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462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臂式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1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

1)正常工作条件:

5℃~40℃;

2)运输和贮存:

-20℃~+55℃。

b)相对湿度:

1)正常工作条件:

≤85%(无冷凝);

2)运输和贮存:

≤93%(无冷凝)。

c)大气压力:

700hPa~1060hPa;

500hPa~1060hPa。

d)使用电源:

1)专用外接电源:

输入AC100V-240V,50Hz/60Hz,120mA;

输出DC6V,1A。

2)电池供电:

d.c.6V具有-10%、+5%的相对误差(四节5号电池)。

2.2标示要求

2.2.1设备标示:

设备本身要显示足够的信息,便于追溯和识别;

还需要显示以下信息:

a)使用警告,包括声明需要专业医师解释测量的血压值;

b)适当的操作指示;

c)腕带适用手腕的周长;

2.2.2外包装:

外包装上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适用手臂的周长、限定的测量范围;

2.2.3说明书

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YY0670-2008中4.2.3、GB/T9969-2008、《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和GB9706.1-2007的有关规定;

2..2.4部件标识

2.2.4.1部件更换

如果某些部件(如臂带、压力传感器等)跟换后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等指标,那么该有一份如下措词:

“注意:

如果以非厂家提供的部件更换原有部件可能会引起测量错误”;

2.2.4.2电池供电设备的标识

设备应标示正确的电池型号;

2.2.4.3腕带标识

臂带上应标示或说明起适用的手腕周长的范围;

2.3寿命

设备经过至少10000次满量程循环后,任应满足技术要求中安全要求和性能指标;

2.4安全要求

2.4.1最大臂带压

a)最大袖带压应为40kPa(300mmHg);

b)袖带压处在2kPa(15mmHg)以上的时间应不超过3min;

2.4.2泄气

在充气系统阀门全开快速放气的情况下,压力从34.67kPa(260mmHg)降到2kPa(15mmHg)的时间不应超购10秒。

2.5性能要求

2.5.1量程

血压计量程应为0kPa(0mmHg)~37.5kPa(280mmHg)。

2.5.2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应为0.133kPa(1mmHg)。

2.5.3可重复性

在静态连续低压状态下测量,在刻度范围内每一点重复测量的读数之间,相差应不大于0.533kPa(4mmHg).所有读数应符合压力传感器准确性中的要求。

2.5.4压力传感器准确性

在量程中的任何测量点上,袖带内压力测量的最大误差应是±

0.4kPa(±

3mmHg。

2.5.5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制造商应提供针对自动血压测量准确性的临床评估报告。

推荐的临床评估方案:

在这个临床过程中应确保被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的评价方法符合YY0670-2008中第G.1章(听诊法)或第G.2章(有创法)的要求,而且符合标识要求,并确保整个体系在上述临床评价的统计结论应满足:

1)按YY0670-2008中G.1.1的方法,达到平均差不超过±

0.67kPa(±

5mmHg),标准偏差不超过1.067kPa(8mmHg);

2.6充气源和压力控制阀的要求

2.6.1充气源

通常情况下,充气源应能在10s内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得200cm3的容器内的压力达到40kPa(300mmHg)。

2.6.2压力自控气阀

2.6.2.1漏气

阀门关闭,在初始压力分别为33.33kPa(250mmHg)、20kPa(150mmHg)、6.67kPa(50mmHg)状态下,一个容积不超过80cm3容器内的最大压降,在10s内应不超过0.133kPa(1mmHg。

2.6.2.2气阀/袖带放气率

当气阀处于压力自控位置(使用配套的袖带)时,从33.33kPa(250mmHg)降到6.67kPa(50mmHg)的降压速度应不低于0.267kPa/s(2mmHg/s)。

2.6.2.3泄气

充满气体的系统在阀门全开时的快速放气,压力从34.67kPa(260mmHg)下降到2kPa(15mmHg)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2.7带气囊的袖带

2.7.1尺寸

臂式袖带尺寸的长度480±

5mm,袖带的宽度145±

5mm。

气囊长度220±

3mm,气囊的宽度127±

3mm。

2.7.2耐压力

袖带、一体化气囊以及整个管路应能承受的内部压力为40kPa(300mmHg)。

2.7.3袖带接口/结构

在经过1000次开合循环和10000次40kPa(300mmHg)的压力循环后,袖带的闭合和密封性仍应完好到足以满足其他求。

2.8系统漏气

血压计整个系统的漏气造成压力下降的速率不应大于0.133kPa/s(1mmHg/s)。

2.9使用功能

a)血压计应能查询存储的数据,能存储用户人数和每人记忆组数见附录B;

b)血压计的显示屏应能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三行数据;

c)血压计应有WHO血压分类指标;

d)血压计应有心率不齐标记;

e)血压计应能自动计算近三次测量的平均血压;

f)血压计应有毫米汞柱(mmHg)与千帕斯卡(kPa)单位切换功能;

g)血压计应有低电压提示功能:

