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勘报告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8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勘报告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勘报告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勘报告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工勘报告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工勘报告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勘报告改.docx

《工勘报告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勘报告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勘报告改.docx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场地位置

拟建场地位于昭通市昭通市北部新区朱提大道东南侧,登云路东北侧拟建北部。

北部新洲小区地域内,在朱提大道与登云路交汇处的东南部,交通较为便利。

1.1.2工程概况

昭通市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昭通市北部新区朱提大道东南侧,登云路东北侧拟建北部新洲小区及水体公园。

本住宅小区建筑物最低层高为3层、最高为10层,低层、多层、高层均有,拟建用地面积157212.1ι√,拟低层和多层采用浅基础、框架结构;高层采用深基础、框架结构,属建筑群,多层含2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高层含1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

勘察场地拟建物为群楼,设计楼层最低为3层,最高为10层,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2001-2001)勘察规范划分为乙级;根据场地的建筑面积及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破坏和影响的后果,本次勘察工程重要性等级:

二级;根据本场地的钻探资料及场地50m范围内的地质测绘,地基复杂程度:

二级;场地复杂程度:

二级。

1.2勘察目的、任务与技术标准

受昭通市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云南省曲靖市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

勘察目的和任务如下:

(1)查明场地内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的分布和均匀性,以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判定饱和砂土、粉土的地震液化,分析预测场地地震效应;

(4)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5)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提供满足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建议;

(6)提供地基承载力、强度与变形参数,桩的侧阻力、端阻力以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7)对不良地质现象提出治理意见,并提供所需计算参数;

工程勘察施工及报告编制过程,执行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19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3勘察工作方法

本次勘察采用综合勘察的方法:

野外勘探工作主要以钻探为主;现场原位测试有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孔地脉动测试、钻孔声波测试;室内试验有常规土工试验、三轴剪切试验、高压固结试验、水质分析。

1.3.1勘察工作的布置与实施

依据甲方提供的平面规划图,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8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8),钻孔沿建物周边及角点布置,共布置勘探孔436个,其中高层(9层、10层)建筑297个钻孔,其中控制性孔99个,静力触探孔66个,一般性钻孔132个;一般性钻孔和静力触探孔孔深30.0m,控制性钻孔孔深35.0~50m;多层建筑(6+1)层建筑88个钻孔,控制性孔30个,一般性钻孔59个;一般性钻孔孔深20.0m,控制性钻孔孔深25.0m,水体公园共布置51个钻孔,孔深l(M5m,本次报告为一期工程,(勘探点的布置见附图01)。

1.3.2高程系统说明

勘探点定位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图为准,采用图中图根点放样,为昭通市城建坐标系统;高程以图中就近稳定的图根点(C-219)为引测点,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采用2〃精度的日产全占仪引测。

1.3.3勘察施工中的主要设备及技术要求

工程钻探施工采用XU-150型液压回旋钻进岩芯取样钻机,施工过程采用非连续取芯钻进,开孔孔径φ130mm,终孔孔径φ110mm,回次进尺严格控制小于2.00米,孔深累计测量误差W±5cm;钻探记录真实及时,并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班报表、岩芯牌。

原状土样采用薄壁敞口取土器在钻孔中用锤击压入法采取。

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0.4.2和10.5.3条规定执行;地脉动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仪器为XG-1悬挂式波速测井仪及其配套的三分量检波器。

1.3.4室内土工试验方法说明

土工实验样品由“昭通市兴泽岩土测试有限公司”土工实验室承担。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土工试验方法标准XGB/T50123-99)要求。

1.3.5勘察完成的工作量

我单位于2010年8月9日进入场区开展外业钻探工作,于2010年10月20日完成部分野外施工。

本次勘察共布设钻孔436个,由于建筑物的影响,一部分钻孔未能施工,现阶段的一期工程报告主要块段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本次的工作量见下表:

实际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表1

序号

项 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备注

1

钻探

米/孔

6902./259

2

取原状样

24

3

取扰动样

6

4

标准贯入试验

49

5

静力触探试验

78

6

地脉动

4

7

剪切波速试验

3

8

勘探点测量

259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2.1.1区域地形地貌

勘察区域位于滇东高原与黔西高原分界处,属于高原地形。

在区域地貌上,主要受构造、侵蚀、剥蚀及堆积作用等控制,根据成因与形态结合的原则,可分为1、构造侵蚀地貌,2、构造侵蚀溶蚀地貌,3、侵蚀剥蚀地貌,4、岩溶地貌,5、构造溶蚀地貌,6、冲、湖堆积地貌。

昭通盆地为南北向椭圆形,四周均有构造溶蚀、侵蚀剥蚀低高山存在。

2.1.2场地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昭通城区北东,朱提大道旁。

属冲湖积地貌,地形平坦开阔,最高点高程1958.3m,最低点高程1951.4m,场区内最大相对高差6.9米。

2.2地质构造

2.2.1区域地质构造

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I)滇东台皱带(L),滇东北台皱束(V),区域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不甚发育。

