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386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二、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

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生命需要呵护

1.生命的奥秘

2.珍爱我们的生命

3.善待自然万物

第二单元热爱生活

4.健康成长

5.拒绝诱惑

6.挑战自我

第三单元

我们爱和平

7.战争人类的灾难

8.和平之路

9.来自中国的声音

第四单元毕业之歌

10.成长的脚步

11.我们的祝福

12.明天会更好

第一单元生命需要呵护

第一课生命的奥秘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能力:

通过认识生命的独特和可贵,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知识:

知道人类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每个人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新闻回放:

2000年,一架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在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空时突然发生故障,前起落架不能放下,飞机无法正常降落机场.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近3个小时,机组人员在多次努力失败之后决定通知乘客作好逃生准备,从空中小姐忙碌的身影和有些紧张的语调中,机上的乘客们预感到了死亡的来临,有人号啕大哭,有人通过电话与家人永别,有人在写下最后的遗言„„最终飞机在油耗尽后进行迫降,也就是强行降落,在靠近地面的最后的一霎那,飞机擦着火花平安降落在了机场跑道上,惊魂未定的乘客走出机舱后与在此焦急守侯的亲人们纷纷抱头痛哭。

(可电脑滚动字幕再加上配音)

教师设问:

同学们,假设你当时就在这架飞机上,那么在经历了这一场生死劫难之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或者你最想对你的亲人和朋友们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生命是可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生命独特而可贵。

教师:

刚才我们谈到了生命是可贵的话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图片(或录像),(画面再配上轻音乐,时间约1分钟,内容是关于美丽的自然,可爱的生命方面的。

教师可以从以上画面中进行选择

二、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引导:

这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

在蔚蓝色的大海里,海豚在飞跃;一群大天鹅在蓝天展翅翱翔;草地上,长颈鹿正踱着悠闲的步子„„这个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美丽,充满了生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如何产生的吗?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可用“知识抢答”形式进行)

教师:

知道了最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从何而来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的内容。

第2课时

一、请学生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阅览人生”中《生命的感动》一文。

教师小结,引导:

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以极小的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既然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同学们你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独特呢?

自从地球上有了最早的生命,世界就变的如此美好.生命因自然而存在,自然因生命而美丽.自然界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各具特点,千姿百态的.同学们,回忆你的生活经历,回答老师的问题:

你见过两只完全相同的猫或狗吗或者你看见过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吗?

二、学生回答:

教师再展示一组图片(如形态,表情各异的狗或猫„„教师:

正如你找不到两只一模一样的狗(猫)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你同样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自然界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性。

教师引导:

动物,植物各具特点,人类也一样.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有趣的心理体验吧。

三、活动设计:

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你。

(活动内容详见教材“活动感受之活动二”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个体,不仅在外表上存在差异,就是内在的心理活动也完全不相同.从心理活动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活动结束后,教师小结,引导:

即使是同一个事物,我们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不是表明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呢其实不仅在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上人与人不一样,就是在其他的许多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

请学生填写教材第一—第五的个人资料表,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目的:

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既加深了同学间的认识,也让学生认识到了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教师小结:

从刚才的两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

生命是独特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有限的.看过著名作家杨朔写的散文《荔枝蜜》吗?

学生朗读(或播放录音)《荔枝蜜》片段,学生交流感受后,教师出示一组资料或数据(世界平均寿命,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所在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各类物种的寿命,如树,花,鸟等的寿命),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有限。

四、教师小结: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它的有限而短暂才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加可贵。

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

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简要小结全课: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生命是可贵的.记得有人说过: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吧!

第二课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能力:

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知识:

知道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了解珍爱自己生命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

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方式:

讲述一个生长在孤儿院里的男孩子的故事,让同学们续尾。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

院长望着男孩,说了什么?

二、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拔: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活动一:

议一议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

美国一小学发生火灾,一小学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结果,伙伴逃离,自己却葬身火海,而这位小学生不仅没有得到表扬,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而受到地方当局严厉处罚。

材料二: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自杀,自杀已成为人类的五大死因之一。

教师:

看了这则材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给三分钟时间自由讨论,结束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2课时

一、教师导入: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材料一中那位小学生的行为虽然高尚,但在火海中救人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结果无谓地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而材料二中的轻生行为根本不可取,是忽视自己生命的轻率行为,是懦夫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过渡:

既然生命是可贵而美丽的,那么我们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对待呢?

二、活动:

说一说

教师:

不同的人对待生命有不同的态度。

这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待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情景表演

1.小明得过且过

2.父亲抱着女儿跳楼

3.非典之后,更加热爱生活

4.小芳用画笔描绘并装扮温馨的家学生发表个人看法

(上述四个材料分别反映了对待生命的四种不同态度:

得过且过,轻率放弃、倍加珍惜、让她更美好),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填空内容。

三、小结:

生命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

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