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9110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 考试范围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俄国,乌申斯基《人事教育的对象》。

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1.①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

《大教学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②洛克“白板说”。

③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他主张培养自然人要进行三种教育:

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④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的目的:

他深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

⑤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他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两部分:

选择目的和道德目的。

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⑥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教学五步骤:

1.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

3.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

4.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提出“儿童中心论”。

※12.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新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苏联)马卡连柯《教育诗篇》

13.(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

(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

1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第二,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第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第四,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第五,教育学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密切。

1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

2、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4、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

第一章

1.教育的发展历史,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作不同的划分。

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划分尺度:

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划分:

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以生产关系为尺度来划分:

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2.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4.在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

教育目的:

学而优则仕。

教学内容: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5.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国家形态的教育;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分,包括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两种历史形态的教育。

6.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7.《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6项改革任务: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四是改革办学制度;

五是改革管理体制;

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第二章

1.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②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根据;

③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动因;

④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尺度;

⑤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归宿。

2.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③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

3.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②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③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

④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①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②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④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④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

6.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②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③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④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7.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②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③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8.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②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③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9.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技术的功能;

②教育具有创新科学技术的功能。

10.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②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①教育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章

1.人的发展,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2.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②人发展的阶段性;

③人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人发展的互补性;

⑤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①内发论:

该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动力源自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的成熟机制决定的。

②外铄论:

该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源自外在的要求,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①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②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③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5.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

①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

②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6.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②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③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①加速人的发展;

②发掘人的潜力;

③提升人的价值;

④健全人的个性。

8.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①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②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

③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

9.“教育万能论”的错误,17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18世纪德国思想家康德就是典型代表。

第四章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规定人的社会角色,另一部分是规定人的质量规格,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2.教育方针包括:

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教育目的强调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科教学目标与国家教育目的处在不同层次上,这种层次关系由高到低分别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或学科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

①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②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③教育目的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如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教育工作的最后归宿是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即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行为发生改变并达到一定标准。

⑤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的。

5.影响教育目的指定的因素?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历史上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就提出过不同的教育目的的主张)

6.西方教育目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将教育为神学服务、以神道压抑人道推到了极端的地步。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的贡献指标。

(代表人物: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

①柏拉图确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哲学家和军人。

他主张教育由奴隶主国家统一办理,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儿童的习惯,使之获得理性。

②法国涂尔干强调社会是超越于个人的客观实体,强调教育按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来培养人才。

③德国斯泰纳提出了公民教育、劳作学校的思想,主张把国民学校从读书学校的性质改组为劳作学校,对劳动人民子女施以劳作训练和沙文主义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生产技术又绝对服从于资产阶级国家利益的工人和士兵。

④美国赫钦斯,对由古希腊所开创的西方古典文明十分推崇,希望回到古典、回到名著,追求教育的一种永恒价值,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理智能力卓越、思维习惯良好和技能优秀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