以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四书”“五经”:

宋代以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特别是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八股文: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2)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的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比较关心大众,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

(3)古代埃及

最古老的学校:

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建于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查的最古老的学校。

教育特征: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4)古代希腊、罗马

7~12岁儿童可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

位比较低下的子弟,而贵族阶级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

古希腊的雅典教育:

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希腊的斯巴达:

教育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5)中世纪的欧洲

僧侣教育: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习方法是背诵。

骑士教育:

教育内容是效忠领主的品质和军事征战的本领。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统治阶级享有受教育的特权。

道统性:

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

专制性:

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

刻板性:

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主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4.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

5.近代社会的教育

变化的主要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考点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

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规律:

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考点七教育学的发展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代表作为《论语》。

儒家教育学思想:

第一,认为人先天的差别不大,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

第二,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

第三,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第四,重视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五,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墨家代表人物:

墨翟。

墨家教育学思想:

第一,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用技术的传习。

第二,获得知识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识。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

道家教育学思想:

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学著作——《学记》: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学记》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闻名。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

代表作为《理想国》,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

一是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二是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

三是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为《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所有的人(不包括奴隶)都应受同样的教育。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

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他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教育要适应自然,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它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卢梭:

卢梭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要遵循自然,即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的人。

洛克: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他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他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他还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应在家庭中实施。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讲授纲要》中第一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观点:

第一,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第二,他提出了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后来他的学生又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

第三,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特点。

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

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一,杜威主张教育应该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第二,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第三,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并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代表性著作: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通过长期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其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该著作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考点八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