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47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docx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练习及讲解

小学语文句子归类综合练习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第一部分句子及其类型

一、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知识。

二、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

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

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

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

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

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

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

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

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三、【链接考题】

1、在括号里写出句子的类型

、生活在九十年代的小孩是多么幸福啊!

()

、鞋店里有各种各样的鞋。

()

、她今天为什么没有来上课呢?

()

、请不要大声说话!

()

、她生病了,不能参加跑步训练。

()

2、按要求改句子

、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

(改疑问句)

、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

(改感叹句)

、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啊!

(改陈述句)

第二部分扩句和缩句练习

一、扩句及其做题方法

1、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2、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老班长钓鱼。

(扩句)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

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

在什么地方?

怎样地钓鱼?

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3、扩句的注意事项:

①、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

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及其做题方法

1、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2、缩句的基本步骤:

①、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缩句)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

分析:

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3、缩句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三、【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

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

”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

”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四、过关冲刺

1、缩句

①、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

、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

2、扩句

①、妈妈买来了桔子。

、歌声打破了沉寂。

 

第三部分,句式变换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一)、“把”字句:

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

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注意事项,“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例如: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

(三)、【专项突破】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我们克服了这个困难。

2、大水冲走了八只大铁牛。

3、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4、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5、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1、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

2、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二)、例如:

他是一个好人。

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

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三)、【专项突破】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

“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

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

“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

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

“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 

2、老师告诉小明:

“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

“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

“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 

6、蔺相如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2:

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

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