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0197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件下载.docx

该层提供服务:

从网络层接受要发送的数据包,将之分拆成数据帧;

按一定的成帧方案完成分帧,加校验码,加ack等操作;

进行适当的流量判断和拥塞控制;

启动定时器将之传递给物理层。

数据帧经信道传送给接受方,接受方数据链路层执行与成帧相逆的操作;

处理ack信息,终止定时器(或启动ack定时器,ack成帧传送);

判断是否为欲接受数据,数据是否出错,提交给网络层。

退回N步工作原理示意图:

 

写,描述如下:

1.数据结构:

typedefenum{false,true}boolean;

//blooleantype

typedefunsignedcharseq_nr;

//sequenceoracknumbers

typedefunsignedcharpacket[PKT_LEN];

//用数组存放数据

/*FRAMEkind*/

#defineData1

#defineAck2

#defineNak3

staticintphl_ready:

//物理层状态

next_frame_to_send;

//MAX_SEQ>

1;

usedforoutboundstream,andinitianizenextframegoingout

ack_expected;

//oldestframeasyetunacknowledged,andinitianizenextackexpectedinbound

frame_expected;

//nextframeexpectedoninboundstream,andinitializenumberofframeexpectedinbound

buffer[MAX_SEQ+1];

//buffersfortheoutboundstream

nbuffered;

//outputbufferscurrentlyinuse,and

initiallynopacketsarebuffered

bufferLen[MAX_SEQ+1]//bufferLen存储每个buffer中数据的有效长度

typedefstruct{//帧结构

unsignedcharkind;

seq_nrack;

seq_nrseq;

packetinfo;

unsignedcharcrc[4];

}frame;

2.模块结构:

给出程序中所设计的子程序完成的功能,子程序每个参数的意义。

A)staticbooleanbetween(seq_nra,seq_nrb,seq_nrc)//判断b是否是在a、c之间的帧

B)staticvoidput_frame(unsignedchar*frame,intlen)//crc编码并向物理层发送

C)send_data(unsignedcharkind,seq_nrframe_nr,seq_nrframe_expected,packetbuffer[],intdlen[])//生成帧

D)intmain()//主函数,分为五个事件

(1)NETWORK_LAYER_READY,事件发生后从网络层读数据,成帧;

若当前物理层可用,发送。

(2)PHYSICAL_LAYER_READY,事件发生后,若有未发送的帧,发送,否则置物理层状态为可用。

(3)DATA_INCOMING,事件发生后,来了arg个字节的数据,每接受一个数据,判断是否为帧尾;

若为帧尾,提取一帧,去掉填充,进行校验;

若校验结果正确,处理ack,然后处理数据。

接受完arg个字节,跳出。

(4)ACK_TIMEOUT,事件发生后,产生一个不含数据的ack帧,等待直到物理层有效,发送。

(5)DATA_TIMEOUT,事件发生后,重发ack_expected和next_frame_to_send之间的帧。

3.算法流程:

画出流程图,描述算法的主要流程。

四、实验结果分析

(1)描述你所实现的协议软件是否实现了误码信道环境中无差错传输功能

此协议软件实现了误码信道环境中无差错传输功能

(2)程序的健壮性

在较低误码率的信道条件下,该程序运行平稳,未出现任何差错,健壮性良好,在高误码率的信道条件下,程序运行有时会出现中断,但大多数时候均运行超过二十分钟以上,故本程序健壮性良好,但仍有值得改进之处。

(3)协议参数的选取:

滑动窗口的大小为7,重传定时器的时限2000,ACK搭载定时器的时限为300。

在go_back_n协议中(假设接受方一直有数据发送,即无ack定时器超时现象),滑动窗口的大小M,信道传输时延a,发送速率c,帧大小f在满足如下关系时信道利用率(M*(f/c)/[2a+2(f/c)])接近100%:

M>

=[2a+2*(f/c)]/(f/c);

由于实际数据传送很可能在某段时间类接受方无数据反送,涉及ack帧单独传送问题,故一般信道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但M的选择至少要满足公式。

至于防止M过大的问题,可通过实际测试的结果分析来得到合适的M值。

滑动窗口大小的选择直接涉及到信道利用率和数据拥塞的问题;

若太小,会导致信道空闲,利用率很低;

若太大,数据发送过快,会造成接受方数据链路层来不及处理,数据物理层及信道发生拥塞现象导致数据丢失,出错率增大,重传率高。

8000kbps的信道发送256字节的帧需要256*8/8000=256ms(256+270*2)/256=3.X,最大窗口应该7就行了.

