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748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docx

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灵魂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主题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精髓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基础

以上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3、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4、理想的特征:

(1)现实可能性  

(2)阶级性  (3)超前性  (4)时代性  (5)实践性

5、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坚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行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6、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

新年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人经过长期感受和思考之后所接受的结果是稳定的。

(2)执着性。

谁都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都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信念带有极大得执着性。

(3)多样性。

不同的人由于众多的原因,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信念

(4)亲和性,亲和性是信念在感情上的表现,志同道合就是信念亲和性的表现

 

7、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

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

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通向理想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往往是充满了曲折。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

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

正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一样。

(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

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理想对现实的超越性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

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和波折,充满着曲折和坎坷。

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

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就是如此。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的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辱感的统一。

(2)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9、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同胞骨肉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9、我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敌

 

10、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老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通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11、人生价值的评价(四个坚持)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2、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P79---81

(1)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的心理或陈精神活动,通常用知、情、意来概括。

(2)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有有良好的心理。

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

(3)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

(4)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合理调控情绪

④积极残疾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3、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P87

(1)正确认识个对自然地依存关系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地关系

 

14、道德的其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3)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1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P95---98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16、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P99---100

(1)坚持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前面抛弃。

(2)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

剔除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3)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4)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5)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吸收其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又积极意义的精华。

 

17、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1)爱国守法 

(2)明礼诚信 (3)团结友善 (4)勤俭自强 (5)敬业奉献 

 

18、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1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0、结婚的法定条件(必备条件)

(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22,女20)  (3)符合一夫一妻制

21、离婚  

(1)两个原则:

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  

(2)两种方式:

协议离婚;诉讼离婚

 

法律部分

1、宪法的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性质,国体,国家的阶级性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5)基本经济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基层群众制度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利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义务。

 

6、我国的国家机构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7、民法的特征:

(1)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2)民法调整的对象是财产关系(债权关系、物权关系)和人身关系(人格权关系、身份权关系)

 

8、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核心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1.不为欺诈行为; 2.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3.不规避法律、曲解合同条款;4.不为不正当竞争。

 

9、民事主体:

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

 

10、民事行为能力三种情况: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正常、智力健全、能完全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

①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

 

11、法人成立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1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依照法定的形式

 

13、代理种类种类:

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委托代理

 

14、民事权利制度------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格权、身份权

(1)物权 (是最典型、最完全---所有权)        

(2)债权(付请求权、给付受领权、保护请求权) 

(3)知识产权

著作权和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商号权

(4)继承权

(5)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

①人格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