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335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二千吨精制马铃薯淀粉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4.1场址现状17

4.2建设条件17

第五章工程方案23

5.1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23

5.2建筑设计23

5.3结构设计28

5.4给排水设计32

5.5暖通设计35

5.6电气及弱电设计38

5.7消防设计41

第六章能源和资源节约措施44

6.1能源节约措施44

6.2建筑节能具体措施45

6.3给排水资源节约措施45

6.4电气节能具体措施45

6.5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46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47

7.1环境影响47

7.2保护措施49

7.3安全保护措施50

7.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1

第八章组织机构52

8.1管理机构52

8.2项目组织管理52

第九章工程管理及实施计划53

9.1项目建设管理原则53

9.2工程管理53

9.3项目实施步骤54

9.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4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7

10.1劳动安全与卫生57

10.2消防安全58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0

11.1估算依据及内容60

11.2投资估算62

11.3资金筹措63

第十二章项目招投标管理64

12.1招标依据64

12.2工程招标64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分析及评价67

13.1项目社会评价的依据67

13.2建设地区基本的社会环境情况67

13.3社会影响分析67

13.4项目在建设、运营中的社会风险分析68

13.5社会评价结论69

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70

14.1研究结论70

14.2项目建议70

第十五章附表、附图、附件72

15.1附表72

15.2附图72

15.3附件72

第一章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年产2000吨精制马铃薯淀粉

项目性质:

技术改造

企业性质:

股份制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

陕西省横山县达丰精制淀粉有限责任公司

隶属关系:

陕西省横山县政府韩岔乡政府

公司地址:

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

法人代表:

乔建雄

生产规模:

年处理马铃薯2万吨

技术年限:

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

建筑面积:

1860平方米

厂址:

横山县韩岔乡韩岔村

项目总投资:

980万元

项目总投资980万元,占地面积16亩,其中包括厂区、生活区、原料堆放区、产品储存、副产品堆放区。

需劳工4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各1名。

为使公司的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在技术上委托中国农机院薯类装备工程技术部郑州淀粉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并聘请由天津大学系淀粉专业毕业,从事薯类淀粉生产和研究20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刘永平,长期担任本公司技术总工。

公司经营按照产业化模式运行。

从原料(马铃薯)的种植及薯种的脱毒选种和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深加工到利用副产品养殖肉牛、猪、羊为一体的经营策略,使公司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体的管理体系,延伸产业链。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横山县达丰精制淀粉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注册资本200万元,已投资980万元,初步建成了占地500亩的标准化马铃薯淀粉生产线。

公司现有员工40人,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46万元,上缴税金9.98万元,总资产达1260万元,公司2006年10月被评为榆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周边乡镇已形成15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农户8000多户。

公司生产的马铃薯精制淀粉远销山西、广东及西安等地,几年来,公司连续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优秀先进单位、银行信用等级为A级企业。

第三章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

一、资源调查

(一)生产原料(马铃薯)

马铃薯是我县主导农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县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全力推进产业化扶贫骨干项目之一。

全县常年播种面积约为30万亩,总产量达9亿多斤,而我们新建一个2000吨精制淀粉厂,仅需马铃薯(全年)2万吨,占总产量的8%左右,所以说原料供应完全有保证淀粉厂的满负荷生产。

(二)燃料(煤)

该项目年需求煤约150吨,其来源就地拉运,我县韩岔乡煤炭富集,煤热量高、煤质好、易拉运,属优质煤田,可保证供应,到厂价为480元/吨。

(三)电力

横山县韩岔乡电力供应装置。

通过县政府协商,只需增加1台315kw变压器,以高压直接连接即可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单价为0.49元/千瓦小时,需求电力约为40千瓦/小时。

(四)水

韩岔乡黑木头河水量大、水质好,各项理化指标通过化验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淀粉生产对水质要求十分严格,因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生产工艺需水1万吨/年。

二、市场调研分析

马铃薯淀粉用途十分广泛,由于它的独特性,使其它淀粉难以取代。

最大的特点是:

糊化温度低,成糊后,透明度高,粘度高并稳定。

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石油钻井、造纸、铸造等行业。

也是变性淀粉(尤其是a-淀粉)及淀粉衍生物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国际上马铃薯淀粉主要为高品质的精制淀粉,其加工主要集中在欧洲,年总产量约200—250万吨,而我国马铃薯淀粉生产由于设备和技术原因,产量很小,年产量不足9万吨,而市场现需求量约在20万吨左右,缺口即达51%,加上每年约0.5万吨需求的增加,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马铃薯淀粉。

公司在市场调查中,专程到国内需求量最大的几个马铃薯淀粉厂家进行了咨询。

据厂家介绍,国内生产马铃薯淀粉厂倒不少,但形成规模而产品质量达标的仅有5—7个生产厂家,年产量不足4万吨,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生产所需,不得不进口马铃薯淀粉来补充生产原料的不足,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高。

