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724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加工中的电极是什么东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不是搞模具的,我是搞火花机的,知道的没专门搞模具的多,一些问题只是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回答的

UG的我也没听过,至于画电极我觉得画电极加工路径似乎人没有计算机准确吧,你这里说的画电极是不是根据模具的样子来制作电极吧,说画是先把要做的电极图纸画出来啊,这个对模具加工是第一步啊,很重要的

模具加工中的打电极是什么?

技术点在哪里?

就是在两电极(工件和铜公)通上电流,在其间充满电介质(如煤油),当两电极相当接近时,其间的电介质被击穿,形成间隙放电,通过放电产生的高温高压使金属腐蚀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

电火花加工可以加工传统切削加工无法加工的型面,可以加工高硬度材料等。

其缺点是加工过程缓慢,且不能加工非导电材料。

对加工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脉冲电流和脉冲频率等参数。

电火花加工与线切割又有什么区别呢?

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都是通过间隙放电腐蚀工价加工。

不同的是线切割是使用钼丝切割出所需的轮廓形状。

简单的说,电火花加工能加工盲孔,而线切割加工只能加工通孔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快走丝慢走丝区别?

快走丝在专业术语中叫做:

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

慢走丝在专业术语中叫做:

低速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

二者的特点: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走丝速度为6~12m/s,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1.5度锥度切割功能,加工厚度可超过1000mm以上,,应用于各类中低档模具制造和特殊零件加工,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机种之一。

但由于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不能对电极丝实施恒张力控制,故电极丝抖动大,在加工过程中易断丝。

由于电级丝是往复使用,所以会造成电极丝损耗,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

低速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以铜线作为工具电极,一般以低于0.2m/s的速度作单向运动,在铜线与铜、钢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间施加60~300V的脉冲电压,并保持5~50um间隙,间隙中充满脱离子水(接近蒸馏水)等绝缘介质,使电极与被加工物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并彼此被消耗、腐蚀,在工件表面上电蚀出无数的小坑,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

目前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质量也接近磨削水平。

电极丝放电后不再使用,而且采用无电阻防电解电源,一般均带有自动穿丝和恒张力装置。

工作平稳、均匀、抖动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但不宜加工大厚度工件。

由于机床结构精密,技术含量高,机床价格高,因此使用成本也高。

可成形深孔及复杂形状的塑件。

塑料在热与压力下,通过模具浇注系统,加热迅速而均匀,保证硬化时间较短。

塑件尺寸精度容易保证,分型面飞边薄。

对流动性小于80mm的塑料挤胶较为困难。

成形压力比压胶法大。

耗用塑料须增加(浇注部分)。

3)注射法:

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在注射机料筒内受热熔化到流动状态,然后用很高压力和较差快的速度,通过一个狭小的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充满整个型腔,经过一定时间的定形,开启模具,即可从模具中取出塑件。

注射成形的特点:

成形周期短,容易实现。

塑件尺寸精度容易保证。

模具通常设计成固定式,塑件金属嵌件较多时,嵌件的安装就较困难。

4.3.2塑料模具按成形方式分类

可分为:

热固性塑料压胶模、热固性塑料挤胶模、热固性塑料注射模及热塑性塑料注射模。

热固性塑料压胶模按加工料腔的形式又可分为:

(a)敞开式压胶模,即型腔就是加料腔;

(b)半封闭式压胶模,即加料腔的截面;

(c)封闭式压胶模即加料腔本身就是型腔的延续部分,成形压力通过上模完全传到被压制的塑料件上。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a)移动式压胶模,

(b)固定式压胶模。

5.影响电加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加工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与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极制造、电极装夹找正、加工规准的选择、操作工艺是否恰当等有关。

要防止产生废品,应注意下列各点。

5.1正确选择电极材料

在型腔加工中,石墨是常用的电极材料,但由于石墨的品种很多,不是所有的石墨材料都可作为电加工的电极材料,应该使用电加工专用的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的特种石墨。

紫铜电极常用于精密的中、小型型腔加工。

在使用铸造或锻造制造的紫铜坯料做电极时,材质的疏松、夹层或砂眼,会使电极表面本身有缺陷、粗糙和损耗不均匀,使加工表面不理想。

5.2制造电极时正确控制电极的缩放尺寸

制造电极是电火花加工的第一步,根据图纸要求,缩放电极尺寸是顺利完成加工的关键。

缩放的尺寸要根据所决定的放电间隙再加上一定的比例常数而定。

一般宁肯取理论间隙的正差,即电极的标称尺寸要偏“小”一些,也就是“宁小勿大”。

若放电间隙留小了,电极做“大”了,使实际的加工尺寸超差,则造成不可修废品。

如电极略微偏“小”,在尺寸上留有调整的余地,经过平动调节或稍加配研,可最终保证图纸的尺寸要求。

在型孔加工中无论是制造阶梯电极,还是用直接加工电极,由于最终要控制凸凹模具的配合间隙,因此对电极缩放尺寸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般应控制在±

0.01mm。

5.3把好电极装夹和工件找正的第一关

在校正完水平与垂直,最后紧固时,往往会使电极发生错位、移动,加工时造成废品。

因此,紧固后还要不厌其烦地再找正检查一下,甚至在加工开始进行了少量进给后,还需要停机再查看一下是否正确无误。

因为电火花加工开始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需要操作者最精心的时候。

由于电极装夹不紧,在加工中松动,或找正误差过大,是造成废品的一个原因。

电极或辅助夹具的微小松动,会给加工深度带来误差。

有时在多次重复加工中,加工条件相同,但深度误差分散性很大,往往也是电极松动造成的。

加工过程中夹具发热,也会使电极松动。

对于一些小型单电极,只用一个螺栓与电极连接固定,则更容易发生松动,特别是石墨电极采用这种夹固方法是非常不可靠的。

在进行型孔加工中,一般为了减少加工量,都进行预铣或预钻。

加工留量越小,越有利于提高加工速度,但也会给找正带来困难,造成废品的潜在危险也越大,多型孔同时加工的场合更是如此,由于预铣、预钻孔的尺寸不够均匀一致,往往多数孔已经找正,而有一二个孔略偏。

