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73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安全下教案.doc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

安全教育备课

四年级下册

济南出版社

第九课防盗有妙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防盗的基本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学会识别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并能够挤时间采取恰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防盗妙招我来说

1.学生讲述自己出门在外的防盗措施,也可结合具体案例讲述。

2.师生讨论:

(1)出门在外财物如何保管?

(2)人多拥挤应注意什么?

(3)公共场合如何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4)家庭信息如何保护?

(5)家庭防盗怎么做?

3.分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4.研讨比拼:

看看谁的防盗妙招多。

5.评比“最佳妙招奖”。

三、遇到窃贼怎么办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遇到窃贼行窃时的感受、疑惑和困难。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把一些常见的和具有指导价值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成若干个“怎么办”。

如“发现盗贼正在行窃邻居家怎么办”“放学回家发现家中被盗怎么办”……

3.每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课前收集到的信息,总结出解决办法,并记录下来。

4.各小组交流研究成果,并按照课文中“阅读与拓展”中的样子,整理成“安全宝典”,存入“班级图书角”。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五、作业

和家长谈谈学到的妙招。

六.教学反思

1.初步了解防盗的基本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学会识别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并能够挤时间采取恰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十课小心煤气中毒

教学目标

积极向学生宣传煤气中毒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煤气中毒的预防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前收集学校为预防煤气中毒采取了哪些有利的措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转眼间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你知道在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吗?

2.近几年来,在我县许多学校和村庄都先后发生过一系列的煤气中毒事件,轻则造成身体残疾,重则会导致生命危险。

预防煤气中毒,是我们今冬的一项重要工作。

(板书课题)

二、学习案例,认识煤气中毒的危害性

1.投影出示下列案例:

(1)某派出所接到报警,赶往王家,很快闻到刺鼻的煤气味,他们撞开紧闭的房门,发现屋内的三男二女,已经昏迷。

民警们一边打开紧闭的门窗,一边救治。

原来这一家人晚上使用煤球炉,又未装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导致全家煤气中毒,差点酿成大祸。

(2)某市一对母女在洗澡时,因管道煤气泄漏中毒身亡。

母亲王某32岁,女儿才6岁。

当日下午5时许,王和女儿打开管道煤气烧水洗澡,。

王的父亲外出归来,闻到屋内有很浓的煤气味,卫生间内无人应声,急忙报警。

母女俩送往医院,但仍回天无力。

2.讲授:

煤气中毒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煤气炉或未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

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发花、全身无力、心慌、呼吸困难等。

所以,在洗澡、做饭、冬季取暖时,一定要注意通风,对自身感觉要敏感,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学习防范和自救措施

1.防范措施:

(1)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2)要安装必要的预防和报警设施。

2.自救措施:

(1)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2)对昏迷者,要清除口腔异物,解开患者衣物,放低头部,注意保暖;(3)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饮料,促其清醒;较重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送往医院治疗。

第十一课对家庭暴力说“不”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家庭暴力。

2.了解家庭暴力可能的施暴者。

3.使学生知道受伤害时如何寻求珍惜及求救管道。

4.如何制止家庭暴力的侵害,自助助。

教学设计:

一、认识家庭暴力

1.让学生观看介绍家庭暴力的录像带,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家庭暴力。

2.学生对于家庭暴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老师于课堂之中向学生解说并举例向学生说明。

案例:

一对夫妇经常要儿拿重的东西,然后跪在的上爬行,或是在儿爬行擦的板的时候,用脚去踩儿的手掌,这位童的父母还经常将儿捆绑关在厕所里,甚至止儿去学校上课。

3.让学生一起讨论:

(1)认识什么是家庭暴力。

(2)了解家庭暴力可能的施害者。

4.教师补充说明:

家庭暴力有很多种,不一定只是殴打,有时候威胁、恐吓、排斥、孤立小朋友,精神上的待例如言语辱骂、疏于照顾、身体的殴打、、经济控制与财物破坏,或者是没有提供适当的食物、衣物、没有给小朋友稳重的住所与照顾,这些都可以称为是家庭暴力。

二、防范家庭暴力,珍惜自己。

1.全班共同讨论受到家庭暴力时如何寻求珍惜。

2.老师做最后的说明要如何珍惜自己如何制止家暴的侵害。

三、阅读与拓展

《家庭暴力有可依》

1.自学课本。

2.全班流。

3.小结。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想说点什么?

