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1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2018年整理].docx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与计划目标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

第六章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第七章资金概算及来源

第八章效益分析

第九章结论

—、项目概况

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主要以发展“稻虾”、“藕虾”特色龙虾养殖为手段,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帮助当地人脱贫为目标的龙虾养殖项目。

项目周期为两年,设立地点是,项目建设单位是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的基础条件是30亩龙虾养殖基地,该项目依托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稻虾”、“藕虾”特色小龙虾养殖。

“稻虾"、"藕虾"连作寄养是一种生态链式农业循环养殖模式,项目以示范推广“稻田养虾”、“藕田养虾”为载体,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周边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通过这种养殖模式带动周边附属经济,带动农村人员家门口就业,带动贫困户和示范本地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本地人员收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提升综合竞争力,进而把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龙虾养殖基地。

二、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背景

该项目依托县政府扶贫支持,示范基地将着力于扩大生产,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己任。

“送一篓鱼,不如送一张网”,让农民脱贫致富,不仅要加大投入,更要给农民传授脱贫致富的科技。

只有让农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具备了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养殖基地将采取“示范场+农户”的形式,以前期30亩为点,联结农户并以点带面,通过租借贫困农户稻田、聘请贫困农户务工等多种方式,来增加贫困户收入。

同时养殖基地自身的经营发展也将产生示范效应,后期引导和帮助贫困农户学习“稻虾”、"藕虾”养殖技术,以便农户后期进行龙虾稻田、藕田个人养殖。

为农户提供学习发展的平台,共同探索推进小龙虾特色养殖模式。

项目将有效利用本地养殖优势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以“摸得着、看得见、学得着”的方式,为农户开创增收致富之路。

2、项目建设必要性

拥有优良的龙虾养殖环境,当地人员多数以外出务工和务农为主,急需探索出特色的本地特色经济。

在项目成功后,可以依托现有资源增多种养殖种类,扩大规模,初步建立种养殖一体的立体农业,通过各式各样的经营手段提升村的经济竞争力。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区域综合环境:

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沟纵横,水源较为充足,且周边无工业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而小龙虾对水质要求不高,生命力强,最适水温10~30°C,最适pH值为7.5~8.5,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小龙虾养殖,而且当地农民都有田,项目实施起来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响应,可帮助当地人快速脱贫致富。

2、项目优势:

“稻虾”,是指稻虾共养,稻虾共生是指利用稻田种植一季中稻,期间养两季虾的种养模式,小龙虾是经济型淡水虾种,食性杂而广,县河沟纵横,低洼地众多,螺、蚌、南瓜等货源多,饲料丰富,成本低,养殖小龙虾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为可贵的,小龙虾出售后再种一季水稻,因稻田无农药,且有机肥丰富,结稻米成了无公害的绿色大米,是实施新型综合种养技术成功的典型之一。

“藕虾”是指在藕田里放养了小龙虾。

莲藕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微生物,而这种微生物正好可以作为小龙虾饲料。

反过来,小龙虾的粪便也是莲藕生长的天然肥料。

这样种出的藕和养出的虾更绿色、生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稻虾”“藕虾”这两种龙虾养殖模式都是互利共赢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索。

3、周边环境:

村位于县窗口地区,距县城10公里左右,基础条件好,信息畅通,区位优势独特,交通非常便利。

县尚无一个较大型的小龙虾特种养殖基地,县内特种水产品种缺乏,县及周围市场对龙虾的需求巨大,尤其夏季高峰期,发展特色龙虾养殖很有潜力。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计划目标

本项目由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承担,2015年以“基地+农户”的方式在村建设了30亩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培训聘请了5户以上贫困农户进行初期养殖,为贫困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项目后期将通过以“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在2018年内发展特色龙虾养殖达到100亩,其中3亩以上的农户至少达20户,使得周围农户都能从龙虾养殖及相关产业中获利。

本项目的目标为,通过探索“稻虾”“藕虾”健康生态龙虾养殖模式,以点带面,发展村龙虾养殖及相关产业,带动村的经济发展并帮助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助力大家快速脱贫。

五、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

1、 项目建设目标

按照“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采取小龙虾“稻虾”、“藕虾”连作寄养结合模式,在2015年成立小龙虾养殖协会,由协会与养殖农户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并负责协调联系技术服务。

致力将村打造成为县一个特色小龙虾养殖基地,并在创绿色水产品品牌的同时,努力为县扶贫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增添一个新亮点。

2、 实施方案

2015年项目初期,通过投资45万元,开发面积30亩,按国家标准建设内容为回形池开挖、沟渠疏通、道路平整、生产棚搭建、防逃设施修建、虾种投放、优质无公害水稻、莲藕栽植等。

项目建成后,农田亩平增收1000-2000元以上,成为推广“稻虾”、“藕虾”连作的示范基地。

后期实施计划是今年投资35万元,新开发面积50亩,建成共计80亩小龙虾稻田、藕田寄养的整体板块养殖基地。

同时争取各方投资30万元,健全产品销售网络和完善加工服务体系建设。

六、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1、投资估算:

改建基地50亩,总投资35万元。

土地流转费:

1800元/亩x50亩=9.0万元基础建设费(含防逃设施):

1500元/亩x50亩=10.25万元虾苗成本(两造):

50元/千克x34千克/亩x50亩=8.5万元水稻种植成本:

300元/亩x50亩=1.5万元

人工管理费:

150元/亩x50亩=0.75万元

流动资金:

5万元

2、项目收益

收入:

虾(以市场平均预期回收价格40元/公斤来计):

250千克/亩x50亩x40元/千克=50万元

水稻:

300千克/亩x40亩x4元/千克=4.8万元

收益:

(50+4.8)-30=24.8万元

七、资金概算及来源

1、 项目预计总经费35万元,其中申请贷款30万元,合作社自筹5万元。

2、 项目经费情况表

项目经费情况表经费单位:

万元

经费投入预算

经费支出预算

来源

预算数

科目

预算数

申请贷款

30

场地建设费

20

合作社自筹

5

材料费

10

银行贷款

劳务费

5

其他来源

其他

合计

35

合计

35

八、经济、社会效益

(一) 农户增收情况:

⑴以1亩水田计,养一造虾约需虾苗34公斤,一年虾种成本为1700元。

(2)以1亩水田1造产虾100公斤计,一年可生产小龙虾两造,年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保价回收价格30元/公斤来计,1亩水田产虾年销售收入6000元,除去虾苗及其他费用3000元,每亩水田养虾年可创收3000元,其中增收估算还不包括水稻和莲藕的收益。

(二) 社会效益

项目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大资金及科技的投入,改变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而达到农业综合效益成倍增长的目的,为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指明路子。

“稻虾”“藕虾”的养殖模式还是新型综合种养技术成功的典型之一,一方面既可以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它还能增加财税收入,对强镇富民,保障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通过新型养殖模式,提高农田利用率,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了县的经济竞争力。

(三)生态效益

项目示范基地水源、水质保护较好,农户养殖的农田使用农家肥料和低毒农药,不会对虾和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绿色环保产品的要求。

并且“稻虾”“藕虾”的养殖模式,平衡水稻、莲藕和龙虾的关系,达到绿色生态且高效的养殖模式。

九、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