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304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doc

1小鸟的家(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

提问:

鸟类是怎样筑巢的?

采集什么原料?

有什么功能?

怎样筑巢?

鸟巢是做什么用的?

它是什么形状的?

2、作画提示

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

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

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

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

⑶最后,将树林周围的环境再添加完整。

⑷鼓励儿童大胆选用颜色表现,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现。

⑸注意画面内容、形式的完整性。

3、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2椅子上的盆花(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认识和表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在椅子上放了一盆花,花将椅背遮挡了一部分,两者谁在前面?

2、提问:

当座位比写生物低时,我们只能看到椅子和花盆的哪些部位?

3、考虑花盆与椅子的关系,可以着手从盆花开始画,将椅背作为花盆的背景。

4、将椅子和盆花作为一体来画,因此不能将花盆画得过大。

5、涂色时要考虑色的对比关系。

先涂盆花的颜色,其他色以陪衬主体色好看来设计。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3餐厅(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记忆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

2、学习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说说与家人去过哪家餐厅,那里的环境是怎样布置的?

(桌椅是怎样摆放的,全家人如何围坐在餐桌周围。

餐厅里还有哪些陈设?

海鲜馆是什么样?

自助餐是什么样?

快餐馆是什么样?

火锅城是什么样?

咖啡厅是什么样?

屋顶和墙壁是什么样?

大门是什么样?

2、可以考虑从围坐的餐桌入手画。

餐桌的样式,爸爸坐在哪?

妈妈坐在哪?

把就餐人的座位和人先画出来。

3、也可以从餐桌起手画,画满餐桌上的食品,然后

添添画吃饭时人的各种情节。

如举杯祝贺,为对方夹菜…

4、添画周围环境。

根据画面空白处添画合适的内容,如酒楼、电视机、服务台、服务员等。

5、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4海底生活(2课时)

教学目的:

1、扩大知识画,了解海洋动物的有关知识。

2、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创设情境,表现一定情节,并构成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哪些动物生活在海洋里?

(鲸鱼、鲨鱼、海鳗、带鱼、黄鱼、海豚、海象等)

2、提问:

海洋里的动物如果生病了,需要怎样救(动手术、打针、输液、吃药等)

3、提问:

怎样表现医院的环境、设备?

(可以画护车、红十字、手术台、输液吊瓶等)

4、首先考虑表现什么内容。

如,为动物做手术,还是躺在病床上。

将主要表现的内容放在画面的主要位置上。

5、围绕主要内容添加其他动物。

动物要有大小变化。

6、添画必要的环境、设备,突出医院的特点。

7、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5画爸爸、妈妈(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关心和热爱家长的情感,养成爱他人的品格。

2、通过色彩的对比运用,认识色彩表现方法。

3、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说说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形象特征,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

(如发型、脸型、五官、服饰、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爱好等。

2、提问:

说说父亲或母亲肤色特点,以及他们的头发、胡子、衣服等方面的色彩感觉。

(回忆父、母亲的皮肤类型,头发的色彩倾向,以及常穿的衣服的总印象。

3、选择彩色纸,或在图画纸上平涂底色,干后使用。

4、选择与底纸产生对比的颜色勾画轮廓。

5、根据底纸的色彩选择适当的颜色在脸部着色,然后勾画五官和头发。

6、衣服的色彩要与背景色搭配,使画面既协调又美观。

7、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6唱卡拉OK(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2、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你和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过吗?

你在麦克风前唱过歌吗?

谈一谈你唱歌时的心情?

你能表演一下你在舞台上唱歌的情形吗?

2、提问:

描述一下麦克风什么样?

舞台上有灯光吗?

什么颜色的?

照在人身上、脸上什么样?

3、提问:

正面唱歌的人是什么样?

侧面唱歌的人什么样?

4、表现正面、侧面唱歌的人。

5、人物要充满画面、成组人要用遮挡关系表现。

6、想象舞台的五颜六色的灯光,表现出舞台的灯光效果。

7、表现出唱歌时投入的表情和愉快心情。

8、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7探寻大海的秘密(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好奇心,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研究工作。

2、依据间接知识进行视觉想象。

3、围绕主题构成画面,并能用色彩较完整地表现主题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表现海洋探险需要表现哪些方面内容?

(要画大海,要有科学考察船,船上有科学家和海员,海下有进行科学考察的人,海水里生活着各种鱼类、海底植物等。

2、提问:

怎样安排画面才能使主题突出?

3、首先可以考虑水平面在画面中的位置,然后将船画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上。

4、添画人物情节。

5、根据彩色底纸设计画面色彩。

6、添画细节,并调整画面色彩。

7、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8骑车(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并构成画面的能力。

2、培养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景色,并用色彩表现出来。

3、表现生活中经历过的有意境的画面。

4、表现出儿童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

会骑车吗?

