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6170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Word下载.docx

抄题后,检查题目的数字、符号有没有错;

加、减、乘、除无论做完哪—步先别急着往下做,回头看看这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

往下“脱式”时,也要回头检查自己抄写的数字、符号是否有误,正确无误再往下做。

还有几种检查的办法:

一步一步地按做题顺序检查,叫“正向检查法”;

从答案往回推,用相反的方法验算。

如,加法用减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等,叫“逆向检查法”;

还可用“重做法”,即把题迅速做一遍,看两次结果是否相同。

三、不要依赖橡皮。

橡皮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大家不在乎。

如果限制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学生就会认真一点。

"

三思而后行"

,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对,从而就杜绝了马虎现象。

  

(二)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每一位研究它的人有不断探索的钻研精神,特别是对细致全面的解题思路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一定要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思考方法和正确的数学习惯。

但是,最近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尤其是批改初二数学试卷(第七节课)时,发现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题目出错的孩子当中80%都是因为粗心而失分!

  所谓粗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孩子们做题过程中考虑不周到,疏忽了题中的个别细节,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因此发挥不出自己原有的水平,它是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现今大部分的孩子都有粗心的坏毛病,他们常因为自己不该失掉的分数而气得捶胸顿足——其中不乏那些数学“尖子生”。

由此看来,学好数学光靠一颗聪明的脑袋是不够的,还得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因此,教导学生正确地对待作业中出现的粗心,对于孩子们踢开这颗“绊脚石”很有帮助,还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检查、引起重视,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粗心,也分为好多种,但是就做题而言,我将其分为两种:

一种是遗忘型粗心,一种是技巧型粗心。

  【遗忘型粗心】

  什么是遗忘型粗心呢?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考试时一些知识本来会,但是一做题就忘了,考完后,我们不时有这样的感慨:

“平时会的题目,怎么一到考场上就忘了呢?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姜汝祥曾经这样说过:

“一切理由都是借口”,所以,我的观点是,上述现象根本谈不上粗心,这是给自己找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知识没掌握牢固。

试想,当一个知识点你已经非常了解以至于烂熟于心时,考场上又怎么可能忘了呢?

或许可能是过于紧张,但是静下心来,也一定会想起来的。

  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

方法很简单——只要你肯下功夫——把知识掌握牢固,烂熟于心。

还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多做题,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找出漏洞(这样还能适应考试)。

  另外一点,孩子一定要重视基本知识、基础概念的学习。

我们大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但学得不好就一定考得不好。

有些孩子在学习中出现差错,不一定就是他的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是他对一些基本知识没有真正掌握,或缺少相应的基础知识训练。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听懂听好每一节课,不懂就问老师,不要留“尾巴”;

作业要及时、准确、快速、独立地完成——如果出错,就要立即重做改正。

  【技巧型粗心】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粗心大多是指这种粗心,举个很简单例子,就是考试看错题(这曾经令万千学生、万千家长伤透脑筋)。

  我之所以把它称之为技巧型粗心,是因为这与自己所学知识的牢固程度无太大关联——你总不能因为一个人看错题而说人家知识没掌握牢固吧!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常出现的情况。

  1.数字上的失误

  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典型,如:

把1.3当成13或7.3,把16.3+4.6当成6.3+4.6之类。

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粗心最终的原因在于做题目时过于仓促,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将题目从头到尾地看仔细,孩子只是一味地想早点完成作业(或考卷)也因此不顾对与错,只是盲目地为了交差。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种失误最容易出现在那些平时成绩拔尖而且又是同学们公认的“数学天才”身上。

为什么这些班中的“数学权威”们会在这些题中失分?

这恰恰是因为他们那些“特殊性”所带来的。

遗憾的是这些孩子正因为“好”就想炫耀自己的能力,拼命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学作业,哪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试想,连数字都看错了怎么还能做对题呢?

所以我们常以为粗心只会光顾个别差的学生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它不会因为基础知识的扎实而消失,这是每一个人都可能犯的毛病。

所以千万别忽视我们身边的这些小错误。

  2.偶然性的失误

  如:

上下行数字看错、忘了点上小数点、数错小数点等。

之所以称之为偶然性,是因为这类错误出现的情况不多,很个别,并且它和学生周围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时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每一次活动之后(如春、秋游,运动会之类的),孩子们的作业质量就会有所下降。

造成这类失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注意力的分散,从而使思路断裂。

如果一个孩子在做题的同时又注意着其他的事情,那么他在这一刻粗心的可能性最大。

我曾观察过一个学习成绩中上的孩子,那天他在课间10分钟时做家庭作业。

与此同时,一些孩子在他周围玩手机游戏,他对此也很感兴趣,但是又不想放弃做作业的大好时机,为了“工作、娱乐”两不误,他采用了两头跑的方法:

当他做题时听到那边的同学一阵喝彩,就急忙扔下手头的作业赶场似的跑到那边看个究竟,如果没什么精彩的就回到座位上继续写作业,就这样往返好几次。

等他作业完成后,我马上对其进行批改,结果不出我所料,五道题中有两题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后来他回忆说那时手机游戏正好杀至酣处,他看了后很激动,忘了刚刚题目还没全部完成)。

还有一道题,把上下行的数据相互颠倒,错地一塌糊涂。

接着,我又叫这个孩子静静地坐在另外一间教室里将所有的作业题重新再做一次,不出十分钟,他就轻松完成了,而且字迹端正,还得了满分!

