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987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9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维生素B5的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

5、提高盐浓度可使DNA分子的熔点(Tm)升高。

6、Ribozyme是一种能水解核酸的蛋白质。

7、沿糖酵解途径逆行,可将丙酮酸、乳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8、高能化合物是指断裂高能键时,需要大量的能量。

9、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在氧化降解时才能产生乙酰CoA。

10、必需氨基酸是指蛋白质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1、每种酶只有一个Km值。

2、分离细菌质粒既可用凝胶电泳法也可用梯度离心法。

3、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的5’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

4、所有的辅酶或辅基都是维生素。

5、向含有磷酸戊糖途径氧化阶段的各种酶及辅酶因子溶液中加入C-6位被标记的葡萄糖分子,放射性标记最终出现在5-磷酸核酮糖的C-5位上。

6、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7、脂肪酸合成过程中所需的[H+]全部由NADPH提供。

8、氨基酸为氨基取代的羧酸,可直接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定量测定。

9、L-氨基酸氧化酶是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酶。

10、别嘌呤醇作为尿酸的类似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用于治疗痛风。

1、与肌红蛋白不同,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因此提高了它与氧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加了输氧的功能。

2、当溶液的pH等于某一可解离基团的pKa时,该基团一半被解离。

3、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4、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5、所有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前体。

6、肝脏果糖磷酸激酶(PFK)受F-2,6-BP的抑制。

7、测定酶活力时,底物浓度不必大于酶浓度。

8、异戊烯醇焦磷酸酯是合成固醇、固醇类激素、萜类等物质的活泼前体。

9、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起始物都是PRPP。

10、一般来说,在哺乳动物体内由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效率低于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

1、(蛋白质化学中)多肽链能否形成α-螺旋及螺旋是否稳定与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直接有关。

2、(蛋白质化学中)肽平面内与α碳原子形成的键可以任一角度自由旋转,形成稳定的蛋白质构象。

3、(蛋白质化学中)脂溶性维生素都不能作为辅酶参与代谢。

4、(蛋白质化学难)当[S]>

>

Km时,ν趋向于Vmax,此时只有通过增加[E]来增加ν。

()()

5、(核酸化学中)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6、(核酸化学中)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同时解决了因长时间饥饿而产生的氨毒害和对葡萄糖的需要。

7、(核酸化学中)核酸在pH3.5的缓冲液中电泳时,是从正极向负极运动的。

8、(核酸化学难)线粒体中也存在一定量的DNA。

9、(糖代谢难)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途径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10、(脂类代谢中)酮体的形成发生在肝脏的线粒体中。

1、(蛋白质化学易)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功能都是运输氧。

2、(蛋白质化学易)RNA分子可以发生热变性,并有增色效应。

3、(蛋白质化学难)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的机理是相似的,复性时都可以恢复原来的生物活性。

4、(维生素和辅酶易)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其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5、(生物能学及生物氧化易)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都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

6、(糖代谢中)如果将葡萄糖分子中的1,4两个碳位用标记,那么首先生成的具有放射活性的丙酮酸中,将全部被标记在甲基碳位上。

7、(糖代谢难)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可以转化为谷氨酸。

8、(脂类代谢易)脂肪酸的-氧化和-氧化都是从羧基端开始的。

9、(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分解代谢易)甘氨酸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物质的合成,如肌酸、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和血红素的合成都有甘氨酸的参与。

10、(核酸降解及核苷酸代谢易)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有中间产物氨甲酰磷酸的合成。

1、(酶化学易)在酶的催化反应中,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既可以起碱化作用,也可以起酸化作用。

2、(核酸化学易)核酸大分子因受热或酸碱作用而引起变性时,紫外吸收值降低,发生减色效应。

3、(核酸化学易)溶液的pH值与核酸的紫外吸收无关。

4、(核酸化学中)当溶液的pH等于某一可解离基团的pKa时,该基团一半被解离。

5、(核酸化学难)肽链的主链有1/3化学键不能旋转。

6、(生物能学及生物氧化易)一个特定的化学反应,只要ΔG′θ>

0,反应就不能自发进行。

7、(糖代谢中)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因而高浓度ATP可以加快磷酸果糖激酶催化F-6-P生成F-1,6-BP的速度。