如果观察粗略,就有可能加工后个别型孔留有“黑皮”而造成废品。

因此在加工初始阶段,一定要停机查核,确实无误后再继续加工。

5.4要正确选用加工规准,了解脉冲电源的工艺规律

了解和掌握脉宽、脉间、电流、电压、极性等一组电规准对应产生的电极损耗、加工速度、放电间隙、表面粗糙度以及锥度等工艺效果,是避免产生废品、达到加工要求的关键。

不控制电极损耗就不能加工出好的型腔,控制不好粗糙度和放电间隙,就不能确定最佳平动量,修光型腔侧壁。

控制不准放电间隙和粗糙度就加工不出好的型孔。

常常有人埋怨电源的电极损耗异乎寻常的大,这往往是由于极性接反了,或者是用高频、窄脉宽进行型腔的粗加工。

5.5防止由于脉冲电源中电气元件的影响而造成废品

脉冲电源在维修中由于更换了元器件,使脉冲参数发生改变,也会使加工达不到人们预期的效果。

或由于电源中元器件损坏、击穿,引起拉弧放电,也是造成工件严重破坏的原因。

5.6注意实际进给深度由于电极损耗引起的误差

在进行尺寸加工时,由于电极长度相对损耗会使加工深度产生误差。

而由于规准变化的不同,误差也会很不一致,往往使实际加工深度小于图纸要求。

因此一定要在加工程序中,计算、补偿上电极损耗量,或者在半精加工阶段停机进行尺寸复核,并及时补偿由于电极损耗造成的误差,然后再转换成最后的精加工。

5.7 

正确控制平动量

型腔或型孔的侧壁修光要靠平动,既要达到一定粗糙度的要求,又要达到尺寸要求,需要认真确定逐级转换规准时的平动量。

否则有可能还没达到修光要求,而尺寸已经到限,或者已经修光但还没有达到尺寸要求。

因此,应在完成总平动量75%的半精加工段复核尺寸,之后再继续进行精加工。

5.7防止型腔在精加工时产生波纹和黑斑

在型腔加工的底部及弯角处,易出现细线或鱼鳞状凸起,称为波纹。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电极损耗的影响:

电极材料质量差,方向性不对,电参数选择不当,造成粗加工后表面不规则点状剥落(石墨电极)和网状剥落(紫铜电极)。

在平动侧面修光后反映在型腔表面上就是“波纹”。

冲油和排屑的影响:

冲油孔开得不合理,“波纹”就严重;

另外排屑不良,蚀除物堆积在底部转角处,也助长了“波纹”的产生。

减少和消除的方法:

采用较好的石墨电极,粗加工开始时用小电流密度,以改善电极表面质量。

采用中精加工低损耗的脉冲电源及电参数。

合理开设冲油孔,采用适当抬刀措施。

采用单电极一修正电极工艺,即粗加工后修正电极,再用平动精加工修正,或采用多电极工艺。

精加工留在型腔表面的黑斑常常给最后的加工带来麻烦。

仔细观察这部分的表面不平度较周围其他部分要差。

这种黑斑常常是由于在精加工时脉冲能量小,使积留在间隙中的蚀除物不能及时排出所致。

因此,在最后精加工时要注意控制主轴进行灵敏的“抬刀”,不使炭黑滞留而产生黑斑。

5.8注意装夹在一起的大小电极在放电间隙上的差异(此处主要指侧面间隙)

原则上放电间隙应不受电极大小的影响,但在实际加工中,大电极的加工间隙小,而小电极加工间隙反而偏大,一般认为:

大小电极组装精度可能不一样,小电极垂直精度不易装得象大电极那样高,使其投影面积增大,造成穿孔加工放电间隙扩大。

小电极在穿孔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侧向振动,造成放电间隙扩大。

由于穿孔进给速度受大电极的限制,使小电极二次放电机会增多,致使其放电间隙扩大。

5.9防止硬质合金产生裂纹

由于硬质合金是粉末冶金材料,它的导热率低。

过大的脉冲能量和长时间持续的电流作用,都会使加工表面产生严重的网状裂纹。

因此,为了提高粗加工的速度而采用宽脉宽、大电流加工是不可取的。

一般宜采用窄脉宽(50μs以下)高峰值电流,短促的瞬时高温使加工表面热影响层较浅,避免裂纹发生。

5.10防止在型孔加工中产生“放炮”

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集聚在电极下端或油杯内部,当气体受到电火花引燃时,就会象“放炮”一样冲破阻力而排出,这时很容易使电极与凹模错位,影响加工质量,甚至报废。

这种情况在抽油加工时更易发生。

因此,在使用油杯进行型孔加工时,要特别注意排气,适当抬刀或者在油杯顶部周围开出气槽、排气孔,以利排出积聚的气体。

5.11注意热变形引起的电极与工件位移

在使用薄型的紫铜电极时,加工中要注意由于电极受热变形而使加工的型腔产生异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停机后,由于人为的因素,使电极与工件发生位移。

在开机时,又没注意电极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常常会使接近加工好的工件报废。

5.12注意主轴刚性和工作液对放电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