血压计电压低至5.2±

0.2V时,应有“”的提示;

h)血压计应有自动关机功能:

启动血压计,若不进行任何操作,血压计应在1.0min±

30s内自动关机;

i)血压计应有错误提示功能:

血压计未能正确的测量时,均有“Er”加故障代码的提示;

j)血压计测试完毕后可有语音提示或蜂鸣提示功能;

k)三色背光显示功能(若有,见附录B):

开机时显示白色背光,血压异常时显示红色背光,血压正常时显示绿色背光;

l)串口功能(若有,见附录B):

血压计应能通过USB数据线与指定设备进行连接,将该血压计数据传输到指定设备。

q)蓝牙功能(若有):

血压计应能通过蓝牙连接功能与指定设备进行连接,将该血压计测试数据传输到指定设备;

r)GPRS功能(若有):

血压计应能通过自动传输或信息发送方式,将该血压计数据传输到指定后台或服务器

2.10环境要求

血压计的环境试验应符合GB/T14710-2009中气候环境试验Ⅱ组、机械环境试验Ⅱ组和表1的规定;

运输试验、电源电压适应能力试验分别符合GB/T14710-2009中4章、5章和表1的规定。

2.11电气安全性

应符合GB9706.1-2007的要求。

2.12与人体接触的组件(腕带等)的生物性能要求

2.12.1应按GB/T16886.1-2001进行生物学评价,评价结果应表明无生物学危害。

2.12.2若需要进行试验时,应包括:

a)细胞毒性试验应不高于轻微细胞毒性;

b)皮肤刺激试验应为极轻微刺激;

c)迟发性超敏反应试验应无致敏反应。

2.13外观与结构

2.13.1血压计的外观应整洁美观,表面色泽均匀,无明显划痕、破损、锋棱、毛刺及变形。

2.13.2血压计的配件应整洁美观,无破损、裂纹,相互连接可靠。

2.13.3血压计的控制和调节机构应动作可靠、灵活,紧固件无松动现象。

2.13.4血压计的文字和标记应清晰、准确、牢固。

2.14脉率

血压计应有脉率测试功能,脉率测量范围应为(40~160)次/min,显示分辨率应为1次/min,测量误差应为±

5%。

2.15电磁兼容性

设备应满足YY0505-2005中规定的要求

3.试验方法

3.1试验条件

试验时,其环境应满足4.1的工作条件。

3.2标识

按4.2中的要求,通过观察验证。

3.3寿命

按YY0670-2008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3的要求。

3.4安全要求

3.4.1最大袖带压

在血压计动态模式下,用压力发生器加压到压力表读数应为40kPa(300mmHg)前;

应马上急排泄压,起到超压保护的作用,结果应符合2.4.1的规定。

3.4.2泄气

按YY0670-2008中5.4.1.2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4.2的要求。

3.5性能要求

3.5.1量程

按YY0670-2008中5.5.1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5.1的要求。

3.5.2分辨率

按YY0670-2008中5.5.2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5.2的要求。

3.5.3可重复性

按YY0670-2008中5.5.3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5.3的要求。

3.5.4压力传感器准确性

按YY0670-2008中5.5.4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5.4的要求。

3.5.5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按YY0670-2008中5.5.5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5.5的要求。

3.6充气源和压力控制阀的要求

3.6.1充气源

通常情况下,充气源应能在65s内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得200cm3的容器内的压力达到38.8kPa(291mmHg)。

结果应符合2.6.1的要求。

3.6.2压力自控气阀

3.6.2.1漏气

按YY0670-2008中5.6.2.1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6.2.1的要求。

3.6.2.2气阀/袖带放气率

按YY0670-2008中5.6.2.2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6.2.2的要求。

3.6.2.3泄气

见2.4.2。

3.7带气囊的袖带

3.7.1尺寸

使用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应符合2.7.1的要求。

3.7.2耐压力

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检查,结果应符合2.7.2的要求。

3.7.3袖带接口/结构

按YY0670-2008中5.7.2.3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7.3的要求。

3.8系统漏气

按YY0670-2008中5.8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8的要求。

3.9使用功能

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检查,结果应符合2.9的要求。

3.10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按GB/T14710-2009规定的方法、顺序及表1的要求进行,结果应符合2.10的要求。

表1

试验要求及检测项目

试验项目

试验要求

备注

持续时间(h)

恢复时间(h)

初始检测

中间或最后检测

电源电压适应能力

DC2.7V

DC3.15V

额定工作低温试验

1

——

全性能

4.5.4

通电

低温贮存试验

4

-20℃

额定工作高温试验

运行试验

高温贮存试验

额定工作湿热试验

湿热贮存试验

48

24

振动试验

4.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