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17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0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docx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

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

LT

第一章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1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根据用途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功率:

查《减速器设计实例精解》表2-1,轴承效率=0.98,蜗轮蜗杆传动效率=0.8,联轴器效率=0.99,得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4.40KW

由《减速器设计实例精解》表8-2,可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5.5KW

3、电动机的选择

假定选择电动机的型号为Y132M2-6,电动机额定功率=5.5KW,同步转速n=1000r/min,满载转速n=960r/min。

由表2-2可知单级蜗轮蜗杆传动比范围为,现暂取,n=

由链的线速度,得输送链链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对链轮分度圆直径进行取整D=100mm

则链的实际转度为:

r/min

()

1.2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

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如下:

总传动比

满足要求。

1.3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的计算

传动装置的运动、动力参数的计算如下:

1、各轴转速

=28.66r/min

2、各轴功率

KW≈4.36KW

KW≈3.42KW

KW≈3.32KW

3、各轴转矩

 

第二章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2.1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如下:

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和公差等级

考虑到蜗杆传动传递的功率不大,速度不太高有相对滑动速度,蜗杆选用45钢,表面淬火处理,HRC=45~50。

设相对滑动速度<6m/s,故蜗轮选用铸铝铁青铜ZCuAl10Fe3,选用8级精度。

2、确定蜗杆头数和蜗杆齿数

由表10-5选取=2,则=i=33.5×2=67

3、初步计算传动的主要尺寸

因为是软齿面闭式传动,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则有

①、蜗轮传递转矩T=1139600

②、载荷系数。

由表10-6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1.0;设蜗轮圆周速度<3m/s,取动载荷系数=1.0;因工作载荷平稳,故取齿向载荷分布系数=1.0,则=1.0×1.0×1.0=1.0

③、许用接触应力。

由表10-7查取基本许用接触应力=180MPa,应力循环次数为

N=60anL=60×1.0×28.66×20000=3.44×10

故寿命系数为

④、弹性系数=160,则模数m和螺杆分度圆直径

=2495.38

由表10-8选取m=6.3mm,d=63mm,则

4、计算传动尺寸

①、蜗轮分度圆直径为

②、传动中心距为

5、验算蜗轮圆周速度、相对滑动速度及传动总效率

①、蜗轮圆周速度

与初选相符合,取=1.0合适。

②、导程角由tan=mz/d=6.3×2/63=0.2,得=11.31°

③、相对滑动速度

与初选值相符,选用材料合适

④、传动总效率

由查表10-9得当量摩擦角,则

原估计效率0.8与总效率相差较大,需要重新较大,需要重新计算

6、复核

=2433.00mm

7、验算齿根抗弯强度验算公式为

①、K、T、m和、同前

②、齿形系数。

当量齿数,由图10-2查得=2.5

③、螺旋角系数

④、许用弯应力

由表10-10查得=90MPa,寿命系数为

则抗弯强度为

=22.98MPa<

抗弯强度足够

8、计算蜗杆传动其他几何尺寸

①、蜗杆

齿顶高

全齿高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螺杆螺旋部分长度为

取=110mm

螺杆轴向齿距

螺杆螺旋线导程

②、蜗轮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外圆直径

齿宽

齿宽角

咽喉母圆半径

轮缘宽度

取b=55mm

9、热平衡计算

取油温t=70℃,周围空气温度t=20℃,通风良好,取℃),传动总效率为0.78,则散热面积为

=1.28m

2.2螺杆副上作用力的计算

螺杆副上作用力计算如下

1、已知条件

高速轴传递的转矩T=43370,转速n=960r/min,蜗杆分度圆直径d=63mm,低速轴传递的转矩T=1139600,蜗轮分度圆直径d=422.1mm。

2、螺杆上的作用力

(1)圆周力,其方向与力作用点圆周速度方向相反

(2)轴向力,与蜗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径向力

其方向由力的作用点指向轮1的转动中心

3、蜗轮上的作用力

蜗轮上的轴向力、圆周力、径向力分别与蜗杆上相应的圆周力、轴向力、径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3箱体内壁

在蜗杆副轮廓线基础上绘出箱体的内壁,这里蜗轮外圆到内壁的距离由表4-1中公式≥1.2,下箱座壁厚=0.04a+3=0.04×241.05+3=12.642mm,取=15mm,而≥1.2=1.2×15mm=18mm,取=18mm,取蜗轮轮毂到内壁的距离=20mm。

 

第三章轴的设计计算

轴的设计计算与轴上轮毂孔内径及宽度、滚动轴承的选择和校核、键的选择和验算、与轴连接的半联轴器的选择同步进行。

3.1蜗杆轴的设计与计算

1、已知条件

蜗杆轴传递的功率P=3.25KW,转速n=960r/min,传递转距T=43.37,蜗杆分度圆直径为63mm,d=47.88mm,宽度b=110mm。

2、轴的材料和热处理

因传递的功率不大,并对重量及结构尺寸无特殊要求,查表8-26,选用常用的材料45钢,考虑到蜗杆、蜗轮有相对滑动,因此螺杆采用表面淬火处理。

3、初算轴径

初步确定蜗杆轴外伸段直径。

因蜗杆轴外伸段上安装联轴器,故轴径可按下式求得,由表9-8,可取C=120,则

=19.9mm

轴与联轴器连接,有一个键槽,应增大轴径,则

取=22mm

4、结构设计

1)、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蜗杆的速度

减速器采用蜗轮在上螺杆在下结构。

为方便蜗轮安装及调整,采用沿蜗轮轴线的水平面剖分箱体结构,蜗杆轴不长,故轴承采用两端固定方式。

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处开始设计。

2)、轴段①的设计

轴段①上安装联轴器,此段设计应与联轴器设计同步进行。

为补偿联轴器所连接两轴的安装误差、隔离振动,选用弹性销联轴器。

查表8-37,取=1.5,则计算转矩

=65055

由表8-38查得GB/T5014-2003中的LX3型联轴器符合要求:

公称转矩为1250,许用转速为4750r/min,轴孔范围为,结合伸出段直径,取联轴器毂孔直径35mm,轴孔长度84mm,J型轴孔,A型键,联轴器从动端代号为LX335×84GB/T5014-2003,相应的轴段①的直径d=35mm,其长长略小于毂孔宽度,取L=80mm。

3)轴段②的直径

考虑联轴器的轴向固定及密封圈的尺寸,联轴器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为

h=。

轴段②的轴径,其最终由密封圈确定,该处轴的圆周速度小于3m/s,可选用毡圈油封。

由表8-27,选取毡圈40JB/ZQ4606-1997,则。

由于轴段②轴段的长度L涉及的因素较多,稍后再确定。

4)轴段③和轴段⑦的设计轴段③和⑦安装轴承,考虑到螺杆受径向力、切向力和较大轴向力,所以选用圆锥滚子轴承。

轴段③安装轴承,其直径应既便于轴承安装,又符合轴承内径系列。

现暂取轴承为30209,由表9-9查得轴承内径d=45mm,外径D=85mm,宽度B=23mm,T=20.75mm,内圈定位轴肩直径d=52mm,外圈定位凸肩内径D=75mm,a=20.1mm,故d=45mm,螺杆轴承采用油润滑,轴承靠近箱体内壁的端面距离箱体内壁距离=8mm。

通常一根轴上的两个轴承型号相同,则d=45mm,为了螺杆上轴承很好地润滑,通常油面高度应到达最低滚动体中心,在上油面高度高出轴承座孔底边15mm,而螺杆浸油深度应为

螺杆齿顶圆到轴承座孔底边的距离为

,油面浸入螺杆约0.75个齿高,因此不需要甩油环润滑螺杆,则轴段③及轴段⑦的长度可取为L=L=B=23mm。

(5)轴段②的长度设计轴段②的长度L除与轴上零件有关外,还与轴承座宽度及轴承端盖等零件有关。

取轴承座与蜗轮外圆之间的距离=15mm,这样可以确定出轴承座内伸部分端面的位置和箱体内壁位置。

由前面的计算得知下箱座壁厚取=12mm,由中心距尺寸241.05mm>200mm,可确定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M12、箱体凸缘连接螺栓直径M10、地脚螺栓直径M16,轴承端盖连接螺栓直径M8,由表8-29取螺栓GB/T5781M8×20。

由表8-30可计算轴承端盖厚e=1.2×=12mm,取e=12mm。

端盖与轴承座间的调整垫片厚度为=3mm。

为方便不拆缷联轴器的条件下,可以装拆轴承端盖连接螺栓,并使轮毂外径与端盖螺栓的拆装不干涉,故取联轴器轮毂端面与端盖外端面的距离为=15mm。

轴承座外伸凸台高=3mm,测出轴承座长为L=52mm,则有

=(15+12+3+52-8-23)mm

=51mm

(6)轴段④和⑥的设计该轴段直径可取轴承定位轴肩的直径,可取d=d=52mm,轴段④和⑥的长度可由蜗轮外圆直径、蜗轮齿顶外缘与内壁距离为=15mm和螺杆宽b=110mm,及壁厚、凸台高、轴承座长等确定,即

=(

=139.215mm

圆整,取

(7)螺杆轴段⑤的设计轴段⑤即为螺杆段长,L=b=110mm,分度圆直径为63mm,齿根圆直径d=47.88mm

(8)轴上力作用点间距轴承反力的作用点距离轴承外圈大端面距离a=20.1mm,则可得轴的支承点及受力点的距离为

=+L+a=30mm+51mm+20.1mm=101.1mm

==T-a+L+=24.75mm-20.1mm+140mm+

=199.65mm

B=2+b=2×17mm+80mm=114mm

5、键连接

联轴器与轴段①间采用A型普通平键连接,由表8-31得键的型号为键10×8GB/T1096-1990。

6、轴的受力分析

①、画轴的受力简图轴的受力简图如图3-1所示。

图3-1受力简图

②、支承反力在水平面上为

R=R

在垂直平面上为

R=-

=1137.70N

R=F-R=1965.32N-1137.70N=827.62N

轴承A的总支承反力为

R=

轴承B的总支承反力为

R=

③、弯矩计算

在水平面上,螺杆受力点截面为

M=R=688.42×199.65=137443.05

在垂直平面上,螺杆受力点截面左侧为

M=R=1137.70×199.65=227141.8

螺杆受力点右侧为

M=R=827.62×199.65=165234.3

合成弯矩,螺杆受力点截面左侧为

M=

=265488.21

螺杆受力点截面右侧为

M=

=214925.49

④、画弯矩图弯矩图如图3-2、3-3和3-4所示

图3-2

图3-3

图3-4

⑤、转矩和转矩图T=87940

转矩图如图3-5所示

图3-5

7、校核轴的强度

由弯矩图可知,蜗杆受力点截面左侧为危险截面

其抗弯截面系数为

W=

抗扭截面系数为

W=

最大弯曲应力为

=

扭剪应力为

按弯扭合成强度进行校核计算,对于单向转动的转轴,转矩按脉动循环处理,故取折合系数a=0.6,则当量应力为

由表8-26查得45钢调质处理抗拉强度极限=650MPa,由表8-32用插值法查得轴的许用弯曲应力=60MPa。

<,强度足够。

8、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带轮处键连接的挤压应力为

=12.39MPa

取键、轴及联轴器的材料都为钢,由表8-33查得,

<,强度足够。

9、校核轴承寿命

①、计算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