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585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矿课件第七章煤矿安全管理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管理的基本目的是提高灾害防治科学水平,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安全管理的目的,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2)生产建设中的动态安全管理。

(3)安全信息化工作。

三、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

(1)法律手段。

(2)行政手段。

(3)技术手段。

(4)经济手段。

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学原理

系统学理论认为,安全系统的要素是人、机、环境和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良的生产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管理的缺陷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原因,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施加作用和影响。

这一原理可以用图8-1-2所示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来描述。

(二)控制论原理

安全控制是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要坚持以下原则:

闭环控制原则(即PDCA);

分层控制原则;

分级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原则;

等同控制原则;

反馈原则。

(三)重点控制原理

重点控制论认为,控制重点就能控制大局。

现代工业生产十分复杂,安全问题很多,应确定安全控制的重点,依据不同的管理层次控制不同的管理对象。

(四)事故预测与预防原理

事故预防的模式可分为事后型和预测型两种类型。

事后型模式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后进行整改,避免事故再度发生的对策。

预测型模式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预防灾害事故发生的对策,其基本步骤是:

确定安全目标和减灾目标;

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③评价问题;

制定控制方案;

落实方案;

总体评价;

⑦建立新目标、

(五)人本原理

管理要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来展开的。

(六)激励原理

安全管理必须有强大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激励原理。

(七)经济学原理

预防灾害事故,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投入。

安全经济是守业经济,安全投入特点是“以负换正”,即通过安全投入减少或避免灾害损失,这些减少或避免的损失部分就是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

五、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一)煤矿安全生产法规

(1)矿山安全法。

(2)煤炭法。

(3)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4)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5)煤矿安全规程。

(二)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六、安全系统工程及其相关概念

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常常涉及到如下有关概念:

l.安全和危险

安全和危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

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

危险是指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系统危险性由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决定,危险因素与危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事故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3.风险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风险大小可以用风险率(R)来衡量,其值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

R=P•S(8-1-1)

4.系统和系统安全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的构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等要素。

第二节安全评价

一、安全评价的定义

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安全评价的依据和风险判别指标

1.安全评价的依据

安全评价的依据有: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可接受风险标准,以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等。

2.风险判别指标

风险判别指标(或判别准则)是判别风险大小的依据,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是否可接受的尺度。

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一定要有判别指标。

有了判别指标,评价者才能判定系统的危险和危害性是高还是低,是否达到了可接受的程度,系统的安全水平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否则,定性、定量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

风险判别指标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常用的风险判别指标有安全系数、安全指标或失效概率等。

例如,人们熟悉的安全指标有事故频率、财产损失率和死亡概率等。

三、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的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

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

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

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8-2-1所示。

四、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安全评价对象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式较多,常见是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进行分类。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

(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3)危险指数评价法。

(二)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一般可按如图8-2-3所示的步骤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的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要给出哪些、什么样的安全评价结果;

然后应收集尽量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将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的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

再根据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需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五、安全评价程序

(1)准备阶段。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定性、定量评价。

(4)安全对策措施。

(5)评价结论及建议。

(6)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六、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

1.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安全检查表列明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和岗位的全部职责;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必须与所定的检查项目一一对应;

安全检查表采用提问方式,并用“是(√)”或“否(×

)”回答。

“是(√)”表示符合要求,“否(×

)”表示还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除此之外,也可用其他简单的参数来进行回答。

在每个提问后面,根据需要可以设改进措施栏;

安全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和直接负责人,以便分清责任;

为了使提出的问题有所依据,可以收集与项目有关的规定和标准,简要地附于每项提问的后面以便查对;

安全检查表的一般格式内容主要包括:

①序号;

②检查内容;

③回答;

④检查人和检查时间;

⑤检查地点;

⑥备注等等。

2.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检查目的和对象不同,安全检查表的着眼点也不同,所以类型也就不同。

就煤矿而言,常用类型有以下几种:

矿务局级安全检查表;

矿级安全检查表;

区、队及岗位、班组用安全检查表;

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设计用安全检查表;

事故分析检查表。

(二)因果图分析

因果图由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类型或后果,以及表示其因果关系的线条和箭头组成。

利用因果图进行事故分析时,应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分析的问题,画出主干;

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细致分析出各方面的直接、间接原因,影响因素及主次逻辑关系;

最后整理并综合分类,将各种原因按逻辑关系从大到小画在图上,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因果图。

因果图分析既可用于事故综合分析,也可用于某一特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或发生过程的分析。

若能采用形象做图往往更能引起职工的重视,起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对掘进巷道施工质量事故的因果图分析如图8-2-5所示。

(三)事件树分析

1.事件树分析的原理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是许多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相继出现的结果。

事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事件都可能有两种情况,即发生和不发生(成功和失败)。

一个事件按哪种情况发展变化是偶然的,但按各条可能途径发展的概率是不相等的。

这涉及有关的安全状况在相继出现的事件中,后一事件是在前一事件出现的情况下出现的。

事件树分析就是从事故的起因事件开始,途径原因事件,到结果事件为止,每一事件都按成功或失败两种状态进行分析,用树枝代表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把成功分枝画在上面,失败分枝画在下面,最后得到各种可能的结果。

以煤矿斜井上平台为例,若某种原因使矿车脱钩,造成上平台跑车事故。

对这一事件以后的发生、发展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可采用事件树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绘制的事件树如图8-2-6所示

2.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

在图2-3中,如果各事件发生概率为图中括号内所标注的数据,根据定量分析原则,斜井跑车事故的发生概率为:

0.1×

0.2×

0.3=0.006。

3.事件树分析的程序

事件树分析一般包括4个基本步骤:

确定系统及其构成因素,也就是明确所要分析的对象和范围,找出系统的组成要素,以便展开分析。

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及成功或失败的两种状态。

③从系统的起始状态或起因事件开始,按照系统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从左向右逐步编制与展开事件树。

根据需要,标示出各节点成功或失败的概率值,进行定量计算,求出因事件失败而造成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故障树分析

1.故障树的符号

故障树是一种用树形结构描绘事故结果、原因及其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逻辑图,通常将事故结果和事故原因均称为事件,事故结果称为顶上事件,是故障树分析的对象;

事故中间原因称为中间事件;

事故基本原因称为基本事件。

故障树由表示事件的事件符号和表示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逻辑门符号组成。

事件符号主要有4种,如图8-2-7所示。

矩形符号表示顶上事件或中间事件,即需要做进一步分析的事件。

圆形符号、菱形符号、房形符号统称基本事件符号,即不能做进一步分析或没有必要做进一步分析的事件。

圆形符号表示缺陷基本事件:

菱形符号表示省略基本事件,即因资料不足不能分析或没有必要分析事下去的事件;

房形符号表示非缺陷基本事件。

2.故障树分析的程序

1)编制故障树。

首先将顶上事件(事故)写入最上端的矩形框内,然后详尽分析造成顶上事件的直接原因,将各直接原因并列写在顶上事件下面的各矩形框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