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4008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文档格式.docx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

狭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第三,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是中介。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

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者之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

二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

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的客体;

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

他们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命题点三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与本体论意义的神创说密不可分。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受到局限,不能正确提出禾口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

能。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三)心理起源说

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着名的美国教育家孟禄。

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四)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认为,关于教育的起源,不可能在动物世界里寻找到,只能在人类社会中去探索。

根据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如下特点:

第一,这种原始的教育活动,已经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还谈不上有严密的计划性。

第二,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第三,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相应,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但教育内容贫乏。

第四,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传,二者相辅而行,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没有文字和书本。

第五,教育目的一致。

教育权利平等。

第六,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过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七,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第八,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场所、专门的组织形式。

第九,教育与原始宗教和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①古代社会的教育发展

②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礼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

第一,阶级性。

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道统性。

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第三,专制性。

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第四,刻板性。

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第五,象征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第六,宗教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特别重视和加强宗教神学精神和巫术思想的灌输。

(3)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两种形态。

①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教学法受到重视。

第四,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第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②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教育为维护劳动人民自身的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

第三,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①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②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命题点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社会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的、文化的基础i教育的运行和发展建立在这些社会基础之上。

(2)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根据。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一方面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人才培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

(3)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动因。

(4)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尺度。

教育效果如何,其最终评价尺度是社会,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否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是评价教育效果的主要标准。

(5)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归宿。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和谐发展,共同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影响和最终决定因素。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3)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4)科学技术的曰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

(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为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而且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3)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

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

人类的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