能演示怎么骑车吗?

跟小朋友一起骑车去过哪里?

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说说你的自行车的颜色。

2、提问:

跟小朋友比赛过骑车吗?

说一说骑快了头发会怎么样?

说一说你骑车时的心情。

怎样用色彩画出快乐心情?

3、表现与小朋友一起骑车的经历,抓住骑车的动态。

怎样表现骑车的速度?

画出自己漂亮的自行车,并表现骑车的环境。

5、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9画面具(2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面具艺术。

2、学习水粉用具的使用。

3、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1、提问:

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通过图片欣赏,说一说有什么形状的面具?

观察面具的四周都有什么装饰?

你喜欢面具吗?

你能设计面具吗?

你要设计什么形状的面具?

如果给你的面具上色你想涂什么颜色?

2、可以画记忆中的面具,也可以自己设计不同形状的面具2~4个。

3、面具造型要夸张,有趣味。

4、可以用线把面具连起来。

5、涂色要大胆夸张,色彩要饱和。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0瓶花(2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色彩的美感,提高画色彩的兴趣和信心。

2、鼓励儿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学会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关系。

教学过程:

1、提问:

这组静物中有哪些物体?

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花纹、色彩。

花的形状是怎样的?

花与叶子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花和罐子是主体,罐子的形状中间部分大一些,两头略小一些,罐口为圆形,有厚度。

罐子上有一些几何形图案,花的形状很好看,有层次,颜色略有不同。

叶子较大较长,花和叶很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有前后,互相穿插,主要的几朵花很突出。

2、起稿:

用较深的颜色勾画轮廓,使主体物尽量充满画面,然后再画一些陪衬的物体。

可以根据画面需要,移动位置构图,达到突出主体、均衡美观的效果。

3、分析和感受色彩。

4、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1切开的果实(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精细观察的能力,了解和熟悉果实的内部结构,欣赏它的优美图形,激发创作兴趣。

2、培养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学习用色彩造型表现细节。

教学过程:

1、提问:

切开的水果,内部与外部的形有什么不同?

2、设计构图,组织画面。

在组织画面时,让儿童依据自己的感觉安排画面,表现出组合的美感。

3、感受和表现色彩。

(先分析果实的图形和色彩,用色彩直接描绘出图形,找出色彩的主要倾向,再分析它的色彩变化。

重复画相同的果实,着色时,也要有一些变化,使画面色彩更丰富。

把果实的内外部色彩大体涂好后,添加一些细节,使果实的图形更精彩、更生动。

4、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2城市风景(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关心和热爱周围生活的情感,欣赏城市建筑风情。

2、发现和选择认为美的景物,并用色彩表现。

3、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

1、提问:

面对眼前的景物,我们如何取景?

(首先要确定主景物,如一幢建筑,一件雕塑,或一座公园的大门。

将主景物放在画面的主要位置上。

2、提问:

怎样安排画面的主次关系?

(明确主景物不仅要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而且一般占用画面空间也比较大。

画面中的近景和远景一般都作为主景的陪衬。

在画面上要注意不喧宾夺主。

3、用色线直接勾画轮廓。

可以从主景物起手画。

4、画面色彩布局要考虑天空、建筑、地面三方面的色彩关系。

5、如果使用彩色纸,应考虑画面的哪一部分利用底纸颜色。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3脸谱设计(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民间传统艺术,了解脸谱艺术的创作规律。

2、造型目的:

提高装饰设计能力,创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学习运用黑白关系塑造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

1、欣赏脸谱艺术。

讨论:

A、见过什么样的脸谱?

脸谱是做什么用的?

B、说说看图中脸谱的感受。

表现了什么人物。

2、造型游戏。

3、设计脸谱。

请考虑设计一个山寨头领的形象表现威武、凶猛……

4、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1、本课适于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使用。

2、鼓励创造新形象,避免模仿旧的形象。

绘制不要求规则、合理。

第二课时

1、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品讲评。

14画少数民族(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生活,了解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形象特征。

2、新鲜的形象会引发浓厚的绘画兴趣,表现出更生动的生活感受。

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

1、介绍苗族的特征。

2、启发造型:

怎样把人物画生动?

选择能表现人物特征的角度,决定画半身还是全身。

观察人物服装和人物特征,如缠绕在头上的包头、宽大的衣服和好看的花边以及人物形象、动态的感觉。

用线勾画轮廓,在细致画好看的装饰。

3、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1、鼓励儿童表现自己的新鲜感受,力求生动。

2、用不同标准评定不同年龄儿童的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