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1份,监理单位1份,铁程公司1份,业主单位1份。
广西桂林市西二环路道路建设工程
给水管道工程(K1+720~K9+800)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编制:
方云飞
复核:
王刚
中铁二局桂林西二环路项目部
二○一二年四月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桂林市西二环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期)(修改版)。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5.《埋地聚乙稀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
2004)。
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7.《埋地用聚乙稀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GB/T19472.1-2004。
8.《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2000。
9.《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
1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3091-2008。
11.《钢制管件》02S403。
12.《刚性接口给水承插式铸铁管道支墩》03S504。
13.《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
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2编制范围
《桂林市西二环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期)(修改版)K1+720~K9+800段里程范围内的给水管及附属工程。
二、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桂林市区中轴线西侧,总体呈“Z”字型走向,线路起始于规划福利路立交桥尾K1+720,自东向西延伸与阳江路交叉,沿阳江北路北延线向北后在规划的八里四路交叉口再转向西南,终点位于一合同段终点K9+800处。
线路所经地段多为水田、菜地、沟渠、水塘、原有乡村道路等,局部地段穿过村镇厂房和民房。
给水管线路走向具体见附图:
给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2.2气象条件
桂林市境内气候具有夏长冬暖、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偶有奇寒,气温北低南高、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清明节前后阴雨连绵的特点。
年均气温18°
~22°
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6~15°
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3~28°
C,年均降水量1600~2000mm,4~9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全年多南风和东北风。
2.3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
道路沿线地表水丰富,有大量水塘分布,桃花江及其支流共有三段穿过道路。
水塘为雨季储水,大部分旱季不干。
桃花江常年流水,水深一般为0.5~3.0m,雨季水位上涨1.5~3.0m,地表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经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粘性土层中的孔隙水,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地下水位、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动态不稳定,地下水年变化幅度1~2m,总体来说地下水位较高,沟槽开挖施工极为不利。
2.地质:
经钻探查明,场区内的岩土层要为杂填土、耕植土、淤泥、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成因的粘土、粉质粘土以及石炭系下统岩关阶页岩夹泥质灰岩、泥盆系上统融县组石灰岩。
2.4工程材料来源
石料场:
分布在灵川县境内,运距远。
砂料场:
主要分布在灵川县境内,运距远,价格高。
水泥、钢筋:
统一集中采购,并经符合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使用。
混凝土:
利用商品混凝土,在桂林市内购买。
给水管管材及钢制构件:
经招标采购,运抵工地现场。
2.5设计概要
给水管道:
给水干管管径为DN1200,东侧预留在与福利路立交设计范围衔接处,待立交实施的后再与北辰路给水干管相接,西至临桂县西城北路。
考虑到道路周边的发展,故在道路另外一侧布置给水配管,用于周边开发区域的用水,管径为DN200~DN300。
给水管道设置里程为K1+720~K9+800,各交叉口按周边规划预留支管。
当给水管道与箱涵交叉时,从箱涵下方通过。
给水管道与管涵交叉时,直接从管涵上通过。
与桥梁交叉时,给水管道从道路外侧的河流上游采用双管倒虹吸过河,配水管断开。
与排水管道交叉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从污水管道上方或者下方通过,当给水管道从污水管道下方通过时,与污水管道交叉点,前后4m范围内采用焊接钢管。
对于绿化喷淋,所有D159×
4.5、D219×
6过街管穿越绿化带时,预留DN100绿化喷淋接口,并且在隔离带断开处预埋DN100过路管,管顶覆土1.0m。
管沟回填:
给水管道管道外底至管顶以上0.3m范围回填粗砂,当给水管道位于车道上时,上部回填级配碎石至道路路床标高;
当给水管道位于人行道时,上部回填素土至人行道结构层底,回填时应先回填管道的两侧,分层夯实。
检查井、工作井:
检查井四周回填级配碎石,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检查井的位置可适当移动,移动距离应不大于2米。
为防止检查井破损,所有检查井均设置钢筋混凝土井圈,检查井盖座落在井圈之上。
DN1200输水管本不宜与配水管碰通,设计考虑到保证近期配水管的正常使用,本次设计配水管道均与DN1200输水主管碰通。
