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305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文档格式.docx

互助学生所在班班主任对学生变化的评价。

互助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谈话,至少每星期交谈一次,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1990年魏书生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要给互助学生买10元钱的文具礼物,赠送给学生,由学校报销,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心他,老师在感情上和他很亲近。

魏书生认为,后进生读书几年,长期后进,他们显然不缺少批评,不缺少指责,经常得到的是冷落,很少得到赠与与奖励,这时,我们赠他一点纪念品,不是雪中送炭吗?

魏书生带头实践,果然,这样的做法使很多学生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行为转变很快。

有一个叫张军的学生以前被指定为魏书生的协助对象。

绩是最低的。

魏书生了解到张军的具体情况后,先赠给他一个日记本,魏书生在日记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赠张军同学:

坚定信心,多做实事,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你的班主任。

”平时还引导他发现学习的乐趣,先品尝学会一个字、一个英语单词、一个公式的乐趣,然后将一堂课又一堂课的“陪坐时间”具体为一个字、一个单词的落实计划,施加一个快乐的意念:

我是在享受超越自我的乐趣,我是在享受完成计划、做实事的乐趣。

当快乐地做实事的时候,别的忧虑、烦恼、拖拉的情绪等都先往后靠靠,待做完实事再说。

总用这样的心态引导自己,时间长了,快乐地做实事的脑细胞就兴奋起来了,逐渐就形成一个牢固的兴奋中心了,那忧虑、烦恼、懒散的脑细胞就逐渐淡化了。

魏书生还请张军经常再现自己读书以来最辉煌的时间,鼓励他上进,培养他学习的自信心。

在此基础上,魏书生引导张军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和一周学习计划,又指导他写了《奋斗10天,无悔无憾》的日记,让离月考还有10天时间的张军充满了超过倒数第二名李健同学的信心。

张军同学后来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互助组的建立,密切了师生的感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让后进学生对老师和学校充满了热爱。

二、让后进生写犯错误说明书

学生免不了要犯错误。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当然要想办法协助他们纠正,魏书生常用的一种纠正方法是请学生写犯错误说明书。

这个方法是魏书生摸索出来的。

刚教书的时候,魏书生让学生写过检讨书,他看到这些检讨书往往千篇一律:

“我犯了一个大错误……,给别人,给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如此云云。

他觉得这样写,浮皮潦草,不能触及学生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于是提出写犯错误心理活动说明书。

他要求学生在说明书中基本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两种思想在争论。

第一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怎么争论;

第二张照片,边犯错误,两种思想边怎样交战;

第三张照片,犯错误之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

魏书生的班级上自习课是不允许说话的。

但有位后转到班级的同学不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总不由自主地询问左右隔壁,一出声就被班长发现了,班长走到他面前,也不说话,仅仅伸出五个指头示意,他一看便明白了,意思是500字的说明书,写吧:

“今天自习课,我做物理习题时,遇到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来解法,便想:

向同桌请教吧!

这时好思想提醒我:

不行,这个班自习课不说话,不让出声问问题。

坏思想说:

不要紧,老师不在,干部又没注意,小点声不就行了吗!

好思想干着急也管不住坏毛病。

“坏毛病果然指挥我张开嘴巴,悄悄打听同桌这道题怎么做。

同桌开头不愿理我,好思想趁机说:

停止吧!

别问了!

坏毛病不甘心,缠着同桌弄得人家不好意思,只好用笔给我写怎样解,我又看不懂,就又问。

这时好思想说:

算了吧,别问了,下课再说吧,再不停止老师来了,班长该注意咱了。

可坏毛病正在劲头上,哪里停得住,说:

不要紧,再问一问,问题就快弄清了。

“正在这时,我的行为被班长发现了,他走过来,向我伸出5个手指头,好思想一看就明白了,这是让写500字的说明书,便说:

看看,上课说话,干扰同学自习,你问的那位同学学习计划被打乱了,自己还受到了惩罚。

坏毛病说:

有什么办法,这次挨罚就挨罚吧,下次不再问就是了。

写到这儿还不够500字,怎么办?

便进一步分析了自己的坏毛病是在什么时候、怎样一个环境中形成的。

人的错误像隔年拨的草,拨得不彻底还会长出来,特别是自习说话这类小毛病,要好长时间才能治好。

不长时间,这位同学又不由自主地在自习课上问别人英语题,被班长发现,五指一伸,又是500字。

写吧!

这样写过几次之后,他的好思想便越来越强,坏毛病在灵魂深处的地盘越缩越小,直至后来被好思想控制住,改正了这个毛病。

后来,这位同学升了大学,来看魏书生,说:

“老师,幸亏我总写说明书,不但改正了自习爱说话的毛病,还提升了作文水平。

魏书生告诉学生,写说明书一定要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

写说明书不一定非要说自己有错误,如果为自己做的有理、做的准确,那就完全能够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辩护律师,说明自己这样做的根据和对己对人的益处。

魏书生的办法确实很有效,通过写犯错误说明书,很多学生不但提升了理解水平、改掉了坏习惯,还训练了语言和思维。

三、引导后进生写心理病历

有些学生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

对这种情况,魏书生就采取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心理病历。

心理病历包括五部分内容:

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

多年来,魏书生尽量不让学生制订不能实现的目标,不让学生品尝自食其言的滋味。

他认为,一个人自食其言,常常是自食其信心,自食其勇气,时间长了,他就会成为一个自卑感深重的人,对自己会失去信心。

有一个学生喜欢骂人,魏书生就让他写心理病历,为了让学生达到目标,避免自食其言,魏书生就分五个疗程治疗,从而让学生一步步达标。

第一个疗程:

调动一切手段,使自己从现在起,坚持到天黑,一天不骂人。

第二个疗程:

有了一天不骂人的基础,你就有水平达到三天不骂人。

这个学生果然取得了前两个疗程的成功,三天没有骂人。

于是,魏书生又引导他确定第三疗程——一周不骂人的方法,成功之后,确定第四疗程——一个月不骂人的方法。

最后,第五疗程,达到了一个学期不骂人。

这个学生品尝到了写心理病历的欢乐,品尝到了战胜自我的欢乐,品尝到了自我解放的欢乐,很快改掉了动辄骂人的坏毛病。

魏书生让学生写心理病历,有时是在个别学生犯错误之后,发现他心理上有问题,便引导他写。

有时也面对全班同学在本年龄段的共同心理弱点让每个人都写。

例如拖拉病,这是一些年龄段的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存有的,需要让每个人都写。

又如“过早成熟症”,有很多同学自以为成熟,自以为现代,自以为潇洒,自以为深沉,实际还很片面、很幼稚,便听不进老一辈的劝告。

这个病或多或少也存有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中,让学生集体写心理病历之后,发病就会轻些。

再如“苛求朋友证”,很多中学生渴望交朋友,但对朋友二字理解得较狭隘,或哥们义气才够朋友,或形影不离才够朋友,或同仇敌忾才够朋友,朋友便只能求同,不能存异,朋友便不能和自己不合的人表示和谐,这样苛求朋友的结果是容易失去朋友,产生苦恼。

一些苛求朋友的同学在魏书生的协助下写了病历,实行治疗后,明白了朋友的广泛性,朋友的多样性,朋友的阶段性,朋友的独立性。

感觉朋友多了,人生之路就开阔了。

学生犯了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让他们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

四、迟到了就唱歌

有的学生课间活动兴高采烈,忘乎所以,课前三分钟铃声没听到,见操场上没人了才突然醒悟往回跑。

别说跑,就是飞到教室也迟到了,同学们已上课了。

这么小的错误,写说明书或做好事,似乎都有点像咳嗽两声就扎针输液似的,纠正过度了点。

可又不能说这不是错误,怎么办?

魏书生便在班级规定,像犯这类很小又没有深刻思想动机的错误便给大家唱一支歌。

什么时候唱?

当然不一定马上就唱。

大家都上课了,再唱歌不干扰大家上课吗?

上课迟到了,由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学记下来,待到下午活动课前,或自习课前,需要调节一下空气,活跃一下气氛时,便请“账本”上迟到的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演唱。

这些同学会不会因为不受惩罚仅仅唱歌,感觉太轻松了,于是下次还故意迟到呢?

不会的。

他站在前面唱歌,虽然没有压力,没有羞辱感,但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产生荣耀感、自豪感,他不会忘记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站到那个位置上去唱歌的。

再说,万一有的学生嫌这种纠正措施太轻,而故意再迟到,再犯错误的话,那时再采取别的措施也不迟。

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调节了班级的气氛。

五、犯了小错就让做好事

学生犯了不大不小的错误,魏书生便让他们做一件好事。

他认为,做好事也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

魏书生的班规班法有规定:

如果当天检查作业,昨天的作业没完成,就要擦一个窗户的两层玻璃,共24块玻璃,10扇窗户框。

又例如忘了带桌罩,除了回家去取之外,还要到水房为班级打一桶水。

早自习如果迟到了就要扫操场30分钟……学生普遍较欢迎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

魏书生有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人犯错误的时候,心里都有过斗争,做还是不做呢?

话是说还是不说呢?

这个仗打还是不打呢?

作业完成还是不完成呢?

公物是爱护还是破坏呢?

对别人协助还是拆台呢?

……斗争之后,脑子里对自己不负责的那一方,自私的那一方,狭隘的那一方,懒惰、拖拉的那一方获胜了,于是指挥着自己犯了错误,这如同在心灵的原野上,涌出一股浊流,污染了一部分心灵。

这时一般人都有一种忏悔感,一种负疚感,一种痛苦感,有的还有恐惧感,但眼见浊流污染心田又想不出办法控制。

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一般都是积极、昂扬、上进、助人、善良、真诚、勤奋、果断的那一方脑细胞指挥自己行动。

这便如同心灵的原野上涌出一股清清的泉水,这清水便可冲刷受污染的那片心田。

使人重新恢复自尊、自信、自豪,重新感觉踏实、安全、幸福、快乐。

让学生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作用,也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

六、选举“闲话能手”专治说闲话的人

班上有学生喜欢说闲话或者传闲话,影响班风学风,怎么办,魏书生就选举“闲话能手”专治说闲话的人,每周安排一个人负责。

星期六快放学了,负责本周选举闲话最多的人的同学就问:

“同学们请注意,大家表决一下,本周说闲话大王,有没有必要选?

”多数人要选就选,很快便有了结果。

有一次。

有个后进同学得了20多票,受到震动,下决心改变自己,咬紧牙关,埋头写一星期作业,第二周选举时他一票没有,他的努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他竟然激动得热泪盈眶。

个别时候,某些同学也可能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明明闲话很多,还自我感觉良好,一旦得票多了,感觉他承受不了,魏书生就跟学生谈心,引导他有勇气面对现代社会、民主社会、信息社会的现实。

他说,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不能只顾自我感觉,更多地还应面向社会、面向他人推销自我,倘若社会、他人持否定态度,那就要想方设法改变自我,以适合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选举的内容也不但限于选举说闲话的人,凡是危害集体的带有普遍性、流行性的错误苗头都能够选。

如一届新生刚入学,有的同学爱背后议论人的缺点,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