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703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x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1、(2011年浙江杭州,21题)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

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

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

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

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O===2H2O+O2↑

(2)2Na2O2+2H20==4NaOH十O2↑

(3).2Na2O2+2CO2==2Na2CO3+O2(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6)KC1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双氧水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D.氯酸钾

2、(2011年山东烟台,1题)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3、(2011年山东济宁,20题)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

如: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H+Na+0H-NO3-

B.Na+K+Cl-OH-

C.H+K+CO32-HCO3-

D.K+Ba2+Cl-SO42-

4、(2011年安徽,1题)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5、、(2011年四川眉山,13题)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计。

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H2+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

1:

2

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

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

6、(2011年江苏苏州,1题)2011年1月27日上午10

点“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

大会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鼓励青年

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列安排不属于本次“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的是

A.纪念居里夫人诺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

B.庆贺国际化学联合会成立恰逢100周年的活动

C.开展多种形式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

D.消除将掺杂使假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偏见

7、(2011年江苏泰州,20题)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

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2+K2CO3+H2O=2KHCO3

B.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KHCO3====K2CO3+CO2↑+H2O

2×105Pa、300℃,铬锌触媒

C.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3

D.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O2====================CH4O(甲醇)

8、(2011年山东潍坊,9题)“酒驾”已经写入刑法。

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mg/l00mL为酒驾,酒精含量超过80mg/l00mL为醉驾。

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2H6O+4CrO3+6H2SO4=2X+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r2O3B.CrSO4C.Cr2(SO4)3D.Cr2S3

9、(2011年山东潍坊,15题)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B.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的pH小于7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10、(2011年湖北武汉,4题)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11、(2011年四川内江,13题)2010年4月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中含有一种叫砒霜的物质,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其中砷的化合价为[]

A.+2B.+3C.+5D.+6

12、(2011年湖北黄石,5题)“可燃冰”〔CH4·(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A.CH4·(H2O)n是氧化物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二、填空、简答题

1.(2011年山东烟台,23题)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①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②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2)下图为核电站爆炸事故模拟图。

海啸使冷却水不能循环,核燃料产生的衰变热把水变成水蒸气,堆心中包裹核燃料的锆合金无法被冷却,暴露在水蒸气中,当温度超过1200℃时,锆(Zr)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

大量的高温氢气进入厂房,与厂房内的空气接触发生了爆炸。

①锆(Zr)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进入厂房的氢气为什么发生的是爆炸,而不是平静燃烧?

③我省石岛湾核电站将采用氦气代替水作冷却剂和热传输物质,这样做有什么优点?

(3)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

“科学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贡献,也带来了灾难,可见,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并没有太大意义。

”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1)①都产生新物质核变化是原子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原子本身不变

②AB

(2)①Zr+2H2O高温ZrO2+2H2②要点一:

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接触反应要点二:

有限空间(2分)③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锆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3)不同意,只要人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就能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贡献,尽量避免其危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2011年四川南充,15题)环境问题是2011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①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会带来极大危害。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①2C2H5SH+9O2点燃2SO2+4CO2+6H2O

②SO2+2NaOH=Na2SO3+H2O

3、(2011年山东济宁,1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烷(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从分子角度,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物质角度,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题只需给出一种合理答案)

1.①一4②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③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说明:

②、③小题其他合理答案皆可。

4、(2011四川宜宾,15题)比较与分析归纳会使你的头脑变得更聪明。

请分析下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名称

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单质化学式

常温常压下状态

单质与氢气反应

F

F2

黑暗处爆炸

Cl

Cl2

气态

光照爆炸

Br

Br2

液态

加热反应

I

固态

持续加热缓慢反应

⑴请把上述表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⑵①试归纳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规律(答一点即可):

②试归纳氟、氯、溴、碘对应单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答一点即可):

⑶已知:

Cl2和Br2的化学性质相似,Cl2+H2O=HCl+HCl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HClO+NaOH=NaClO+H2O,试分别写出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I2;气态

⑵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也逐渐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其在常温常压下单质的状态由气态逐渐变为液态、固态(或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其单质的化学活泼性逐渐减弱)

⑶Br2+H2O=HBr+HBrO;Br2+2NaOH=NaBrO+NaBr+H2O

5、(2011年江苏苏州,34题)【资料阅读】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调查,甲醛污染大部分是由

板材产生,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夹芯板、地板、家具等都可能释放出甲醛。

我国的国家标准检

测:

“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

”El级与

E0级最大的区别就是甲醛的释放量,E1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五分之一。

目前,化学家

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

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

(1)已知甲醛的结构式为,则,其化学式为▲,其碳、氢和氧元素的最

简质量比为▲,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2)资料中加点信息有误,实际上E1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了▲▲倍。

(1)CH2O6:

1:

853.3%(或“53%”或“53.33%”)

(2)2

6、(2011年山东临沂,14题)请你选择有利于“双城同建,共建大美临沂”的做法,请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工业废气、废水直接排放;②分类回收垃圾;③增大绿地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