重传定时器的大小由发送速率、信道时延及接受方的发送频率等确定,太小会频繁重发,太大也会降低信道利用率。

结合多项测试最终定为2000ms。

ack搭载定时器的时限由本站的发送频率决定,一方面,为了节省带宽应该尽量搭载使用。

另一方面当本站长时间无数据发送时应该尽量早点发送ack帧。

经过数项测试,定位300ms。

(4)理论分析:

无差错条件下分组层能获得的最大信道利用率应该是256/262*100%=97.7,而在误码率为1e-5的情况下应为256/262(1+262*8*0.00001)=95.5。

(5)实验结果分析:

你的程序运行实际达到了什么样的效率,比对理论推导给出的结论,有没有差距?

给出原因。

有没有改进的办法?

如果没有时间把这些方法付诸编程实施,介绍你的方案。

序号

命令

说明

运行时间(秒)

效率(%)

备注

A

B

1

datalinkau

datalinkbu

无误码信道数据传输

1957.413

52.58

96.97

2

datalinka

datalinkb

站点A分组层平缓方式发出数据,站点B周期性交替“发送100秒,停发100秒”

1525.156

48.57

87.69

3

datalinkafu

datalinkbfu

无误码信道,站点A和B的分组层都洪水式产生分组

1586.409

4

datalinkaf

datalinkbf

站点A/B的分组层都洪水式产生分组

1899.688

85.79

85.80

5

datalinkaf–ber1e-4

datalinkbf–ber1e-4

站点A/B的分组层都洪水式产生分组,线路误码率设为10-4

1028.149

38.08

38.60

实验成果离预期效果存在差距,尤其在有误码的条件下,信道利用率与理论之相比相差很大。

原因有几个方面:

填充字节和发送时候的延迟,这一方面无法缩短;

信道空闲,只是因为窗口大小、重传定时器的时限和ACK搭载定时器的时限的选择不是很恰当,这方面,需要多做测试来确定发送端、接收端的延时,再确定具体数值;

另外,ack的发送可能有些滞后,没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发送机制。

还有一点,从网络层受到数据后,我是把数据成帧后存起来的,现在看来,考虑到ack的更新,在发送时再成帧更有效率些。

(6)存在的问题:

在“表3性能测试记录表”中给出了7种测试方案,在测试中你的程序有没有失败,或者,虽未失败,但表现出来的性能仍有差距,你的程序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测试中没有失败,不过性能差距挺大。

主要是超时时限和窗口大小的问题。

五、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start_timer()不是在启动时就计时,而是在物理层发送了才开始计时;

相对的,start_ack_timer()是以启动就开始计时。

前者要考虑发送缓冲区的等待时间,而后者考虑的是ack是否被装到了帧上。

2.重传时限设定得比较长,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超时。

实践证明,这种情况下效率相对更高一点。

3.流量控制方面,首先窗口的大小可以控制。

然后发送和接收缓存区的大小也限制了流量。

六、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1)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际上机调试时间是多少?

三天,第一天花了大概7小时讨论程序结构以及函数的调用,第二天完成编程并调试,第三天写文档和性能测试,

(2)编程工具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包括Windows环境和VC软件的安装问题。

该实验要用vc++6.0,并且要在doc系统运行生成的exe文件。

(3)编程语言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包括C语言使用和对C语言操控能力上的问题。

大概没遇到什么问题。

遇到的只是一些函数的调用上。

(4)协议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包括协议机制的设计错误,发现协议死锁,或者不能正确工作,协议参数的调整等问题。

成帧时,开始我们帧结构是(ack帧序号数据长度数据内容校验和),长度在256时成了0,后来在成帧时去掉了数据长度这项。

(5)开发库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包括库程序中的BUG,库函数文档不够清楚导致误解,库函数设计在所提供的功能结构上的缺憾导致编程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或建议影响不同模块之间功能界限的划分。

一开始对NETWORK_LAYER_READY和PHYSICAL_LAYER_READY理解不清晰,不明白两者各自完成什么功能。

(6)总结本次实验,你在C语言方面,协议软件方面,理论学习方面,软件工程方面等哪些方面上有所提高?

C语言方面,加深了对数组及结构定义的理解。

虽然意图将结构强制转换为字符数组失败,但更了解了结构的定义和存储特点及鱼数组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