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402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力的合成与分解.

3.本章的重点是力与物体的平衡,尤其是摩擦力和物体的平衡两知识点,往往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有时还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也较高.

第1讲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表达式:

F=-F′.

3.说明: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三不同”.

(1)三同

(2)三不同

【针对训练】

1.(2011·

上海高考)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

A.小于受到的弹力

B.大于受到的弹力

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

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所以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弹力

1.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

(1)压力: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细绳的拉力: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轻杆的弹力:

不一定沿杆,要根据运动状态具体分析.

3.大小

(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

F=kx.

(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2.

图2-1-1

(2012·

榆林一中二模)如图2-1-1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重球,在重球下放着一光滑斜面,球与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保持竖直,则重球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弹簧的拉力

B.重力、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

D.重力、弹簧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

【解析】 斜面光滑,故重球不受静摩擦力,所谓下滑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当谈到受重力作用后不应再提下滑力,因此排除C、D两个选项.重球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保持竖直,重球也不应受斜面的支持力,否则在支持力作用下小球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弹簧不能保持竖直状态,B选项错误.

【答案】 A

摩擦力

 名称

项目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

接触面粗糙

接触处有弹力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方向

大小:

0<f≤fm

方向: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f=μN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作用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3.

图2-1-2

如图2-1-2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及其方向.(设木箱质量为m,木箱与车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

汽车运动情况

木箱运动情况

木箱受摩擦力大小方向

(1)由静止以加速度a加速

与车面无相对滑动

(2)匀速运动

(3)刹车,加速度a1

(4)匀速行驶中突然刹车

木箱相对车面向前滑

(5)匀速行驶中突然加速

木箱相对车面向后滑

【解析】 

(1)当汽车由静止加速时,由于惯性木箱相对于汽车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因此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大小为ma.同理可知

(2)、(3)所受摩擦力的情况.(4)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木箱由于惯性相对于汽车向前滑动,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方向水平向后;

同理(5)中摩擦力向前,大小为μmg.

【答案】 

(1)ma 向前 

(2)0 (3)ma1 向后 (4)μmg 向后 (5)μmg 向前

(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弹力的判断和大小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

图2-1-3

(1)“条件法”:

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形变直接判断.

(2)“假设法”或“撤离法”:

在一些微小形变难以直接判断的情况下,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如图2-1-3中绳“1”对小球必无弹力,否则小球不能静止在此位置.

图2-1-4

(3)“状态法”:

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受力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弹力,物体才能保持现在的运动状态.如图2-1-4中车匀加速向右运动,A必然受车厢臂的弹力才能随车向右加速运动.

2.弹力方向除几种典型情况(压力、支持力、绳力等)外,一般应由其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确定.

3.弹力大小除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计算外,一般也要结合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图2-1-5

如图2-1-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B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a点时它刚好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B和弹簧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刚好没有形变,求a、b两点间的距离.

【审题视点】 先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弹力的大小,再根据胡克定律求出伸长量.

【解析】 开始时,弹簧B的压缩量为x1=;

当弹簧B无形变时,弹簧C伸长量为x2=,所以a、b间的距离为:

x1+x2=mg(+).

【答案】 mg(+)

【即学即用】

1.

图2-1-6

(2013届延安模拟)如图2-1-6所示,一重为10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A.大小为7.5N

B.大小为10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

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

角斜向左上方

【解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大反向,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

tanα==,α=53°

,故D项正确.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假设法

2.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的方向,然后受力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3.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

“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静摩擦具有“被动性”,所以产生静摩擦力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或物体受到“主动力”,找到了原因也就知道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了.

图2-1-7

(2013届宝鸡高三质检)如图2-1-7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

【审题视点】 

(1)A、B、C均静止.

(2)B与A相连且细绳与斜面平行.

【解析】 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

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项错误、C项正确;

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D项正确.

【答案】 CD

2.(2011·

海南高考)如图2-1-8,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图2-1-8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解析】 因为物块匀速下滑而斜面体静止,可知两者受力都是平衡的,因此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可知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A项对.

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就违背了“相等关系”.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

比较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不同点

受力

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

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

力的

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相同点

大小方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总是相等

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总大于货物的重力

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

【解析】 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货物匀速、加速还是减速,大小都相等,A错B对;

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货物加速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货物减速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小于货物的重力,C、D错.

【答案】 B

3.(2013届乌鲁木齐模拟)如图2-1-9所示,将甲、乙两物体分别固定在一根弹簧的两端,并放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弹簧的质量不能忽略.若甲受到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9

A.只要F1<F2,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B.只要m1<m2,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C.只有当F1<F2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