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716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基础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松科(Pinaceae):

马尾松、杉、落叶松、赤松、黑松。

5.包括种子的主要部分(种皮的外层已脱去)

公孙树科(Ginkgoaceae):

银杏。

三、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

种子的形态结构在种和品种之间常存在差异,因

此很多性状可作为鉴别植物种和品种的依据,如种子

的形状、大小、颜色;

种子表面的光滑度、表皮上茸

毛的有无、稀密及分布状况;

胚和胚乳的部位;

种脐

的形状、大小、凹凸、颜色及着生部位等。

此外,根

据某些作物种皮的组织解剖特点,也可以鉴定种子的

真实性,如大豆、豌豆的品种间,十字花科的不同种

及品种之间,其种皮细胞的形态有显著差异,因此在

用其他方法难以鉴定真实性的情况下,可以应用解剖

学的方法。

现将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和解剖分述于

下。

(一)水稻水稻的籽粒(kernel)-稻谷

(roughrice),如图2-18所示,由米粒及稃壳两部分

构成。

稃壳由护颖及内、外稃组成,护颖是籽粒基部

的一对披针形的小片,米粒由内外稃(各一片)所包

裹,稃壳的顶端称稃尖,在许多品种中,外稃的尖端

延伸为芒。

各品种的护颖、内外稃和芒所具的颜色、

特征及稃尖的颜色等性状,可以作为鉴定品种的依

据。

图2-18水稻

(一)稻谷外形1.芒2.外稃3.内稃4.护颖

5.小穗柄

(二)稻谷纵剖面1.稃毛2.内稃3.胚乳糊粉层

4.胚乳淀粉层5.护颖6.芒7.外稃8.

果皮9.盾片10.胚芽11.胚根12.护颖

(三)米粒横剖面1.表皮2.中层3.横细胞4.

管状细胞5.果皮6.种皮7.外胚乳8.

糊粉层

种子学

糙米(brownrice)是一颗真正的果实,其有胚的一侧被外稃所包裹,米粒的这一侧在习惯

上称为腹面,另一侧则称之为背面(禾本科其他作物的籽粒恰好相反)。

背部有一条纵沟,在米

粒的两侧又各有2条纵沟称侧纵沟。

纵沟部位与其稃壳上的维管束相对应。

米粒(糙米)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胚乳(endosperm)及胚(embryo)三部分组成,

果皮(pericarp)包括表皮、中层(中果皮)、横细胞和管状细胞。

种皮(seedcoat)以内是糊粉

层(aleuronelayer,胚乳外层),糊粉层内部则为淀粉层——由贮藏淀粉的细胞组成的胚乳。

皮仅由一列细胞组成,中果皮则有6-7列细胞,其下的横细胞有2列含有叶绿粒的细长形细胞。

管状细胞由一列细长的纵向排列的细胞层组成,紧靠着下面的为一层种皮细胞,此层细胞内若有

明显的色素则就成为红米。

种皮以下残留一层细胞不明晰的组织,为珠心层(nucellus)的遗迹,

其下的组织即为内胚乳。

内胚乳的外层即糊粉层,包含1-2层(多至5-6层)细胞,其内部充

满蛋白质和脂肪,容易和其他各层细胞相区分。

糊粉层以内的胚乳是由形状更大的薄壁细胞所组

成,细胞内充满了淀粉粒和蛋白质。

水稻的胚很小,由胚芽(prumule)、胚轴(hypocotyl)、胚根(radicle)、盾片(scutellum)

四部分组成,胚芽和胚根不在一直线上,而几乎呈直角分布。

(二)小麦和大麦普通小麦的籽粒不带稃壳(裸粒),如图2-19所示,由皮层、胚乳和胚

三部分组成。

种子的腹面有一纵沟,称腹沟(crease)。

胚在种子背面的基部,在种子的另一端有

茸毛。

小麦腹沟的宽狭、深浅以及茸毛的疏密状况,都可以作为鉴别品种的依据。

图2-19小麦

(一)籽粒外形a.腹面1.茸毛2.腹沟b背面1.果种皮2.胚部

(二)籽粒纵剖面1.茸毛2.果皮3.种皮4.胚乳糊粉层5.胚乳淀粉层6.盾片7.胚芽

8.胚根

(三)籽粒横剖面1、2、4.皮层3.色素层5.胚乳糊粉层6.胚乳淀粉层

小麦的果皮由表皮、中层、横细胞、内表皮等组成。

表皮细胞长形,具角质,顺着纵轴排

列,这层细胞在籽粒的顶端形成茸毛,其长短因品种而不同。

中层具2-3列细胞,细胞壁的厚

度增加不均匀,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分布气孔遗迹,此层细胞在种子成熟的前期,对气体交换

