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所谓“巨变的时代,不变的驭人之道”。
进而针对现今司空见惯的裁员、跳槽和人才流失等现象以及严重的“忠诚”问题的困惑提出了以古为鉴的解决办法。
从选人、用人和留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用人以人为本忠诚
【正文】:
一、以人为本
《三国演戏》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所描述的时代更是一个风云迭起,人才辈出的时代。
忠、义、情、武、略,真个是跌宕起伏,群龙乱舞,而小说始终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这个主题是什么呢?
黎叔一针见血的指出:
“是人才”。
且让我们从这部历史巨著中一窥先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三国时期的人才流动
《三国演义》第29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
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
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
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
正是这个“臣亦择君”;
造成了三国时代如现代所云的“人才流动”的生动局面。
诸葛亮:
“凤翱翔于千仞今,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张松、法正、孟达背刘璋而事刘备;
许攸、张郃、高览离袁绍而投曹操;
赵云弃公孙瓒而追随刘备;
徐庶别荆州而入新野。
贾诩三易其主,其他如甘宁归吴,王平投蜀等等,不论是静中等待,还是动中选择,抑或是被迫“跳槽”,均足以说明,三国时期的人才总还享有令人欣羡的很大程度上的流动的自由。
徐庶之于员工离职管理
徐庶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弃刘表而投刘备,实指望“共图王霸之业”,可惜曹操因为重视人才的价值,竟劫持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迫使徐庶来到许昌。
对徐庶来说,却是强扭的瓜不甜,“身在曹营心在汉”,此郁郁寡欢,一言不发,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更严重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徐庶本已识破庞统搞的“连环计”,也不向曹操道破。
于曹操的损失不可谓不大,于徐庶可说是毁其一生。
员工若真的想走,类似服务期约定也只可起一定的约束作用,真正想留人,还要深挖自身的问题。
而且世界之大,人之所需不一而类。
国外某些大公司在员工离职方面做的就比较好,如Bain公司就建有“旧雇员关系数据库”,麦肯锡则制有麦肯锡离职员工校友录。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离职的员工,意义重大。
再以曹操为例,若曹操真若下定决心杀关羽,在上万兵马面前,又怎会有过五关斩六将,若诚如此,那么曹操也将毙命于华容道。
可以说,在关羽这个员工的离职管理上,曹操做的是比较到位的。
三国时期的人才招聘:
人才可以流动,一方面可以使文臣武将们得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因为担心人才竞争,君主使出百般手段。
三国初期,董卓占洛阳之时,十八路诸侯并起。
一时间,人才迭出。
然而与当今类似,唯有目标明确,管理有序,制度严明,将士用命的企业才能真正留住人。
通用总裁韦尔奇说: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做到前三,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于是诸多诸侯消失于历史的舞台,留下了北魏、东吴、西蜀三大财团。
最早打出招聘广告的是曹操,谋刺董卓未遂,曹操回到老家“先发矫诏,驰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短时间内引进了乐进、李典、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荀彧、荀攸众人。
这里,采用的是公开招聘的方式。
随之“荀彧曰:
“某闻兖州有一贤士,……乃……姓程,名昱。
””“昱为荀彧曰:
“……公之乡人姓郭,名嘉。
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
””,又引进程昱、郭嘉,郭嘉荐刘晔,刘晔荐满宠、吕虔,满宠、吕虔共荐毛玠。
这真是拔萝卜,不拔不要紧,一拔一大把。
一时间,曹操所拥有的人才,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在三国同期排了第一。
这里,是通过熟人推荐的方式,程昱、郭嘉两人做为曹魏五大谋臣之其二,王辅之才自不待言,其余诸将,为曹魏,亦助力迥浅。
更不用说,通过熟人关系网推荐的,无论是融入整体,还是忠诚心,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这边你方唱罢,那边孙策登台,引朱治、吕范,携旧将程普、黄盖、韩当,逢旧友周瑜,瑜荐张昭、张纮,再收蒋钦、周泰,至此,东吴财团的人才班底已基本定下了。
轮到刘备了,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带着把子兄弟关张二人还有若干半调子的主管,今天逃亡到这,明天逃亡到那,好不凄惨。
怎么办才好呢,猎头!
对,刘备找到了猎头司马徽,水镜先生为刘备分析落魄的原因:
“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用人之人。
……伏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意思就是说张关赵的业务能力天下无出其右者,你这个董事长这么凄惨,都是因为少了一个得力的CEO。
当然,这时的猎头,也只是个半调子,刘备还得三顾茅庐,上门招聘,这才请出了不世出的诸葛孔明。
可以说,这次上门招聘已奠定了天下三分的人才底调。
二、如何用人
论三国武将之高低(绩效)
说到这里,这边三个财团招兵买马,其余势力也是上将如云。
都是人才,之间的高低又如何呢?
还以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为例,卓将华雄先后斩杀鲍忠祖茂潘凤,后关羽请命,主将袁绍问关为何人:
“公孙瓒曰:
“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
“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
“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
量一弓手,安敢乱言!
与我打出!
””。
这意思好比说:
都是民族产业老总,人家一个个有名的销售总监都拿人家外企没辙,就凭你一个小小的业务员,给我瞎胡闹什么,滚!
可是事实又怎样呢,销售总监做不了的事,业务员做到了,关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功了。
可是成功又如何,还是被袁绍喝退。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那些销售总监的能力与其所拿的工资不相称,说明那个时代没有明确的人才测评体系,说明那时的待遇过重看待资历而忽视了能力与业绩。
武将,无外乎武技、带兵、武德等几个方面,文官类似,以各个方面对内外多比照,高下不难分出。
为什么都强调“德”呢,袁绍四世三公,为何败实力远不如自己的曹操?