第十二课《远离学校安全突发事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形成遇险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2、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避险。

     3、初步了解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掌握遇险时求助和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

     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

     教学难点:

     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

     教学设计:

     一、突发事件危害大

     播放《安全教育》宣传片中《防踩踏》的教育内容。

(多媒体)

     事故回顾:

     

(1)2003年1月5日,陕西宝鸡虢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学生不慎踩空,撞到前边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13名学生轻伤。

     

(2)2003年9月22日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林店高小五、六年级学生下晚自习,因急于回家,从二楼下至一楼时发生拥挤,共挤伤学生13人,其中2人伤势较重。

     (3)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学生放学时,因人多,在楼梯间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7名学生轻伤。

     (4)2004年3月24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间操期间,发生40名学生挤压事故,造成18名学生受伤。

     (5)2004年9月23日晚,在内蒙古丰镇市第二中学,晚上7点补课结束后,1500多名学生从该校教学楼东西两个楼道口下楼。

五六分钟后,因人多拥挤,西楼道与地面相连的一段楼梯护栏突然坍塌,由于后面的人不明情况,再加上楼道内拥挤,致使下楼至此的学生不断摔下楼梯,最终酿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的惨剧。

     (6)2006年11月18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18日学生踩踏事故发生6死39伤。

      

     看了上面的系列片,特别是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的踩踏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这些事故造成大量学生伤亡,令人触目惊心,血的教训,终生永记。

针对以上发生的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你想了些什么?

     二、安全防范很重要

     1、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应迅速收腿抱头蜷缩成球状,最大限度的保护身体,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没有墙壁时,尽可能让身体蜷成球状、做最大努力保持意识清醒、张大嘴呼吸。

     2、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专家提示)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3、安全重在预防,看一看,找一找校园楼梯场景的不规范之处。

     

(1)上下楼梯时,都应靠右边走;

     

(2)许多人同时行走时,应自动按纵列而不能按横队走,以防楼道堵塞;

(3)楼梯上不能追跑打闹; 

(4)转弯时应走慢些,防止放生摔倒、碰撞事故;

(5)上下楼梯时,两眼应看着台阶,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跨大步,以防失足摔伤; 

(6)下楼时,不能骑跨在楼梯扶手栏杆上向下滑行,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摔伤;

(7)楼道中万一发生人群拥挤起哄时,应立刻停止前进,并加以制止,然后向同学发出警报,共同维护秩序,待适当疏散后再有序前进;

三、课堂小结:

     谈谈本课的认识和收获。

四、作业:

     自学“阅读与拓展”      

第十三课健康上网快乐多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换位思考、辩论和研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保护和具体规定;深刻体会党和政府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应该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问题,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积极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施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明确上网的“利”与“弊”。

2.难点:

教育学生趋利避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前准备

1.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各自选出主辩手等四位辩手,通过上网等手段提前准备素材和陈述材料。

2.动员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该活动,出谋划策,编写小品等创新活动。

3.道具和场地布置:

微机室,保证人手一台电脑;写好“文明上网”倡议书;黑板上写明辩题;签字横幅。

四、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

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在网上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发生在我们同龄人身上的一则消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课件出示新闻:

在福建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女孩,14岁,叫乐乐。

父亲是知识分子,妈妈是一个大夫,她十四岁生日那天,她爸爸给她买了一台电脑作为生日礼物。

这个孩子非常高兴,但是这个电脑就改变了她们的家庭生活。

原来乐乐回家后都要唱唱歌,给爸爸妈妈讲一些学校里的事情。

班上出了什么事等等。

但是自从电脑进了他们家,她就不跟父母聊天了,因为她有一大堆网上可以聊天的朋友。

再后来,这个孩子更少说话了,几乎不跟他人交流,只是在网上进行交流。

终于有一天,父母在家里,看见电脑旁边有一张纸条,乐乐跟爸爸妈妈说,“我要走了,我要出去闯世界。

我在外面有很多的朋友”。

当时她的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知道她肯定是被网上的虚拟世界迷惑了,这对父母就找他们的女儿,找了很长时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

3.交流:

A.看完这则新闻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B.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C.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