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6802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高三历史文档格式.docx

路德的宗教观点,要理解它与天主教的说教有什么不同,从而进一步深化认识宗教改革的目的和实质。

3.对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影响,不仅要明确它对德意志的影响,还要理解它在整个宗教改革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

一、“九十五条论纲”

1.原因

⑴根本原因:

①的局面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主要原因:

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神权统治和②。

⑶主观原因:

③立志宗教改革。

⑷直接原因: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④。

2.发表:

1517年10月,马丁·

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⑤”。

3.影响:

揭开了欧洲⑥的序幕。

【拓展点拨】16世纪的德意志,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但是政治分裂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及其经济掠夺,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的发展。

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建立本民族的教会,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尤其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经济,希望建立适应自身要求的教会。

为适应时代需要,马丁·

路德以非凡勇气发表宗教改革宣言书“九十五条论纲”,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自我校对】①四分五裂;

②经济掠夺;

③马丁·

路德;

④赎罪券;

⑤九十五条论纲;

⑥宗教改革;

二、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义

⑴理论基础:

“①”。

⑵坚持《②》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③的。

2.宗教仪式

⑴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④。

⑵⑤也可以结婚生子。

3.世俗权力

⑴⑥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⑦并支配⑧。

⑵建立⑨的教会。

【拓展点拨】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要从教义和教会组织两方面去认识,注意与天主教学说的比较,从而认识其本质所在。

同时注意体会路德的宗教思想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

【自我校对】①因信称义;

②圣经;

③平等;

④宗教仪式;

⑤神职人员;

⑥国家权力;

⑦教权;

⑧教权;

⑨本民族;

三、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1.对德国

⑴引发了①领导的农民起义;

掀起了反对②的风潮。

⑵把《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③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④的发展。

⑶1555年,确立“⑤”的原则,取得合法地位。

2.对欧洲:

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⑥开辟了道路。

3.实质:

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一场政治运动。

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一是宗教改革掀起了反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出现了1524-1526年由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二是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三是引发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多次战争,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

四是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派----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

【自我校对】①闵采尔;

②罗马教廷;

③宗教改革;

④民族语言;

⑤教随国定;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

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⑴天主教会不仅控制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大肆在德意志搜刮掠夺财富,这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各阶层的不满。

⑵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天主教会对德国的政治控制,使得天主教会在德国有很大的影响力。

2.可能性

⑴16世纪初,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自由发展工商业。

⑵马丁·

路德深受人文主义影响,立志进行宗教改革。

二、马丁·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否定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德意志地区天主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2.否认了教皇的神权地位。

3.促进了本民族教会的建立。

路德宗教改革给德国带来了哪些社会影响?

l.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引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3.引发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多次战争,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

4.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同的基督教派——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

四、新教与天主教(旧教)的差异

(1)在经典方面,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而天主教则认为《圣经》只有通过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教徒的最高权威。

(2)在教义方面,新教不承认没有《圣经》根据的天主教传统教义——玛利亚、炼狱说,而天主教则主张玛利亚为天主教之母和炼狱之说;

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徒靠信仰与上帝直接交通,无须神父作中介;

新教主张要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永无谬误,开展革新,而天主教则要维护教皇绝对的传统权威和领导地位,保持原有的旧东西。

(3)在教规方面,新教无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灵活、开放,与各方面接触和对话;

而天主教则有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保守。

(4)在仪式方面:

①举行仪式时,新教教士在衣着装扮上不强调一律,比较自由,有的教派教士穿圣袍、戴圣带,有的教派教士只穿普通服装(西服、中山服和其他服装)就可以了;

而天主教主教则要戴神帽,身穿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

②祈祷时,新教使用地方语言,而天主教则在长期内只能使用拉丁语言,现在偶尔也使用地方语言;

③新教主张简化繁缛的宗教礼仪——7件圣事。

洗礼时,新教采用点水式或浸水式;

而天主教则采用注水式;

④新教主张主教、牧师都可以结婚,反对独身;

而天主教则规定,主教、神父都不能结婚,必须“守贞洁”,终身不娶。

(5)在节日方面,新教只过圣诞节和复活节;

而天主教则要过4大瞻礼——耶稣圣诞瞻礼、耶稣复活瞻礼、圣神降临瞻礼、圣母升天瞻礼。

(6)在教阶制方面,新教一般无教阶制,但少数派别如圣公会等保留有某些简化的教阶制;

而天主教则有教阶,主要分三个等级:

教皇、主教和神父。

(7)在组织方面,新教在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教会中心,教会组织是分散的,各自为教;

而天主教则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和统一的领导。

(8)在教堂式样方面,新教的教堂外部式样很一般化,内部装饰极为简单,台上只挂一个十字架;

而天主教的教堂外部呈古典式(罗马式或哥特式),内部布置得格外华丽和庄严,台上悬挂有圣母像,墙的两侧挂有耶稣受难像。

五、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

1)经济因素:

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

2)政治因素:

德国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为实现统一也需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

3)现实因素:

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德国成为“教皇的奶牛”。

4)思想因素:

人文主义的熏陶。

5)导火线:

“赎罪券”的兜售

【课堂达标与检测】

1.右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

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3.2019年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

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下列符合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5.马丁·

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

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

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

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

H.哈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课后作业】

1.马丁·

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

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3.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A.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

C.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

D.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

4.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A.新教与旧教矛盾消除

B.路德教派获得了合法地位

C.路德教派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基督教在德意志的地位下降

5.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

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

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6.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免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教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