8、(脂类代谢中)酰基载体蛋白(ACP)是饱和脂肪酸碳链延长过程中二碳单位的活化载体。

9、(脂类代谢中)乙醛酸循环作为三羧酸循环的补充,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10、(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分解代谢易)氨基甲酰磷酸既可合成尿素也可以合成嘌呤核苷酸。

1、(蛋白质化学易)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其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的可解离R基团。

2、(蛋白质化学易)在pH很高或很低的溶液中,氨基酸主要以非离子化形式出现。

3、(蛋白质化学难)脯氨酸不能参与α螺旋,它使α螺旋转弯。

在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多肽链中,每一个转弯处并不一定有脯氨酸,但是每个脯氨酸却产生一个转弯。

4、(酶化学中)别构酶动力学曲线的特点都是S形曲线。

5、(核酸化学易)酮式与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碱基在细胞中同时存在。

6、(生物能学及生物氧化易)脱氢酶的辅酶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7、(糖代谢中)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8、(糖代谢中)乙醛酸循环可使脂肪酸氧化的产物转化为糖。

9、(脂类代谢易)马拉松运动员腿肌只利用葡萄糖或糖原进行能量代谢。

10、(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分解代谢中)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1、(酶化学中)在酶的催化反应中,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既可以起碱化作用,也可以起酸化作用。

())

2、(核酸化学易)所谓肽单位就是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

3、(核酸化学中)在α-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绕一圈,并形成1个氢键。

4、(核酸化学中)两个核酸样品A和B,如果A的OD260/OD280大于B的OD260/OD280,那么A的纯度大于B的纯度。

5、(核酸化学中)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6、(核酸化学难)对任何一种生物而言,其碱基组成比例不因营养状况的改变而改变。

7、(生物能学及生物氧化易)当有电子阻断剂存在时,位于抑制点前方的传递体均处于还原状态,后面的传递体处于氧化状态。

8、(生物能学及生物氧化易)当ATP水解生成ADP时,反应的ΔG>

0。

9、(糖代谢难)杀鼠药氟乙酰辅酶A的毒性是由于其抑制了柠檬酸合酶,从而阻断了TCA循环。

10、(脂类代谢易)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时,需要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1、(蛋白质化学易)代谢物脱下的2摩尔氢原子经呼吸链氧化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都储存于高能化合物中。

2、(蛋白质化学易)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是根据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量而定。

3、(蛋白质化学中)断开胰岛素分子中的A链与B链间的两对二硫键后,其活性并不改变。

4、(蛋白质化学中)磷酸戊糖途径本身不涉及氧的参与,故该途径是一种无氧途径。

5、(酶化学易)用定位点突变方法得到缺失某一氨基酸残基突变体,这个突变的酶蛋白不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可以认为该缺失残基一定是酶结合底物的必需基团。

6、(酶化学难)同一种辅酶与酶蛋白之间可有共价和非共价两种不同类型的结合方式。

7、(核酸化学易)核酸的紫外吸收与溶液的pH有关。

8、(核酸化学中)类病毒是一类不含蛋白质的RNA病原体。

9、(维生素和辅酶易)所有的辅酶或辅基都是维生素。

10、(脂类代谢中)在草酰乙酸水平升高的情况下,脂肪合成的速度也升高。

二、填空题(15小题,共15分)

1、肽键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杂化体,因此肽键具有部分________的性质。

共振;

双键

2、核苷在核苷酶催化下,水解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在核苷磷酸化酶催化下核苷分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碱基,核糖,碱基,核糖-1-P

3、蛋白质在等电点pH时的溶解度________,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所以在________nm波长附近有一特征的吸收。

最小,280

4、写出参加酶活性中心出现频率最高的五种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组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

5、NADPH主要来自________,此外,当________由线粒体转移到细胞质中时也会产生NADPH。

磷酸戊糖途径;

乙酰CoA

6、在核酸结构研究中,1953年由Watson-Crick提出的________被认为是20世纪自然科学方面的重大突破之一,由此获得________诺贝尔奖。

1979年由Rich等人发现并提出了________模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62年生理医学;

Z-DNA

7、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________,可与视蛋白组成________,后者是维持________视觉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