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563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 精品.docx

最新高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3精品

 

2002-2018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语文测试题—单元三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樯橹霓裳轻拢慢捻B.羽檄荡漾烟涛微芒

C.层巅平仄熊咆龙吟D.鹧鸪伯仲豆蔻词工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有着一种要把知识传下去并将它发扬光大的欲望,教育注定会是一个永恒的事业。

在道理上人人都明白,效益最高的投入是教育,实际情况是,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很不够。

A.如果就不仅而还B.只要就尽管但还

C.只要也不仅而却D.如果也尽管但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的活动中也应该提倡。

B.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平均年龄25岁,身高1.69米,是第一批迈出高等学府的警花。

C.今年,本报将革面洗心,提高封面设计和稿件编辑的质量。

D.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校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B.以计算机、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C.小青年们一见到刚从外地回来的李阳的哥哥,都围过来问长问短。

D.我们班同学写了十多篇访问记、游记和影评。

5.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公路,盘旋而上,蜿蜒曲折,在群山中时隐时现。

在公路两侧,密密地排列着一块块梯田,没入云霄。

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公路,盘旋而上,蜿蜒曲折,在群山中时隐时现。

一块块梯田密密地排列在公路两侧,没入云霄。

由于树木茂密,我们的骑兵队伍起初没有被发现,直到听见了马蹄声,山头上的敌军才鸣枪报警。

由于树木茂密,山头上的敌军起初没有发现我们的骑兵队伍,直到听见了马蹄声,才鸣枪报警。

A.B.C.D.

6.下列各句括号里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四点半之后,当晨光初显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巷子里,(a.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b.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已把它挤满了)。

在光明顶,南望天都峰和莲花峰,天都在东,莲花在西,(a.文殊院在两峰之间,b.两峰之间就是文殊院)。

A.aaB.bbC.baD.a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有十分严格的字数、句数的限制。

B.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C.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

D.孟浩然的《春晓》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是唐代留下来的著名小诗。

下面8—10题中,各诗的诗眼句最恰当的一项分别是:

8.《梦游天姥吟留别》()

A.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琵琶行》()

A.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D.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二、阅读题(35分)

(一)课内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描写壮阔景象的诗句,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下面对秦观《鹊桥仙》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只有词牌名,而没有题目。

从内容审视,词篇不仅歌颂了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更歌颂了喜鹊“成人之美”的奉献与忠诚。

其实,“鹊桥仙”的词牌名也正由此而来。

B.词篇1、2两句,分别从两个侧面烘托出了织女与牛郎两个人物;“纤云弄巧”明写纤细的云彩变幻出许多美丽的花样;暗写织女的心灵与手巧。

“飞星传恨”,则形象地刻画出牛郎赴会时的急切神态与心情。

C.“金风玉露”,词句运用了借代手法,明确地告诉人们七夕的季节特征:

秋,在五行中属金,因而多说“金秋”;露珠也多出现在秋季,“玉露”即借指初秋。

D.词末二句,蕴含着双重意思,将全词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它们既可看成是牛郎织女的相互安慰,又可看成是诗人的良好祝愿。

这就赋予它们极强的生命力,脍炙人口,至今流传。

13.下面对姜夔《扬州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扬州在隋、唐、北宋,确为淮左名都,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与和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可证;但在南宋初年,曾遭金兵两次洗劫,“都在空城”,今昔对比,诗人“黍离”之想便油然而生,从而表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B.写作《扬州慢》时,姜夔才21岁,可谓风华正茂之时。

诗人的知识积淀,与对现实的观察撞击出心灵的火花,使词章显现出他横溢的才华,使本章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C.表现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伤感,本是个大主题,诗人则以扬州为点,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想象中的昔日繁华图景与今日目睹的残破现象对接起来,让读者似乎听到了那破碎山河的呼唤!

D.诗人极善于以独特的眼光选材,极善于摘取所闻、所见、所感的细节来开掘大主题。

比如,为了凸现“空城”这个“词眼”,姜夔选取的素材是:

荠麦,胡马,废池,豆蔻,青楼,二十四桥以及桥边红药……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4—15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下面对这首词词句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红藕香残”,诗人一开始将目光投射到远处,以环境描写来点染“秋”的季节特征,同时,一个“残”字,所透露出的,是淡淡的哀愁,已暗示出诗人心绪的不佳。

B.“玉簟(diàn)秋”三字,表明已将目光收回,关注近处的事物。

诗人身边竹席如玉,不仅浸透着秋凉,而且以此直露地抒发自己的孤独感。

这样,一位形只影单的少妇形象,便鲜活地站在读者面前了。

C.“独上兰舟”,这无疑是从正面表现孤独。

试想,倘若丈夫在家,何至于“独上兰舟”?