远期配水管应与其它给水系统连接,并且关闭与DN1200管联通处阀门,减少对输水管的影响。
2.6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名称
管道铺设(m)
挖基土方(m3)
人工挖基(m3)
回填碎石(m3)
回填砂(m3)
回填土(m3)
检查井(座)
给水管
17306
94055
10024
25720
44269
29053
307
合计
三、总体施工组织和部署
3.1进度安排
总体进度计划:
2012年3月31日开工,2012年11月31日完工,总工期8个月。
若征地拆迁滞后,计划工期相应顺延。
3.2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现行市政工程相关验收标准,质量合格,确保工程合格率100%,努力创优,实现精品工程。
3.3安全目标
遏制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一般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重大道路交通、火灾及爆炸事故,杜绝机械设备重大责任事故,无人身伤害事故,创建安全施工标准工地。
3.4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
根据总体进度目标,结合总体施组安排和业主节点工期安排,共设置四个作业队,负责管段内所有给水管道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具体分段里程为:
第一作业队施工K1+720~K6+500;
第二作业队施工K6+500~K7+900;
第三作业队施工K7+900~K8+900;
第四作业队施工K8+900~K9+800。
3.3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配置
根据进度目标,每个作业队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主要工种人员配置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1
管道安装工
人
24
2
操作司机
20
3
电焊工
6
4
电工
5
泥水工
30
其他普工
40
12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ZL40型装载机
1.0m3
台
PC110挖掘机
0.4m3
16T汽车吊
16T
振动压路机
18T
自卸汽车
5T
辆
8
交流电焊机
7
砂浆搅拌机
小型打夯机
1T
9
清水泵
ф150mm以内
10
柴油发电机
50KVA
四、施工方案、技术、工艺及方法
4.1施工总体方案
管道均采用明挖法埋设,管道沟槽采用机械放坡开挖、人工清底,汽车运土;
开挖遇到局部岩石采用履带式液压破碎机开挖;
管道基础为砂石的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方式将砂石送入基坑,人工整平、小型夯机夯实;
基础为混凝土的,支立模板浇注,捣固密实;
管道安装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安装、人工接管;
管道安装好后进行基坑分层回填,小型打夯机进行回填砂石压实,回填的砂石或级配碎石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
管道敷设在路堤填方内的,先填筑路基至设计管顶标高以上50cm处,碾压密实后再放坡开挖沟槽敷设管道,挖出土方视土工试验情况进行利用,挖出的沟槽土方若不符合规范要求、或与相邻填土段落为不同性质土类无法利用、或路基已成型不需要填土等应当弃至弃土场。
管道敷设在原地表以下的,沟槽视稳定状况对基坑进行支护;
有水时沟底一侧挖设集水沟和集水井,水泵抽水;
对沟槽较深、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土层内水渗流较严重的段落,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使用轻型井点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开挖后沟底设置集水沟。
过桃花江支流的管道,尽量选择在旱季施工,设置围堰措施后埋设。
支管、检查井及支墩、闸阀等构配件随主管安装同时进行施工,检查井采取放坡开挖,人工砌筑,小型夯机回填压实。
管道安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分段进行严密性试验。
对有压力的给水管进行水压试验,根据渗水量确定工程是否合格。
4.2施工工艺流程
4.3施工准备
1.现场调查:
施工作业前应当对附近管线进行调查,如有应当通知产权单位进行迁改。
如与道路交叉,应当先改路确保原有通行顺畅。
如需改渠则先改渠。
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管道、构筑物等情况。
核查采取开挖探坑进行,探坑设置在道路边线两侧,探坑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宽度为1米,深度以找到管线为准。
2.原材料、人员设备、技术准备:
材料供应商、劳务作业队已选定;
机械设备已就位;
线路导线点已布置和复测,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交底编制计划和任务已分配。
3.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需用水时,用水车装运至现场。
由于管线线路长,多数管段无法使用系统电,现场备50KW发电机2台发电。
4.管材及其他零星构件可放置堆码于已填筑好的路基上;
若场地未成形,应先碾压原地面铺垫碎石或铺设垫木形成材料堆放场地。
4.4测量放线
路基填筑或开挖达到管道埋设标高后的段落,按设计图纸规划的线路走向、埋深、检查井位置等,在地面放出管道的平面位置。
沿沟槽顶两侧,每隔20m测放一个水准点控制桩,并分别记录各水准点标高及计算沟槽开挖深度,以便在沟槽开挖时可随时控制。
沟槽开挖完成后,沿沟壁两侧每隔10m测设一个水准点控制桩,以便施工基础垫层时控制标高。
测量地面标高后计算沟槽开挖深度,再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13页要求,确定开挖放坡系数,然后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2第54页以及管道每侧设置20cm集水沟,确定沟槽开挖宽度。
4.5沟槽开挖和支护
4.4.1开挖范围
沟槽底开挖宽度按照设计要求结合规范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