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947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导入:

出示图片:

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提问:

图片中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介绍:

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

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

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目的:

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

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

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三、这是什么?

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猜一猜这是什么?

活动:

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

显微镜下的世界

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四、“白雾”从哪里来?

出示冰棍。

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

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

讨论:

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

是以学生们经常能够见得到的冰棍周围的白雾现象作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测。

从而引出要想知道自己猜测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论。

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

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

你的猜想正确吗?

讲讲你的理由。

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五、纸锅也能烧水吗?

六、你会提问题吗?

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

任务:

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请你把它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

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

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身边的动物

第一课常见的小动物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了解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讨动物作为人类朋友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和动物交朋友。

2.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重、难点:

喜欢和动物交朋友;

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虐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知道要保护珍稀动物。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课前准备:

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故事、谜语及和小动物的合影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游戏区:

谁是猜谜小能手?

师:

同学们,你家里都养了哪些小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身边的小动物。

(板书课题:

身边的小动物)

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是猜谜语高手,我们现在就进行猜谜语比赛,好不好?

请看大屏幕。

(1)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2)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3)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日里白天睡大觉。

(4)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真是十分骄傲。

(二)交流区:

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想带你们到动物王国去瞧一瞧,看看那里还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播放课件—动物王国欢迎您)

你喜欢哪种小动物?

能说说理由吗?

老师也喜欢小动物。

(板书:

喜欢动物)公鸡

1.不过我想先考一考大家,“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请大家猜一猜,老师喜欢的是什么?

(老师学“公鸡”叫)同学们可真聪明!

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公鸡吗?

那是因为公鸡是一种每天坚持早起的动物,它是人们的好帮手。

老师喜欢它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牛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

2.老师让你们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好吗?

(做头饰的戴上头饰,画图的、办手抄报的、拍照片的展示交流)

3.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小动物头饰、图片、照片、手抄报等资料展示给身边同学,互相欣赏。

(三)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各种动物的原因,相机说说书本中狗、猫、蝴蝶、蝉对人们的贡献。

(四)探究区:

认识身边的小动物。

狗、猫、蝴蝶、蝉对人们的贡大非常,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对人类有贡献的动物还有很多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1.蜜蜂能采集花粉酿蜜。

2.七星瓢虫是著名的害虫天敌。

3.蜻蜓能吃蚊子及其他有害的昆虫。

4.螳螂是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5.燕子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五)拓展区:

小小动物本领大。

这些动物朋友不仅很可爱,而且还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帮助。

小朋友们知道吗?

你们先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吧。

生:

小组讨论。

学生介绍:

生1:

我知道青蛙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他可以捉害虫。

生2:

我喜欢马,因为它可以为人们驮东西。

生3:

我还知道鸽子可以送信,啄木鸟是树木的医生。

生4:

我喜欢小狗,他可以陪我玩,还可以保护我们家……

相机学习书本上的动物。

一只啄木鸟一天可以吃虫1900只左右。

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捕到1000只左右的老鼠。

燕鸥喜欢吃蝗虫、草地螟等害虫。

以动物粪便为食物的屎壳郎。

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80只左右的害虫。

一只蟾蜍一年能吃11000只左右的害虫。

(六)爱护小动物。

老师这还有几组图片,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怎样与动物亲密接触的。

播放课件:

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

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大家看图片时特别开心,看到别人和动物那么亲密无间地在一起,你们羡慕吗?

你们也想跟动物在一起吗?

老师现在就满足你们的愿望。

今天,我还请到一位动物小客人。

它是谁呢?

请大家把眼睛闭上,我数到三大家睁大眼睛瞧瞧它是谁!

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动物——“小白兔”都放在讲台上,请愿意的同学上台摸一摸,喂小动物吃食,真切地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1)嗨,大家好!

我是小兔,多么可爱的小兔啊!

同学们快说一说你想怎样和它交朋友?

(2)师:

我们和小动物交朋友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哪些行为?

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自己和动物交往的经历吗?

你们又是怎样对待动物的呢?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3)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

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善待生命。

小动物们才愿意和我们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七)诵读拍手歌“我和动物交朋友”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多!

既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还懂得了如何爱护动物。

最后让我们和小兔一起诵读《爱护动物拍手歌》结束今天的课好吗?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有意义。

你拍二,我拍二,屋檐下面有燕儿。

你拍三,我拍三,海豚表演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青蛙田间捉虫子。

你拍五,我拍五,蜜蜂采蜜真辛苦。

你拍六,我拍六,天上百鸟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蜻蜓像架小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结束语:

同学们,大自然里到处都有跳跃的生命,让我们带着热情去行动,珍惜每一个美丽的生命,关爱和善待每个生灵吧!

有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地球才会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第二课探究技能:

观察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会描述观察所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2.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

3.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它?

5.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

6.做游戏:

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

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

7.用工具观察事物

8.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9.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10.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11.用放大镜观察课桌桌上的纹路。

12.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

13.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

14.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

15.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

16.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17.全班交流汇报。

18.观察四种茶叶

19.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

20.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

21.点拨:

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

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22.总结观察的方法

布置作业:

观察一粒大米。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

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

二、观察大米

  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

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

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三、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

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