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52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

2.音乐课堂小常识:

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知识:

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

随音乐拍手:

(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

2.歌曲学习:

(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

布谷鸟在我地区俗称为“宝宝看花”)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

3)复听:

自由活动:

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

教师加以指点。

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2.小练习:

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

(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

(出示投影片)

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生视谱;

2)模仿下雨练习:

教师:

滴答滴答,学生接:

沙沙沙

3)谈话:

种子与发芽的关系……点出“春天”

4)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5)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

6)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第二课放牧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

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三、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

全曲由两部分组成。

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采用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

本曲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

4/4拍。

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

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

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

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

2/4拍,一段体结构。

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

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

在歌唱中,我们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第三课手拉手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3.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

(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

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

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

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长鼻子

1、欣赏乐曲《小象》

2、学唱歌曲《小象》

3、表演歌曲《小象》

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要求学生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谈谈“象”的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欢快”与“优美抒情”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

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小象》;

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起伏。

.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第五课跳起舞

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聆听《挤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树》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引导学生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并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2、听唱法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XXXXXX||)

2)音的高低练习: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声音组合进行练习;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提示:

乐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骑马奔驰的音乐形象。

1)谈谈“草原、骑马”等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小骑兵由远及近采用民什么方法?

全曲节奏的特点是什么?

2.听歌曲录音《草原就是我的家》;

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体会旋律的起伏与蒙古民歌的风格。

学唱歌曲《小松树》

2、表演歌曲《小松树》

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

1、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

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与音乐特点。

2)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

1.歌曲学习:

听歌曲录音《小松树》;

2.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第二遍可随着轻唱)

提示式学习歌词。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6.舞蹈动作练习:

挤奶舞动作组合:

站、蹲等。

7.自编动作复习欣赏:

《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咯咯哒

1、聆听《公鸡母鸡》

2、聆听《我的小鸡》

3、表演《母鸡叫咯咯》

4、表演《下蛋啰》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1.管弦乐《公鸡母鸡》

《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