起很大作用。

中层以下有一列长形细胞顺着种子横轴排列,称横细胞层,胞壁增厚不均匀,在种

子发育初期细胞内含有淀粉粒和叶绿粒,随着成熟度提高,叶绿粒消失,此层即失去光合作用能

 

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力,淀粉粒则向内部转移,细胞中充满空气。

内层的果皮与水稻一样也是管状细胞层,顺着种子

纵轴排列。

小麦的种皮分内外两层,外层透明,内层存在色素,色素层的厚薄决定种子颜色的深

浅。

这两层均系长形的薄壁细胞组成,形状整齐,与种子的中心轴略成角度。

种皮以下为不透明

细胞组成的膨胀层,属外胚乳,其内部为内胚乳。

内胚乳的外层是由近方形的较大的细胞组成的

糊粉层,细胞内充满了混有油滴的蛋白质。

此层在小麦中仅1列细胞,而在靠近胚处,则完全消

失,在腹沟处可有数列细胞。

糊粉层内部为内胚乳的淀粉层,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具各种不同的形态,内部充满了

各种大小不同的淀粉粒,淀粉粒的间隙中含有蛋白质。

淀粉粒与蛋白质结合的牢固程度,在普通

小麦与硬粒小麦之间显然有别,硬粒小麦的淀粉粒与蛋白质结合得特别牢固。

小麦的胚部形态与水稻相似,但胚芽与胚根在一直线上,胚部占整个籽粒的比例较水稻为

大。

大麦籽粒的性状(图2-20)和小麦很相近

以,但因品种类型不同,在形状、大小等方面区

别较大,一般二棱大麦的粒形大于四棱和六棱大

1-

麦粒较为饱满,不同籽粒大小均匀。

凌大麦的大小很不整齐。

六棱大麦的籽粒大小虽2I

较整齐,但明显较小,千粒重远低于二棱和四棱34

赶麦。

5

根据种子的植物形态学分类,大麦籽粒可分

(一)

(二)(三)

包括果实及其外部的附属物(即皮大麦)和包图2-20大麦

I括果实的全部(即裸大麦)两大类,前者由于大。

一,背面。

二,腹面。

三,剥去胚部稃壳的籽粒

1.外稃2.内稃3.小基刺4.胚部5.浆片

麦结实后10d左右,果皮上分泌黏性物质,使之

与内外稃胶结不易分离。

皮大麦稃壳的很多性状,如稃壳的颜色、芒的性状、外稃基部的形状

(皱折情况)、腹沟基部的小基刺(腹刺)的状况、腹沟的展开程度等,都可以作为鉴别品种的依

据。

大麦腹沟的附近为内稃所包被,外稃较大,包被了整个籽粒的背部及腹面的一部分——离开

腹沟较远的部分(即腹面的外缘部分)。

剥开大麦籽粒胚部的外稃,可暴露出一对小小的浆片,在花器中浆片吸水膨胀是开花(推开

内外稃)的动力,花后即失水萎缩,残留在胚部附近。

浆片亦可作为鉴定大麦品种的一个重要性

}状。

}大麦籽粒的解剖学结构与小麦基本相同,但小麦的糊粉层仅一层细胞而大麦有2-4层。

麦糊粉层的色泽因品种而不同,某些品种为蓝色,而另一些品种呈白色。

(三)玉米玉米籽粒的基本构造与上述两类作物相同,但籽粒大小却相差悬殊。

栽培玉米

的籽粒是一个完整的颖果,果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离,在籽粒上端的果皮上可观察到花柱遗迹