我让他谈谈对自己这样的表现的看法,他说:

“我以为我做完了,我也不知道怎会这样。

我当时也没检查,我只是想快点完成作业,好去玩游戏。

”由此可见,当孩子在思考问题时,如果有外来因素打扰了他原有的思维路线,就有可能分散他的注意力。

  3.计算上的失误

  这是所有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

他们并不是不会进行数学的计算,而是不能够在烦琐的计算中“正确”地进行运算。

  例如:

  2+3=6(与2*3混淆);

  12-4=3(与12/4混淆);

  387-269=18(百位上多借了一个)。

  如果把这类题让出错的孩子重新做一次,结果都是正确。

为什么第一次就这么难?

据我分析,其中原因较为多样,大致可以总结为四种:

  

(1)繁重的心理负担

  一些学生常在计算上出错,也因此得了“计算恐惧症”,凡是一碰到计算就会心虚害怕,担心自己会粗心,这样反而错的更多。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的孩子对待计算题的过程大都是:

先看题目的数字多少,再看计算难易(对加减法的喜爱往往胜过对乘除法的喜爱),然后再调整自己的心情。

一些心浮气躁的孩子一看到那些烦琐的数字便“未做题就先放弃”,这样自然算不好,所以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态是做题时的心理基础。

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当时常指导孩子们别去在意他们手中题目的难易程度,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要学会耐心地仔细解题,鼓励他们增加信心,尽量做到“下笔如有神”“百算百对”。

  

(2)自负多于仔细

  当学生看到简单的计算时心花怒放,这就可能引起犯错。

孩子觉得这些小题目没难度,给他做太低估他的智商,于是还没将数字看仔细就匆匆下笔计算,这样就使得他在第一次计算时就出错,即使是做好以后检查他也会忽略这道题,只有当别人指出来以后,他才会恍然大悟。

  (3)计算法则的混淆

  这并不是说孩子们不知道怎么算,而是当他们看到比较相近的数字时常常凭经验自定义计算方法,比如:

看到12和3或4,就可能自定义为除法,看到2和4就自定为乘法等等。

这类的错误通过自身很难发现,因为,他看到这类题目就自动混淆,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错最头疼。

  (4)潦草的口算

  这种错误原因主要是怕麻烦,有的孩子宁可坐在那儿花上几分钟时间口算,也不愿拿出稿纸进行几秒钟的笔算,结果还常以计算失败告终。

口算是看不到思维过程的,所以对于细节的地方容易忽略,像借1进1等最容易出错。

所以,进行必要的笔算还是很重要的。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和孩子们也曾讨论过,他们和我的观点大径相同。

我认为粗心不可能被完全消灭,因为人本身就是个不定因素,俗话说“人无完人”嘛,任何人都有可能粗心,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尽量避免,不是也有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吗!

  下面我就对以上这几点粗心的原因谈几点相应的对策。

  1.从大方面着手

  这一点要求我们应当认真、细心地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比如打扫卫生认真,书写认真,笔记认真,做题认真。

可能有些人会说,人家让你说切实可行的使人细心的方法,你在这儿说空话、大话有什么用呢?

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错!

这种观点是极其危险的。

只有细心、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才有资格谈得上学习方面的细心。

试想,如果一个人生活邋遢、丢三落四,你怎么能指望他(她)学习上认真、仔细呢?

  请记住,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2.认真审题

  做题时拿支笔,边读题边画,把重要的一些信息画出来(如果嫌影响卷面,可以用铅笔画,做完再擦掉),这样,就会把题中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读错题的情况。

  这主要帮助由于性急毛躁而出错的孩子。

首先,在每一次做题时,尽量迫使自己放慢速度,用笔尖指着题目进行默读,用笔圈出自己有可能出错的地方,以防万一。

然后开始做题,注意做题时的速度不要“过快”。

  3.重视检查

  学会检查是非常最关键的,如果说上面一步是生产关,这一步就是质检关,这一步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笔者认为这个比喻还是很贴切的,嘻嘻^_^)

  计算中比较简单的部分通常采用口算的方法,如一般的加减运算或简单的乘除、平方或开方运算。

但随着年级升高,运算渐渐烦琐,计算难度也加强了,笔算渐渐代替了口算。

可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嫌它麻烦,坚持用口算来解决问题,结果常常“欲速则不达”。

做好计算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计算过程正确性的关键。

第一步应准备好草稿本。

草稿本,可以说是“时刻准备着为您服务!

”有了它,孩子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直观清晰,在结束计算时还可检查过程,避免出现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排在草稿上的字也有它意义重大的一面,字迹端正清晰的,失误就少;

相反,字迹越潦草,他出错的概率就会越高,有的更是因为字迹模糊难以辨认,结果原本正确的答案却抄错了,多让人痛心!

计算到最后就是验算,但是有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这种习惯,所以我常以身作则来进行潜移默化,效果挺好的,许多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总之,要想让人永不出错很难,甚至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该放弃,争取将这些让人惋惜的过失减到最低。

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最好方法。

  因为在做题时已经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标出,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验算,所以查起来比较轻松。

在整个过程当中,“慢”很关键,这样做主要是让这类孩子适应“慢”的审题方法,一旦习惯,那么仔细审题也就做到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加快做题速度,就能够将他们毛躁的性子平稳下来,仔细做题。

当然了,“慢”绝不是“磨蹭”,解题时还是要思维高度紧张起来、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效率的。

  第一步,要通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