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66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

板块顺序流程图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初三年级53、64、65班的学生,我校为省级示范性中学;三个班学生总体情况较好,思维活跃,班级纪律好,操作能力、协作能力较强,且集体荣誉感强,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

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4、酸碱指示剂

5、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这些都是与酸有关的内容,因此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本质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疑问:

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而本节课要就是由现象→本质,归纳出酸的性质。

二、教材分析

(一)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堂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在酸的化学性质中,

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

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但是已经弱化。

《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三)《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

(1)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的确定

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五)课型:

新授课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4.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1、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

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一)教学模式

(二)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法学法

教学说明

环节1

探究活动1: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探究活动2:

稀醋酸、稀硝酸、硫酸钠与指示剂作用对比实验

评价实验方案

分组探究实验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掌握酸使指示剂变色的情况及本质原因。

环节2

1、游戏

2、分析本质

3、实际应用

金属拟人化

学生表演

学生判断、总结、分析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展示学生的才艺、张扬个性;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掌握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

环节3

活动1:

教师演示(生锈铁钉和稀盐酸反应)

探究活动2:

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Na2SO4溶液、水中做对比实验

探究活动3: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学生分析(用化学用语)

对比实验(证明除锈的反应本质)

分析原因

深化知识,迁移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展示学生的才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掌握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性质

环节4

知识类:

酸的三条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③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方法类:

类比迁移方法──盐酸、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则硝酸、醋酸、苹果汁、桔子汁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等。

归纳推理方法

实验对比鉴定方法──应用酸的化学性质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等。

情感态度:

在学习中只有科学的态度,才能保证形成科学的方法。

学生总结

教师完善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化理解酸的化学性质

环节5

1、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

A.Cu(OH)2B.NaOHC.CO2D.NaCl

2、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Fe>Al>Mg>ZnB.Mg>Al>Zn>FeC.Mg>Fe>Al>ZnD.Zn>Fe>Mg>Al

3、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他意外地发现: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

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不同。

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

③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组别

相同的铝片

H+浓度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添加某种试剂(少量)

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

结论

1

1g铝片

5mL盐酸

Na2SO4

无明显变化

和离子对反应无影响

2

1g铝片

5mL硫酸

NaCl

明显加快

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上述猜想是成立的;

(3)若将第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

请说明原因。

环节6

1、已知:

2HCl+CaCO3=CaCl2+H2O+CO2↑、2HCl+Na2CO3=2NaCl+H2O+CO2↑请根据所给信息推理出合理的结论。

2、生锈的铁钉能否长时间浸泡在酸溶液中?

为什么?

3、课外探究活动:

寻找新的指示剂(玫瑰花汁、紫包菜汁分别与食盐水、食醋作用,记录变色情况)

作业

P58T5

板书设计

 

五、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4、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1、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

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三)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

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稀硝酸、NaCl溶液、Na2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

(四)教学设计

环节一:

慧眼识酸

提问:

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提出实验方案)

讲述:

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

方案①最优,方案③次之,方案②第三。

设问:

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别?

提问:

(将矛盾交给其他同学)哪些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设问:

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

总结:

(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及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正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

请同学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

学生:

(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硝酸做正面证明;用Na2S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

环节二:

猜它是谁

讲解:

(设置游戏场景,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学生分别装稀盐酸、稀硫酸设置“游泳池”。

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学生在纸上写出“运动员姓名”(金属名称)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

各组学生的表演形式不一样。

现举一组学生表演例子:

运动员

肢体语言

表情

变化

名次

摇晃、抖腿

冷笑

无气体产生

1

耸肩、腿颤

皱眉、抽冷气

Fe+H2SO4=FeSO4+H2↑

2

浑身乱晃

呲牙咧嘴

Zn+H2SO4=ZnSO4+H2↑

3

双手紧掐颈部

翻白眼

Mg+H2SO4=MgSO4+H2↑

4

排名次的理由是:

镁反应最快,在酸中呆的时间最短,名次最后;铜不反应,应得冠军。

讲述:

请同学们总结酸的化学性质,还要小结原因。

设问:

通过学习酸的这一条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

(学生举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

除锈专家

提问: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

总结、引入:

这都是物理方法除锈。

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

(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的量掌握合适,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板书:

(一组学生展示自己小结的表格内容)

文字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三氧化二铁(铁锈的主要成分)+盐酸→氯化铁+水

Fe2O3+6HCl==FeCl3+3H2O

提问:

铁锈溶解,是稀盐酸、稀硫酸中哪一种粒子使它溶解呢?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

学生:

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Na2SO4溶液、水中,观察反应现象

学生总结:

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Na2SO4溶液、水中不反应,这些实验也反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