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375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文档格式.docx

1、基本形态:

球菌

杆菌:

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螺旋菌

2、细菌大小:

显微测微尺

(二)细菌细胞结构

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毛、荚膜、芽孢。

1、基本结构

1)细胞壁:

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功能:

维持细胞外形;

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

鞭毛运动支点;

正常细胞分裂必需;

一定的屏障作用;

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

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革兰氏染色:

CristeinGram,1884发明(Koch实验室)

凡是不能被乙醇脱色,呈蓝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

凡是经乙醇脱色,呈复染剂颜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

结果不同主要是细胞壁组成及结构差异造成的。

(1) 

 

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

细胞壁构成:

一连续层,厚20-80nm

化学组成:

主要是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粘肽、胞壁质):

大分子复合体,许多亚单位交联而成。

是细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也是原核微生物特有成分(古生菌没有)

磷壁酸(垣酸):

G+特有成分。

(2)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例):

内壁层:

厚2-3nm,单(双)分子层,由肽聚糖构成。

与G+区别:

交联低;

DAP取代L-Lys;

肽桥。

外壁层:

内层:

脂蛋白层,以脂类部分与肽聚糖相连。

中层:

磷脂层。

外层:

脂多糖层,脂多糖为G-特有成分。

2)细胞膜

高度选择透性膜,物质运输;

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

重要代谢活动中心;

与壁、荚膜合成有关鞭毛着生点,供运动能量。

3)间体(中质体)

4)细胞核   

5)核糖体

6)细胞质及内含物

2、特殊结构

1)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

厚度不同,名称不同。

折光率低,负染法观察。

成分:

90%以上为水,余为多糖(肽)。

抵抗干燥;

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

堆积某些代谢废物;

贮存物。

2)鞭毛和菌毛

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

直径20-25nm,长超过菌体若干倍。

电镜或特殊染色法观察,悬滴法观察运动。

化学成分:

主要是蛋白质。

菌毛:

许多G-尤其是肠道菌,表面有比鞭毛更细,数目多,短直硬的丝状体。

3)芽孢

某些菌生长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是对不良有抗性的休眠体。

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芽孢有极强的抗热、辐射、化学药物和静水压的能力,休眠力惊人。

3、细菌的繁殖方式与过程

繁殖方式:

裂殖为主,少数有性接合。

菌落形态:

菌落colony:

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边缘、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颜色等等。

二、放线菌

(一)形态与结构:

由菌丝构成,直径0.2-1.2um,无横隔,仍是单细胞。

菌丝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二)繁殖

以无性孢子为主,菌丝断裂片段也可繁殖成新菌体。

孢子形成方式:

横隔分裂、孢囊孢子

(三)代表属及常见菌

1、链霉菌属:

90%抗生素,菌丝发育良好。

如龟裂链霉菌,灰色链霉菌

2、小单孢菌属

3、诺卡氏菌

4、放线菌属:

只有基内菌丝,不形成孢子,厌氧。

5、链孢囊菌属:

形成孢子囊,孢囊孢子。

三、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

(一)立克次氏体:

介于细菌、病毒之间,专性真核活细胞内寄生,不能人工培养。

不滤过,直径0.3-0.6um,存在与寄主细胞质和核中。

细胞球状或杆状,不运动。

G-,膜疏松,酶系统不完全,不完整的产能代谢,抵抗性差。

(二)支原体:

介于细菌、立克次氏体之间。

不具细胞壁,细胞膜含甾醇类。

G-,直径0.2-0.25um,可滤过。

已知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型生物。

可人工培养,营养要求苛刻,油煎蛋菌落。

(三)衣原体:

介于立克次氏体、病毒之间。

可滤过,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G-,"

能量寄生物"

(四)蓝细菌:

含叶绿素,进行放氧型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由于抵抗力和固氮能力,可在贫瘠沙滩荒岩上生长,称为"

先锋生物"

四、酵母菌

(一)形态大小

单细胞,无鞭毛。

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球、卵、圆桶形。

大小在1-5umX5-30um之间。

(二)细胞结构

1、细胞壁:

厚0.1-0.3um,三层,由酵母纤维素组成(甘露聚糖、葡聚糖、蛋白、类脂)。

用蜗牛酶(heliase)破坏壁来制备原生质体。

2、细胞膜:

与原核基本相同,但含甾醇(麦角固醇)。

由于有细胞器分化,功能不及细菌多,主要是调节渗透压、吸收营养、分泌代谢物等

3、细胞质及内含物

4、细胞核:

真核:

双层单位膜,大量核孔,可见染色体,一个或几个核仁,核膜外有中心体。

5、线粒体:

含有一环状DNA。

呼吸酶系载体

6、核糖体:

细胞质中80S,线粒体70S。

(三)菌落特征:

与细菌相似,但大且厚。

(四)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1、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1)芽殖:

最普遍方式(过程)

  

(2)裂殖:

少数(裂殖酵母)

  (3)无性孢子:

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

  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过程:

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3)形成孢子条件

  营养充足强壮幼龄细胞;

适当温、湿度(25-30,80%);

空气要流通;

适当的生孢子培养基。

2、生活史

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有一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

酵母菌有三种类型:

单倍体型:

八孢裂殖酵母

双倍体型:

路德类酵母

世代交替型:

酿酒酵母

五、霉菌

丝状真菌统称。

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一)形态和构造

营养体由菌丝构成,直径3-10um,菌丝再形成菌丝体。

菌丝:

无隔,多核单细胞,低等真菌;

有隔,多细胞,高等真菌。

菌丝体:

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

气生菌丝,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

(特化形式)

(二)繁殖与生活史

1、繁殖

1)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

内生孢子,毛、根、犁头霉

分生孢子:

外生孢子,最普遍

节孢子:

粉孢子,菌丝断裂形成

厚垣孢子:

真菌休眠体

2)有性孢子

卵孢子:

配子囊(雄器、藏卵器)

接合孢子:

同宗、异宗配合

子囊孢子:

形态多样。

子实体、子囊果

担孢子:

担子菌特征

2、生活史

霉菌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最后又形成同一种孢子为止。

(三)菌落:

疏松,绒毛状、絮状、蛛网状。

(四)分类

  过去依据菌丝体及有性繁殖特征分为三纲一类,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

(五)常见常用霉菌

六、病毒

  非细胞型生物,有区别于细胞型特征:

  1、形体十分微小,滤过,电镜可见;

  2、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组成,且一种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宿主专一性,无独立代谢酶系,依赖宿主自身复制;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概念:

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根据宿主不同,可把病毒分为几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等。

(一)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1、大小:

nm,多在100nm左右。

 2、病毒粒子(病毒颗粒)

  成分:

核酸--核心核衣壳

    蛋白--衣壳

     包膜(类脂或脂蛋白)

 病毒粒子对称体制:

螺旋对称(TMV)

    廿面体对称(腺病毒)

  功能:

核酸:

遗传物质基础

    蛋白:

构成外壳,保护病毒免受核酸酶及其它因子破坏;

决定感染特异性;

决定抗原性。

 3、噬菌体:

多为蝌蚪状,结构模式图。

头部为廿面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称。

 4、群体形态:

病毒包涵体、噬菌斑

(二)繁殖(烈性噬菌体为例)

 1、吸附:

分两阶段。

感染复数m.o.i

 2、侵入:

头部DNA通过尾管注入至细胞中,外壳留在胞外。

自外裂解

 3、增殖:

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双链DNA噬菌体三阶段转录:

 4、成熟(装配):

潜伏期

 5、裂解(释放):

裂解期

一步生长曲线:

裂解量:

每个被感染的细菌释放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1、烈性噬菌体:

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敏感细菌。

 2、温和性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结合,随宿主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四)噬菌体分离检查与防治

1、分离检查(效价测定)

  证实有噬菌体存在的依据:

宿主特异性;

噬菌斑、液体培养变清等。

    1、双层平板法

    2、单层平板法

    3、玻片快速法

    效价(titre),噬菌斑形成单位(pfu)

2、防治措施

    1、消灭phage,杜绝其依赖生存条件。

    2、选育和使用抗phage菌株。

    3、菌种轮换使用。

    4、药物防治:

加入某些金属螯合剂、表面活性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