(一般在邻近胚部的胚乳部位的果皮上)。

玉米的胚特别大,约占籽粒总体积的30%,占总重量

的10%-14%,透过果种皮,可清楚地看到胚和胚乳的分界线(图2-21)。

玉米籽粒的基部有果柄,但有时脱落,不连在籽粒上,在籽粒基部的果柄脱落处呈褐色,这

种子学

是由于该部位存在基部褐色曾(或称基部黑色层)。

-)2-21◆◆

充分成熟籽粒的基部褐色层色素累积,颜色明显

因此可以作为种子成熟的重要标志。

玉米籽粒的形态在类型和品种之间存在很大差

异,而且同一果穗上的种子,由于着生部位不同

其籽粒大小及粒形的差异也很显著。

玉米籽粒的颜

色有多种,总的可分为白色系统、黄色系统及紫色

(一,f二)

系统三类。

玉米的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中淀粉粒具不同的图2—2l玉米

形态,角质胚乳中的淀粉粒为多角形,而粉质胚乳

(一)籽粒外形1.花柱遗迹2.果皮3.果7

(二)籽粒纵剖面1.果皮2.种皮3.胚乳

中的淀粉粒呈球形。

分4.胚乳的粉质部分5.盾片6.j

(四)荞麦荞麦的籽粒为瘦果(图2—22),略胚芽8.维管束9.胚根10.根鞘

呈三棱形,果实基部留存五裂花萼,果实内部仅含褐色层

1粒种子。

果皮深褐色或黑褐色,较厚,包括外表

皮、皮下组织、柔组织、内表皮四层。

种皮很薄,为

呈黄绿色的透明薄膜组织,包括表皮和海绵柔组织两逼重耄鋈蒌奏}二

部分,其下为发达的内胚乳,细胞中富含淀粉,淀粉’

粒多角形。

养麦种子的胚很大,属于胚乳与子叶均发

达的类型,种胚位于种子中央,被内胚乳所包被。

叶薄而大,扭曲,横断面呈“S”形。

(五)大豆大豆为无胚乳种子,仅包括种皮和胚(一1

两部分(图2—23)(hilum)发达,raphe)胚轴、胚cha-耄冀雾霎

占的比率很小,且不在一直线上。

在种子侧面的种皮

laza)以观察到脐micropyle)脐条(raphe)、内脐(cha_聚莲饕季雾霾三之三鼋冀

laza)和发芽口(micropyle)等部位。

大豆的种皮因品【二)

种不同而有多种颜色。

一般品种为黄色,种皮上常易

产生裂缝,保护性能较差。

种皮由角质层、栅状细胞、

柱状细胞、海绵细胞等多层细胞组成。

栅状细胞为狭

长的大型细胞,排列很紧密,细胞内含有色素,此层图2-22荞麦

细胞的靠外端部分若发生硬化,就不易透过水分而使

(一)籽粒外形1.发芽口2’果皮3.:

.果脐1

种子成为硬实,该部位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常与其

(二)£:

蓦面1.果皮2.种皮3.子叶4.内I

他部分有所差异,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一条明亮的胚乳5.胚根6.胚芽7.子房腔l

线。

因此,这一部位称之为明线。

柱状细胞(或称骨

状石细胞)体积很大,亦仅有一列细胞,其排列方向与栅状细胞相同。

海绵细胞层由7-8列细

胞组成,横向排列,细胞壁很薄,组织疏松,有很强的吸水力,一接触到水分,就迅速吸水而使

种皮在很短的时间内膨胀。

种皮以内是内胚乳遗迹,此层亦称蛋白质层,成薄膜状包围着种胚。

图2-24为蚕豆种子结构。

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I.@◇:

(一)

(二)(三)

t=======;

==-1

堑4型座?

92

主5

,j咽6暑

J:

’?

’¨

‘’。

黔≈:

k?

寸二二誓-★卫

(四)

图2-23大豆图2-24蚕豆

(一)种子外形1.种皮2.内脐3.脐条4.脐5.

(一)种子外形正面1.种皮2.脐3.脐褥

发芽口6.胚根所在部位

(二)种子外形侧面1.种皮2.发芽口3.脐

(二)剥去种皮的种子1.子叶2.胚根(三)种子纵剖面(去种皮)1.子叶2.胚芽3.胚轴

(三)种子纵剖面1.表皮2.明线3.栅状细胞4.4.胚根

柱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