在考察中我们与太原陆雄科技发展集团和上海一家公司洽谈时,他们当即就表示愿与我公司建立长期贸易合作关系,只要我们的产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该公司包销全部合格的国标马铃薯精制淀粉,所以从发展形势来分析,产品质量能达标,其销售市场一片光明。

三、建厂依据

横山县为国家贫困县,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马铃薯在横山县是主要农作物之一,播种面积达30多万亩,常年产量在6亿斤左右,马铃薯除少部分留作口粮和县内销售外,大部分因交通和其它因素所致,只能作饲料或烂掉,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减少马铃薯损失,提高其商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外地的经验看(宁夏固原地区、内蒙的北部地区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健是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以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是一条非常好的脱贫致富途径。

因此,建立从事马铃薯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已成当务之急。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县资源状况,我们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于2006年12月10日至2007年1月5日到北京、河南、湖北、广东、福建、天津、甘肃、陕西、山东、内蒙和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项目的原材料来源、厂址、环保、规模、市场供求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横山县韩岔乡建一处年处理2万吨马铃薯鲜薯淀粉生产线工程势在必行,而且条件完全具备,对当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早日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是一项富县富民的短、平、快的好项目。

第四章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厂址的选择

经建设单位反复比较论证,决定厂址选择在横山县韩岔乡,该乡自然条件好、污染少、生态环境优越。

二、拟建规模

对贫困山区来讲,建设一个项目工程实非易事,尽管各方面条件具备,但必须做到稳扎稳打,根据今年我们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现将建厂方案定为:

年产马铃薯淀粉:

2000吨

年处理马铃薯:

2万吨

年产湿渣混合饲料:

1860m2

三、设计方案

本设计方案本着节约的原则,必须做到:

厂区布局合理,工艺流程和设备保证5年内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使其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生产车间布局整齐大方、合理适用,力争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一个现代化马铃薯精制淀粉生产厂。

总体设计方案如下:

1、厂总占地面积:

16亩

2、建筑物占地面积1860m2

其中:

精制马铃薯淀粉生产线车间:

1260m2

成品库房:

400m2

锅炉房:

20m2

办公住宿区:

180m2

合计占地:

16亩,其余为原料堆放处。

四、工艺流程简介

(一)精制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二)精制淀粉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堆放、储存

原料进厂后,首先经过计量入库,并保证生产用料有5天以上的储存方可生产。

2、原料输送

采用水力输送简单易行,省力、省投资,且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可得到初步清洗,废水经循环水池沉淀后可重复使用。

3、原料除石、洗涤

原料经水输送流入螺旋提升机斗内,送往除石机和洗薯机进行除石块和原料的清洗,最后将清洗后的原料通过提升送入锉磨机中。

4、原料破碎

锉磨机的造型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设备,该设备的磨碎系数决定了淀粉生产的产量及有关的全部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为防止薯糊变色,此过程加入亚硫酸,浓度0.05%。

5、去汁水

在破碎过程中,马铃薯细胞中释放出大量细胞汁液,细胞即会使淀粉发生褐变现象,降低淀粉的粘度,同时给筛分系统工序增加许多泡沫,影响分离效果,因此必须通过离心机来分离除去其(分离后的亚硫酸量减少,此处也加少量的亚硫酸)。

6、筛分系统

筛分是将淀粉从薯糊中分离出,为提高淀粉收率和节约用水进行多级逆流洗涤。

7、去蛋白

淀粉乳经精筛进入离心机去蛋白,去掉蛋白的乳液经除砂进入旋流器组逆流洗涤浓缩后经高位罐进入真空吸滤机。

8、脱水干燥

经过真空吸滤机脱水后淀粉含水量为38-40%的湿淀粉通过气流烘干机进行干燥,经干燥后淀粉成品,含水分不大于20%,然后经过成品筛分后,计量包装入库。

五、交通运输、通讯

厂址交通十分便利,距厂50米处就是横子公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产品可以发往全国各地。

六、环保措施

薯类淀粉由于在生产工艺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并且采用工艺先进、无废气排放,所有废水经循环沉淀可少排放,其副产品经脱水后作为饲料出售。

对于粉尘及各种设备的噪声、震动,工厂已采用加装防尘罩和减震措施,车间的粉尘浓度低于10mg/m3,排放粉尘浓度也低于150mg/m3,车间噪声通过防治措施,工人操作区噪声低于85分贝,完全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三废排放标准和噪声卫生标准。

七、消防、节能

本产品原料及产品属低易燃品,生产车间及库房范围内杜绝一切火种。

厂内设专、兼职消防人员5人,并配备专用灭火器材。

我们在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文件执行,做到以防为主。

通过我们考察论证,在购进设备时,对设备的性能逐一比较,所有设备必须达到生产效率高,低耗能的原则。

同时在设计中,尽量和当地能源生产配置上尽量趋于合理,达到能源效益比最佳模式。

八、绿化工程

在厂区统一规划,厂区实行绿化工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地进行厂区绿化,办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