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476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市高三地理学科会议纪要Word文档格式.docx

本届地理学科会议提供了大量的供高三地理任课教师下载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其中,多媒体课件三份,2007-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80份,本省各地市质检卷3份,我院自编的高考试题8份。

深受高三地理任课教师的欢迎,特别是来自农村地理教师的欢迎。

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简要汇总如下:

一、会议主要内容

1.2009年高考福建省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2.考生答题质量分析

3.高考文科地理综合能力测试依据

4.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高考发展的互动关系

5.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与地理高考走向分析

6.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高考命题的直接影响

7.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8.上学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研工作回顾

9.新学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10.省级专家与高三地理中心组成员座谈交流,并制定本学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二、会议总结

与会代表根据2009年高考特点和总复习的经验与教训,对2010年高考复习达成共识。

通过省级专家与高三地理中心组成员座谈交流、探讨,制定了《新学年福州市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新学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现分述如下。

(一)新学年福州市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1.深入研究和领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新课程标准地理科考试大纲》、《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地理)》、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新课程2009届毕业班教学建议(地理)》的精神,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

⑴教师学习《考试说明》时,要注意结合《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地理)》、《福建省新课程2009届毕业班教学建议(地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考点及其要求广度和深度。

⑵关于初中地理部分,《考试说明》只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没有确定具体的考点。

教师可以根据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新课程2009届毕业班教学建议(地理)》的精神侧重复习“区域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和“区域认识方法”的内容,并注意与高中地理有关内容以及省情和乡情的有机联系。

2.认真分析2009年高考试题特点,考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备考效益。

⑴试卷的特点

①试题结构较稳定

本试卷与近几年旧课程的高考试卷相比:

题型、结构、题量与分值变化不大,相对稳定。

从试题题型的构成来看,由第I卷的选择题(48分)和第II卷的非选择题构成(52分),第II非选择题的实际构成主要由简答题和问答题构成,但第I卷多了l道选择题,第II卷大题量减少一题文科综合题中的地理题,多了三题选作题。

②试卷的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本次试卷的难度值适中,难度的把握符合考试说明要求,较其他年份容易。

本次试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好、中、差的学生分数差别较大。

③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有机结合

考试内容的构成来看,一是以考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

二是考查方式以应用高中系统地理原理分析高中与初中地理的问题,同时体现以初中区域地理案例支撑高中系统地理理论。

④新颖图表的试题呈现形式

2009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每一题组都有一幅图表,试卷共有9幅地理图表,而这些图表比较新颖,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结论,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图表进行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

文图结合的试题呈现形式,图文有机结合,突显地理学科特色,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思维品质。

⑤立足基础,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区域能源的调配与开发条件、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运用等高线判读地形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产业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海岸类型、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式、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等。

⑥注重创新,体现区域特色

试题从现实问题立意,问题的设置侧重于知识的迁移、转化、综合。

如第37(3)题,以“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分析”等为载体,强调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实际问题,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区域性和时代性。

选材新颖,出现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式下,针对中国外汇储备多,中国到国外投资的新话题和应用案例分析法解决问题等新题型。

新课程强调注重对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试卷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设计了37题的切入点较新(中国到国外投资)的新题型,以体现新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应用案例分析法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本试卷的第37

(2)(3)(4)题,就较好地落实了本要求,本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体现试题的创新性。

试卷选取台湾海峡两岸为载体,考查海峡两岸的海岸类型以及福建海岸带的有关知识,体现区域特色。

⑦能力立意,体现学科特色

试题体现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试题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地理学科能力。

如选择题的第3、4、5、7、8、9以及37题,基本能反映出这一考核目标。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注重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绘图的能力,也是地理学科考核的主要目标,本试卷的试题以图文形式呈现,每一个题组都是根据图表来设置问题,试卷共有9幅图表。

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及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

特别是第37题的图文材料,据此设置的第

(1)、

(2)、(3)、(4)小问,更能突出以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课程的两个重要特点,将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来考查,如第37题

(1)

(2)(3)(4)等有关地形类型的判读、水文特征的描述、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分析,以及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考查,均较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区域知识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⑧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

试卷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选材新颖,注意创新。

试题背景的选择上,关注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涉及内容如“台湾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台湾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等为载体等,虽然以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材料来命题,但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中学地理教学起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⑵学生答题主要存在问题

①地理概念不清

如37题

(1)

(2):

地形类型判断错误,将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混答,水文特征写为水系特征或水文和水系特征都答。

说明学生对地形类型概念没有掌握,水文、水系概念混淆

②读图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差

如37题把A误判为巴西高原,把河流误判为亚马逊河,把地形误判为亚马逊平原;

40题A台湾海峡两岸的类型颠倒,东岸和西岸相反;

40题B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表述能力低;

40题C将该流域说成长江,将上游山区说成云贵高原、西北内陆地区。

说明学生的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判读能力、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读一个地区的能力差。

③从图文中有效提取信息能力差

如37题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等,学生没有结合降水柱状图进行判断;

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没有从题干文字和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④审题能力差,答题不规范,不全面

如37题(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学生曲解题意为“发展农业的条件”来答;

审题偏差,没能从“自然原因”回答问题;

37题(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学生审题偏差,对吸引投资和适宜投资含义不清,概念混淆;

37题

(1)主要地形类型多写;

37题(4)只写交通便利,没能概括出“水运”便利;

40题A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学生审题偏差,开发利用方式和有利条件无法相对应,答题不完整,大多数只是写2种。

40题B

(1)据图说明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有的学生将空间分布特点答为时间分布特点。

40题C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直接答出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等,但没有说明理由。

⑤错别字多

如37题把汛期写成讯期;

40题B地质灾害类型的专用名词错别字多,“滑坡”写为“滑波”,“泥石流”写成“泥失流”。

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备考效益

从考生答题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出,考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理概念不清、读图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差、从图文中有效提取信息能力差、审题能力差,答题不规范,不全面、错别字多等。

新学年高三地理复习要特别注意针对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考试题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备考效益。

①注重基础落实,突出主干知识

地理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

其中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

如:

地球与地图、气候与自然带、地理计算、区位分析、人口与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落实掌握主干知识,要做到:

第一,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

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

所以对于地理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

第二,联系具体区域进行总结归纳

例如,某区域气温、辐射特点及成因;

某区域降水特点及成因;

某区域气压和风的状况;

某地天气变化及其原因;

某区域热力环流及其变化;

某区域季风特点及其成因;

某区域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某区域的地形特征;

某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

某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原因;

某一河流的水文特征;

某河流补给状况及原因;

某区域水能丰富的原因;

某区域的自然特征;

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选修内容也要落实在区域上。

第三,重视相似概念的比较

对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要抓本质,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可运用以下方法学习地理概念:

运用分析比较方法,辨析学习易混淆的概念,抓本质属性;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

学会抓关键词对概念加以剖析,综合掌握其内涵。

②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加强读图能力培养

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37题,区域地理往往成为试题命题的切入点。

从高考地理阅卷得分统计来看,考生区域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