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0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docx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

(一)

一、填空题30分

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与(),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和()方面的作用。

2.新课程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和()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和()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和()的关系。

教师教学时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与()的关系。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中()既是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其他三方面的载体。

4.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和()。

5.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与("”),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与体系,处理好()与()的关系。

6.新标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细化为()()、()、()等习惯。

二、简答题30分

1.“探索”在课程标准中是表述哪一类目标的动词?

其基本含义是什

么?

2.什么是数感?

3.说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的“四基”?

2

4.简述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5.什么是延迟评价?

三、论述题24分

1.数学课程资源指的是什么?

请举例叙述数学课程资源的内容。

2.请以教学中的实例说明,如何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四、案例分析(任选1道)16分1.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

你的1200步大约有多长?

1200名学生站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

这几个问题都是通过对1200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的了解,感受数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请就这几个问题,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2.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对身高进行记录保留,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

那么在第二学段怎样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呢?

请就第二学段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4一、填空题30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傲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偲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2.新课程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教师教学时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圆心阐述。

其中(知识技能)既是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其他三方面的载体。

4.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与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

6.新标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细化为(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习惯。

二、简答题30

1.“探索”在课程标准是表述哪一类目标的动词?

其基本含义是什么?

P722.什么是数感?

P53.说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的“四基”?

P84.简述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P4955.什么是延迟评价?

P536.数学课程资源指的是什么?

i青简要叙述数学课程资源的内容。

P67三、案例分析(任选1道)201.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

你的1200步大约有多长?

1200名学生站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

这几个问题都是通过对1200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的了解,感受数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请就这几个问题,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2.在第一段,学生已经对身高进行记录保留,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

那么在第二学段怎样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呢?

请就第二学段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四、论述题20请以教学中的实例说明,如何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

(二)

一、填空题。

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 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7、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 “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9、 《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 《标准》中所提出的“两能力”是指: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4、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1、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0

A、教教材B、用教材教

3、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 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A、成绩 B、目的C、过程

6、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次。

A、一B、二C、三D、四

7、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

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A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引导者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9、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 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10、 推理一般包括(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

和演绎推理

三、 多项选择题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

3、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0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

4、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o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

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5、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四、 简答题。

(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主要体现在:

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 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5、 教学中应当注意哪几个关系?

答:

1、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2、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4、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6、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要注意什么?

答: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三)

一、填空(30个空)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和谐)地发展。

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

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3、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0

4、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5、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6、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o

7、 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法)的有力手段。

8、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9、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0、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