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080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加教学反思.doc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忆江南》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作曲家戴于吾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忆江南》为词谱写而成。

歌曲曲调优美,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规整。

从第二乐句开始直到结束句,运用了二声部合唱的方式,和声手法较为简单,使歌曲更有表现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

师: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

感觉怎样?

想说些什么?

(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

 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

 二、新授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唱

师:

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

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三、表现歌曲

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

表现歌曲意境。

 

师:

同学们,你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些江南景物的造型吗?

谁来表现轻拂的垂柳?

弯弯的拱桥?

轻轻地划船?

请你按自己的爱好与同学自由组合创编。

2、师生互动合作表现,自由穿梭在各种“造型”中,边做划船动作边演唱歌曲。

 3、教师二度范唱,创新表现歌曲。

师:

同学们创编的真好,老师把这首歌也变一变,唱一唱,请你听听里面有哪些不同的演唱形式?

(轮唱合唱)

学生学习轮唱歌曲。

 

四、拓宽欣赏

1、欣赏江南丝竹乐《水乡美》

师:

今天我们用齐唱轮唱合唱等形式初步学唱了一首很美的江南曲《忆江南》,其实江南的音乐还有很多,有以江南丝竹为代表的器乐作品,有以民歌小调为代表的声乐作品,还有以苏州评弹越剧锡剧等剧种为代表的戏曲作品,今天,老师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江南丝竹”(出示名词简介)

2、师生共同欣赏一首江南丝竹作品《水乡美》并观看江南丝竹演奏图片。

甜美,请学生思考乐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3、师生共同欣赏后总结江南丝竹乐的旋律特点。

4、欣赏江南舞蹈《水乡童谣》《莲湖童趣》的片断。

5、师生共同欣赏后总结江南舞蹈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诗歌舞等几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景美,乐美,而且歌美,舞美。

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为使它变得更加美丽而一起努力,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美江南”!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比较成功,教学时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并通过让学生合作创编、师生互动等音乐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都自主、积极、快乐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将本课推向高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西湖春晓》、《江南好》。

教材分析:

《西湖春晓》是由贺培真作词,贺绿汀作曲。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合唱歌曲,歌词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首歌曲的节拍采用6/8拍,好似小船在湖上飘荡的感觉,形象地表现了“人在镜中喧,船在画里摇”的意境。

欣赏这首歌曲,在让学生感受合唱所营造的意境和艺术魅力的同时,了解与西湖有关的音乐与文化,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能喜欢江南音乐,并开阔音乐文化视野。

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

 二、知识与技能:

1、走进西湖,了解西湖。

2、能够感受到八六拍的摇动感,能够感受到童声合唱的美感和合唱效果。

3、能够轻声跟唱歌曲部分旋律。

4、能够感受到江南音乐婉转细腻、清澈秀丽的风格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

情境创设法、对比欣赏法、多种感官调动法。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能感受到江南音乐婉转细腻、清澈秀丽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辨出B段旋律出现的顺序,并用颜色标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忆江南》

 1、集体练习

 2、个别、小组接龙检测练习

二、欣赏《西湖春晓》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对杭州有什么了解吗?

在北宋时期曾有人苏轼就曾在诗中这样写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可见,西湖有多么的美丽。

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一首赞美西湖的歌曲《西湖春晓》。

 2、初听歌曲,歌中都唱到了什么?

(出示课题并初听歌曲)

生:

朝阳、绿水、青山。

3、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歌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

(复听歌曲)生:

淡淡青烟漫山腰、皓皓朝阳上柳梢;这首歌曲是合唱……(出示歌词)

4、用童声合唱的音乐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杭州西湖,会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5、听第1次,谈情绪感受(可以用细腻等词汇来形容)

6、听第2次,谈童声合唱的合唱效果

7、看来,同学们已经被优美的旋律感染了,这首歌曲的作曲家贺绿汀就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他在创作这首歌曲时采用了6/8拍这种复拍子,营造了歌曲亦诗亦画的意境。

听第3次,站起跟着八六拍的节奏,感受摇动的感觉,并告知这是八六拍的表现效果。

8、拓展——走进西湖

(1)、我们从歌曲中感受到西湖的美,可这远远不够,让我们走进西湖,更深层地去了解西湖。

西湖历来就被文人墨客所称颂,他们是怎样赞美西湖的呢?

生:

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接下来,让我们来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西湖的故事。

生:

《雷峰塔》、《白蛇传》。

(3)、文人墨客赞美它,西湖到底有多美,我想现在就去看西湖,做西湖的画中人,邀请全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

(师播放西湖风景课件,背景音乐《西湖春晓》)生:

观看课件,欣赏西湖的美景,并随音乐边听边哼唱。

三、欣赏《江南好》民乐合奏

1、古诗《忆江南》白居易的朗读和理解。

2、民族乐器的了解。

下面这首《江南好》是用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又是怎样去表现我们美丽的江南的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民族乐器有哪些?

列举12 。

3、听第1次,谈江南音乐的特点,生总结。

4、听第2次,看歌谱,音乐是通过什么变化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受?

(节奏的密集、高音、圆滑线等)。

5、听第3次,用不同的颜色表示B段音乐的顺序。

6、师带生唱唱主旋律(或由生选) 。

四、背诵2首赞美江南的古诗并读一遍江南音乐特点婉转细腻、清澈秀丽。

五、小结:

江南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在祖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以后的教学中让我们共同去发现、去观赏吧!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所教的学生学习生活在北方,所以对江南的生活、文化、音乐并不了解、熟悉,但这也正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欣赏《西湖春晓》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并运用到今后的歌曲演唱中,课前我准备了有关西湖的诗歌、图片、故事,学生欣赏之后,加深了对西湖的了解,同时对西湖及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并进行故事的讲述,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

欣赏这首歌曲,在让学生感受合唱所营造的意境和艺术魅力的同时,了解与西湖有关的音乐与文化,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拓展环节可准备一些画家描绘西湖的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聆听一些有关西湖的其他歌曲,让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画一画西湖。

学生在随歌曲节拍轻轻晃动身体时,由于是6/8拍复拍子,学生在掌握时有一定难度,如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轻轻晃动,会好一些。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而我们的教师则应该注重“教而不思则罔”只有注重不断的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的进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材分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

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

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钢琴、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

(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

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

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

(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

(思考:

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

生谈自己的感受。

(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

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

“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表现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小结下课

总结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师生音乐再见!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明朗,学生学唱时的积极性高,加上学习歌曲时,我把采茶叶的舞蹈动作加在歌曲学习中,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体会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及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情绪等。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

歌曲中的乐句一二,旋律委婉、曲折,学生学习起来教困难,总是唱不好,这时我应该使用电子琴来帮助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的积极性较高,而且容易唱好,但是教学中没有运用好教学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