区域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由北东向构造系、南北向构造系、北西向构造系及莲峰弧形构造系四大构造系组成。

2.2.2场地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在勘察深度内全部为第四系土层及第三系地层组成,未发现断层穿过。

2.3场地地层及分布特征

在钻探揭露深度内,根据钻探岩心及区域地质资料,构成场地的地层由第四系与第三系组成,第一大层为第四系(Qral"①层耕土;第二大层为冲洪积层(qim):

②圆砾;第三大层为第四系湖积层(N】)③粘土,④粘土,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耕植土①:

褐灰色,物质成份为粉质粘土,稍湿,疏松,含植物根系。

层厚0.40〜1.10m,平均厚0.56m,层顶为地表,全场地有分布。

圆砾②:

浅灰色,饱和,稍密状态。

砾石成分为强风化砂岩、灰岩,粒径0.20〜2.00cm,含量50〜60%,呈次棱角状和亚圆状,粘性土和砾砂冲填,局部含少量卵石、漂石。

层厚0.50〜2.90m,平均厚1.39m,层顶埋深0.30〜1.60m,场地大部有分布。

粘土③:

褐黄色,灰白色,深灰色,稍湿,可局状态。

含少量角砾,含量约为5〜10%。

层厚0.90〜5.30m,层顶埋深0.30〜6.00mo

粘土④:

浅灰色,深灰色,稍湿,可塑状态,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顶面局部可见少量白色贝壳碎屑。

层厚大于是11.50m,平均揭露厚度20.87m,层顶埋深2.30〜9.60m,全场地连续分布。

2.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4.1岩性组合与富水性的划分

该场地地层表现为明显的一元结构,为第四系圆砾、粘性土和第三系粘性土组成。

表层的耕植土、圆砾,结构松散,孔隙较大,透水性较强,圆砾为主要含水层,赋水性中等;下部第四系粘土及第三系粘性土赋水性较弱,透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

2.4.2地下水位及类型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地层为第四系、第三系粘土层。

本阶段钻孔大部分为干孔。

地下水埋深较深。

2.4.3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

该场地地形平坦,有一小河流由北向南从场地穿过,其源头为警门水库,雨季流量较大,旱季流量较小,为场地的主要补给水源。

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和沟渠补给以及地层互补。

地表水顺地势经沟渠向场地外排泄,地下水的迳流运移条件不明显。

2.4.4地下水活动对工程地质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对基坑、孔桩开挖影响较小。

对基坑主要为地表水的渗入浸泡,使圆砾、粘土易于坍塌,而粘性土的力学强度急剧下降,工程性能降低,进而发生基坑边坡崩塌,基坑被水浸泡后,坑底易形成浮泥,影响施工;对孔桩主要为降低桩侧、桩端摩阻力,影响成桩质量。

2.4.5水文地质参数

(1)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中表G.0.1划分该建筑场地环境类别为II类。

据场地内所取ZK54、ZK68两件水样的简分析资料,综合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如下:

a、 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

SO42'含量:

130〜405.1mg∕L,Mg2+含量:

19.55〜23.28mg∕L,NH4+含量:

≤0.4mg∕L,OH含量:

0.00mg∕L,根据规范规定指标,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

b、 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

PH值:

7.20〜7.30,HCOJ含量:

6.639〜6.994mmol∕L,侵蚀性CO?

含量:

0.00mg∕L,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c、 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地下水中CT含量=26.18〜32.72mg/L,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综合上述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对裸露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2.5不良地质作用

拟建场地位于昭通盆地内,场地平坦开阔,区内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地及附近无溶洞、滑坡、泥石流、土洞、高陡边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区内发育一条小河自东向西径流,河道宽10~20m,河岸比河床高两米左右,河岸两侧经河道改造,已建挡墙,拟建场地地势平坦,现多数为耕地,民房及少量的民营工厂,河流汇水面积小,流量不大,河道内无明显的大冲大淤痕迹,河道基本畅通,河岸稳定,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

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3.1场地、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场地位于平坦、开阔地段,地质环境未遭受破坏,无断裂通过,地基土主要为圆砾、粘性土及少量回填土组成,土层分布连续性较好,场地周围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地稳定。

场地经钻探未发现土洞、暗沟、暗塘、岩溶、采空区、地下人工埋藏建构筑物,场地地基适宜建筑。

3.2环境地质条件评价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开阔,周围无工业腐蚀性废水及硫化矿存在,地质环境未遭受破坏,地表水顺地势向外排泄,排水沟渠畅通,不会对该场地构成淹没、浸泡等威胁拟建场地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好,适宜建筑物设置。

3.3场地地震兖]应

3.3.1本区历史地震资料

根据《云南省地震资料汇编》统计昭通地区历史记载地震资料如下表:

昭通地区历史地震一览表

表2

编√πtj

发震时间

(年月日)

震中地理坐标

震级

ML

地点

东经(E)

北纬(N)

1

1917.7.31

104.4°

28.8°

6.2

大关、吉利铺

2

1966.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