可见,一个“独”字,直率地坦露了女诗人的情感世界。

D.“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句七言诗中,竟连用两个“自”,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花与水的无人欣赏,受到了冷落;而且,诗人寓情于物,借花与水自然形态的自落自流,来深层次地影射自身的孤独与寂寞。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表现闺情的词。

我国文学史上闺情诗词不在少数,但大多为男性所作。

有的尽管描写细腻,但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刻画难免不到位;李清照的这首诗却独领风骚。

B.《一剪梅》是女诗人写给丈夫赵明诚的,堪称一位少妇的内心独白。

全词60个字,只有“两处闲愁”4字写到夫妻双方各自的愁闷;词中的56字,都在写自己,可以说,它勇于创新,笔调奇特,风格纯真,耐人寻味。

C.词的上阕,表现女诗人的独居生活,以及为排遣孤独与寂寞所采取的举动,并由此催生联想与想象;下阕又回到现实中来,借眼前物感怀,又用“计”来消除孤寂生活和思念之苦。

D.《一剪梅》虽为词,但其律诗的身影却隐约可见,也难怪有人将词称为“诗余”。

全词8个长句中,竟有4个完全可视为七言律诗;另4个长句均切分为两截,每分句为4字,其音韵和旋律统一,这又体现出词的另一特色:

长短句相间。

(二)迁移阅读(20分,每小题4分)

下面两首诗分别描写了我国一个传统节令,正确答案分别是:

16.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

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清明节

1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A.重阳B.七夕C.中秋D.元宵

阅读唐诗人罗邺《雁》一诗,完成18—19题。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红楼。

18.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A.诗中所写的时间是一个令人思、令人愁的秋的月夜。

B.诗中抒发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的那种拂拭不去的思乡、思家、思亲之情。

C.诗的结句则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对对面“红楼”的“几人相忆”。

D.这种“心已神驰到彼,诗人对面飞来”的从对面写的手法,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手法是一样的。

19.选出下面没有使用“从对面写的手法”的一项(()

A.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B.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至除夜思家》)

C.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王建《思归》)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20.杜甫诗《江汉》横线处的一句应是()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A.荷露终非珠B.水宿鸟相呼C.长松半壑枯D.永夜月同孤

三、填空、简答题(25分)

21.填空:

(10分)

①李白借《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他不愿成为权贵附庸的关键一句是:

②《琵琶行》中表达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诗句是:

③杜甫《登高》中颔、颈联两组对偶句是:

④李煜《虞美人》词中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愁的词句是:

⑤姜夔《扬州慢》提及杜牧的几句是:

22.“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作者在这里活用了什么故事?

有何作用?

用设问句有何效果?

(6分)

答:

 

23—25题:

《虞美人》、《雨霖铃》、《一剪梅》都抒发了难以排遣的浓重愁思,请从每首词中摘出一名可直接说明愁思原因的句子,并对其愁思作简明概括(概括不超过4个字)(9分)

23.《虞美人》原句:

简明概括:

24.《雨霖铃》原句:

简明概括:

25.《一剪梅》原句:

简明概括: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边材料,按要求作文。

宋代文学家苏轼《题西林壁》一诗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身在此山中,又曾作了“横看”“侧看”的调查研究。

可诗人还是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要求:

①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其中道理的认识。

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②不得少于800字。

思路提示:

要抓住“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

只在“此山中”观察、调查,最后看的、想的还依然只是庐山这一块地方。

要解决问题,还得要走出庐山,到广阔天地中去,与其他大山进行对比。

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庐山本色。

由此可以推想我们对某种事物的看法,对学习或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有时会产生偏激情绪,产生片面看法。

这就是因为长期“身在此山中”所造成的。

搞点调查研究,学会观察思考,才会获得真知灼见。

 

高二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1.A(“芒”应为“茫”)2.B(条件关系,转折关系)3.D(A项“与人为善”强调与人一同做好事或助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别人。

B项“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子。

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