谋士分心,各为其主,各谋其主;
蔡瑁获罪,刘表因新娶其妹,不加罪之,后废长立幼,献地于曹。
倘若诸多诸侯对文官武将,多加比照,擢优使用,劣者罢免,又怎会屡屡上演蚍蜉撼大树的悲喜剧。
也难怪马基雅维利说:
“一切的美德出自君主”,这句话放到这里就是说只有英明的君主才会明查下属,量才而用。
也正是因为有了绩效优秀的团队,北魏、东吴、西蜀三大财团才能在风云起伏的乱世,并购中小势力,脱颖而出。
孔明之于人才继任(规划)`
说到绩效,那么三国时期综合素质最为杰出的莫过于诸葛孔明。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军事家,气死周瑜,屡败司马懿,引领蜀国创造了无数军事上的伟奇迹。
可惜对企业战略的资源约束缺乏认识,忽视人力资源的储备,忽视知识共享和创造。
蜀汉财团前期,销售、业务、市场有五虎上将,有魏延、严颜,行政、财务、战略规划有法正、费炜、伊籍、马良、马谡,可谓大将如云。
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战死或老死,使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至孔明病逝,可带兵之人,仅有马岱、魏延、姜维三人。
随后延反,死于马岱之手,蜀中空余姜维一人。
至此,全国的业务都要姜维一个人来运营,也就是说,他一个人兼了几个省的业务总监,难免顾此失彼。
后邓艾绕道攻成都,成都失陷,闻讯后,姜维云“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其实也怪不得后主,刀架在脖子上,由不得别人了。
这好比北京、上海等战略重地稳占市场份额大头,无奈全国其他市场日渐沦陷,在这样的总体局势下,西蜀财团被北魏财团成功并购。
倘若诸葛孔明早早的就做好了西蜀财团人才数据库,实时监测。
建立重要岗位人员结构图,对关键岗位建立预警机制,出现空缺,及时补上,也不至面对守剑阁还是守成都的两难选择,至有“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之言。
纵观大汉盛唐,每一个强大的势力,必然都拥有众多的人才,然风气云涌,谁能保持人才的稳定接替,谁才能笑傲风云。
孔明之于培训
还是诸葛孔明,胸负旷世之才,更有传世兵书《将苑》,如果能将以上种种编成培训教材,组织培训或者类似黄埔军校、西点军校,即便出不了多少几个元帅、五星上将,天下谁人敢言“蜀中无人”。
其中这也怪不了武侯,在我看来,古人似乎有种共同的认识,就是“人才都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怎样就怎样,后天再怎样都没用”。
可是关公读左传武略传天下、吕蒙读兵书使鲁肃刮目相看、张良得黄石公良籍成乱世名臣,这些典故明明由古流传至今,这就让我有些纳闷了。
还有,古文中每每良将登场,如三国演义中马超出场“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
。
”,又如赵云:
“看那少年:
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于是便开始了无敌的旅途,这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战场中的厮杀,军旅的磨练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关系,每个人在历史中的位置,一出厂就早已定下来。
殊不知,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技能有先天、后天之分,有些再学也学不来,有些东西却是要靠后天不懈的努力方能领会。
假若诸葛熟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建立西蜀军校,三五练武艺、二四练兵法、勤修苦练、兼具武德,何愁身后无人,社稷不保。
所以当今的企业,无论大小,都不敢在培训上不下足功夫,大企业往往都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如GE、HP,稍小点的也有比较完整的内外培训体系,每想到这里,怎能不为先人惋惜。
马谡之于彼得原理(培训、晋升)
既然有了“天降英才”的调子,那么满腹经纶的马谡走上不归路似乎也无可避免了。
作为历史上纸上谈兵的两个经典案例之一,马谡用自己的悲剧印证了一个原理的巨大意义所在,这个原理就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人因为比较胜任某方面的工作,所以被提升,但是因为其不具备新岗位所需的能力或者技能,不胜任该工作,但是碍于种种因素,不便于免职,就在这个岗位上耗着,让公司个人彼此为难。
拿到现代如是,不过拿到马谡身上,可就不是市场份额丢失那么简单了,丢掉的是自己的,还有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马谡其人:
马谡字幼常,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
于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刘备入川时,马谡跟随大军同行,史书云其长于战争理论、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但是缺乏实战经验。
街亭一战中,他担任先锋,不听取副将王平的建言,一意孤行,犯了兵家大忌,导致蜀军惨败。
由于他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得不将他处死以正军法,便有了“挥泪斩马谡”。
这里打个比方,某高才生毕业于名牌大学MBA,考无不优,理论无所不知,被某集团老总看中,聘为公司高管,由于缺乏商场经验,犯了商家大忌,导致巨额投资打了水漂,成本上升,市场丢失……电视里也常看到类似的镜头“某总,一下子让我负责那么大的公司,我心里没底”再切过某总的激昂的画面“没事,我看好你,相信自己,你一定行!
”。
然后是初出茅庐的新手,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丢盔弃甲……
对此,“中子杰克”说道“再没什么比对一个不胜任其岗位的人保持缄默更为冷酷的了。
”
由此可见管理者在晋升一个主管任职于一个他没有经验的职位时,应有一段实习期,或先任该岗位的副职,以积累对于该岗位的经验于认识。
当然,如果能引进案例分析、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